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于右任书法内容看传统中式文人风骨

竹无花,却常绿于春夏秋冬;

竹有节,节节为空,持空心看尘世烟霞。

碧落琼梦,繁花惊滟,无求自是品高,

竹子大有我自独笑苍风中的清骨气节。

它植根于或贫瘠或肥沃的山川旷野,

凌霜雪而不凋,虚心而有节,

满目苍翠坦然顶立于天地之间。

从于右任书法内容看传统中式文人风骨

苏轼在《于潜僧绿筠轩》中写道: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从于右任书法内容看传统中式文人风骨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喜欢在竹林中饮酒纵歌;

《三国演义》中有:“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

全都道出了人们对竹的喜爱和竹的重要性。

竹子历来是我国文人雅士喜爱的典雅之物,

中国文士借竹子表现自身的虚心文雅、高风亮节。

从古到今,有着数以万计的关于竹的诗词书画作品,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于右任先生书法中有关竹的作品,供大家鉴赏,也希望能在炎炎夏日里给大家带来一缕清凉

从于右任书法内容看传统中式文人风骨

千里江湖堪送目,一窗松竹更论心。

此幅书作内容为宋朝诗人孙介的七言律诗《偕同人登虞山乾元宫》中的颔联。诗的原文为:千里江湖堪送目,一轩松竹更论心。根据运笔、结字、书体、落款及钤印分析,此幅《千里一窗七言联》约为于右任先生40岁之前所书。书为心画,与此可见一斑。此幅联语书法作品一气呵成,舒展、放逸之线条正是于右任先生精神与审美历年之外化。此时期正是于右任先生在深谙“二王”、褚遂良、赵孟頫行书真谛后寻找自己书法心线之时。

从于右任书法内容看传统中式文人风骨

兰放若随终日静,竹修犹带昔年春。

此副《兰放竹修》七言联为于右任先生自作联语。根据运笔、结字、书体、落款及钤印等特征分析,此副行楷七言联约为于右任先生1932年(54岁)前后所书。

从于右任书法内容看传统中式文人风骨

从于右任书法内容看传统中式文人风骨

流水春山怀作春,崇兰幽竹契风人。

根据运笔、结字、书体、落款及钤印等特征分析,此副《流水崇兰》行书七言联约为于右任先生1937年(59岁)前后所书。

从于右任书法内容看传统中式文人风骨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此幅书作内容为唐代诗人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此诗记述了诗人在暮春时节返回故山草堂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暮春大好时光即将逝去所引起的愁绪。此幅书作笔画简劲、圆浑脱俗,根据运笔、结字、书体、落款及钤印等特征分析,此幅书作约为于右任先生20世纪50年代中期所书。

从于右任书法内容看传统中式文人风骨

砌下芝兰新满径,村前竹树半藏溪。

此副《砌下村前》草书七言联上、下联内容分别出自唐代诗人郑谷的《投所知》和方干的《和于中丞登扶风亭》两首诗中。根据运笔、结字、书体、落款及钤印等特征分析,此副《砌下村前》草书七言联约为于右任先生20世纪40年代初中期所书。

从于右任书法内容看传统中式文人风骨

德风堂长期购销于右任、石鲁、黄胄、何海霞、刘自椟等名家书画作品。名人字画定制(带视频或作者本人与作品的合影),帮您免费鉴定字画。德风堂画廊向藏家郑重承诺:凡在德风堂画廊购买的书画作品,均附有德风堂画廊出具的保真证书,以及部分当代艺术家创作作品时的照片及视频影像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