吃啥補啥?這些真相你知道嗎?

以形補形,吃什麼補什麼?

流言:中國傳統的“以形補形”觀點在民間流傳十分廣,“以形補形”就是以形狀、功能相似的食物來補充人體相對的器官和功能。“吃什麼補什麼”,比如,病人手腳無力,就多吃豬蹄——以「足」補足;還有以「肝」補肝;又如鹿鞭、羊鞭之類治療性功能障礙。

真相:“以形補形”純屬簡單的類比和推論,都非常牽強附會。食物多樣化和均衡的飲食結構才是健康生活的基礎。食物畢竟是食物,不能替代藥物,不要迷信任何一種食物對於疾病的作用。

吃啥補啥?這些真相你知道嗎?

論證

吃與人體健康有著直接的聯繫,這也使得關於吃和健康也總有很多各種說法。其中,“吃啥補啥”就非常流行,如在網上流傳甚廣的“10大形似人體器官的果蔬吃啥補啥”,讀完讓人感到十分驚奇。不過,這靠譜嗎?

吃啥補啥,流傳甚廣的說法

在“吃啥補啥”的理論中,更加廣為流傳的是“以形補形”因為它更加直觀,容易記得。“10大形似人體器官的果蔬吃啥補啥”就屬於這類。

“以形補形”,即食用外觀上與人體某器官相似的食物,對人體該部位有利。這種思維並不是中國獨有,在其他國家也有流行,如松茸在日本有“蘑菇之王”之稱,日本人認為食之可以使男士強精補腎;在南美洲和印度,很多人因為辣椒的形狀和顏色,而認為它具有壯陽的作用。在大學宿舍裡,吃香蕉也是經常被當做“以形補形”來調侃。

吃啥補啥,常抓到老鼠的瞎貓

其實仔細琢磨就會發現,“10大形似人體器官的果蔬吃啥補啥”中雖然一部分結論有些道理,但是理由中大多有錯誤,而另一些連結論也不靠譜。

傳言:胡蘿蔔——眼睛:切開的胡蘿蔔就像人的眼睛,有瞳孔、虹膜,以及放射的線條。科學研究表明,大量胡蘿蔔素能促進人體血液流向眼部,保護視力,讓眼睛更明亮。

真相:吃胡蘿蔔的確對眼睛有益,因為胡蘿蔔中富含β-胡蘿蔔素,不過胡蘿蔔素對眼睛的益處並不是促進血液流向眼部。胡蘿蔔中含有的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視黃醇,視黃醇是合成視覺細胞中感光物質視紫質的關鍵。因此,維生素A缺乏症的常見症狀就是夜盲症和視力減退(嚴重的會導致全盲)。富含β-胡蘿蔔素的食物也不是隻有胡蘿蔔,南瓜、紅薯和深綠色葉菜(空心菜、菠菜、西蘭花等)都是不錯的β-胡蘿蔔素來源,而它們並沒有長得像眼睛。

傳言:核桃——大腦:核桃就像一個微型的腦子,有左半腦、右半腦、上部大腦和下部大腦,甚至其褶皺或摺疊都像大腦皮層。目前人類已經知道,核桃含有36種以上的神經傳遞素,可以幫助開發腦功能。

真相:核桃是一種堅果,其n-3脂肪酸含量豐富,100剋核桃中n-3脂肪酸的含量可高達9克,對大腦健康很有好處,也有動物研究發現,吃核桃能改善老鼠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但把核桃單獨拎出來作為補腦的食物並不科學,富含n-3脂肪酸是很多堅果的特徵,巴旦木、杏仁、榛子、腰果都有。另外神經遞質在很多動植物體內都存在,但是要保存神經遞質需要特定的溫度和溼度,即使在食物中得以保存也並不意味著可以通過口服吸收,所以說“核桃含神經傳遞素可以幫助開發腦功能”實在無厘頭。

吃啥補啥?這些真相你知道嗎?

傳言:番茄——心臟:番茄有四個腔室,並且是紅色的,這與我們的心臟一樣。實驗證實,番茄包含番茄紅素,高膽固醇患者要想降低心臟病和中風危險,不妨多吃點。

真相:首先番茄有四個腔室的說法完全是不對的。不過的確有些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多吃番茄有利於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但高膽固醇血癥並不只是因為飲食引起的,更多和代謝有關,如果醫生建議用藥控制還是不要只依靠飲食來控制膽固醇。

流言:姜——胃:姜的辣素刺激膽汁生產,從而加速脂肪的消化。此外,姜中所含的酶能讓蛋白質變碎小,使油膩食物易於消化掉。

真相:有研究發現,姜的促進胃的排空,幫助消化[3],動物實驗也發現,姜能促進膽汁酸分泌,幫助老鼠消化脂肪。但姜通常只是當調料使用,做菜時用一點還是不錯的,大量食用姜可能會增加凝血難度,對一些跟凝血有關的藥物會有干擾,所以也不建議吃的太多。

傳言:地瓜——胰腺:甘薯看起來像胰腺,事實上,它確實能平衡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數。

真相:首先需要強調的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堅持服藥,合理的膳食可以幫助更好的控制血糖但無法代替藥物的作用。甘薯膳食纖維豐富,對平衡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一定作用,在動物實驗中,也的確發現甘薯對於減低老鼠的血糖有一定幫助。不過,甘薯能量較高,如果吃紅薯,要減少其他主食的攝入;烹調方法也會對紅薯的升血糖指數GI產生影響,如煮紅薯的升血糖指數高達76.7[7],屬於高血糖食物,糖尿病人也不要多吃。

吃啥補啥?這些真相你知道嗎?

傳言:蛤蜊——睪丸:蛤蜊等魚蟹類所含豐富的核酸,是製造遺傳因子與精子時不可缺少的物質。

真相:關於核酸的說法不靠譜。核酸是由許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為生命的最基本物質之一,可分為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事實上,核酸存在所有於動物、植物細胞、微生物內、生物體內。不過,蛤蜊和大多數水產一樣,都是富含鋅的食物,鋅對於性腺健康有重要作用,缺鋅會引起兒童生長法樂遲滯,造成身材矮小、男性發育障礙。如果不愛吃水產,其他動物食品和堅果也都是鋅的良好來源。

傳言:芹菜——骨骼:芹菜等很多根莖類蔬菜看起來就像人的骨頭,而它們確實能強化骨質。人骨頭中含有23%的鈉,而這些食物也含有23%的鈉。

真相:100克芹菜杆中鈣含量有80mg,在蔬菜中還比較高。不過,植物食物中鈣的吸收率低,對骨骼作用並不大。而關於鈉就完全說錯了。人體骨骼是由無機材料和有機材料組成的複合材料,其中有機成分主要為膠原,佔骨骼總重量的30%,骨骼的無機部分佔人體骨骼總重量的70%,鈉的含量只有1%左右[8]。可見,骨骼中的鈉含量並沒有高達23%,相反,過高的鈉攝入反而不利於骨骼健康,有研究發現,鈉攝入量增加會增加體內鈣的流失,反而不利於骨骼健康[9]。芹菜本身鈉含量就較高,會增加膳食中鈉的攝入,做芹菜時要注意少放鹽。。

傳言:紅酒——血液:紅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真相:真的能改善血液循環的只有運動,酒精只能暫時的讓體表血管擴張,讓人產生暖意。而且紅酒始終還是酒,不宜多喝,過量的酒精造成的危害可能還要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