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混改方案陸續報送 部分企業仍在調整

專家表示,當前央企推進混改的速度慢於市場預期,但在改革力度上基本符合預期

■本報記者 杜雨萌

繼2016年11月份、2017年3月份,國家發改委和國資委先後確定啟動第一批和第二批共19家央企混改試點後,第三批混改試點也於去年12月份正式啟動。據《證券日報》記者日前瞭解到,部分在第三批混改試點名單中的企業仍在調整自身的方案。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與前兩批混改試點企業相比,第三批混改試點企業的改革目標,總體上依然是通過改革來完善國有企業治理機制、激發國有企業活力、加快國有企業發展和提高國有企業績效。但在具體目標上,可能與前兩批試點有細微的差別。

劉興國認為,第三批混改試點企業的擴圍,顯然是向市場傳遞出一些新的信號,旨在引導市場形成共識:即國有企業混改不侷限於特定行業或領域,也不侷限於中央企業或地方國企,只要條件合適,非禁止類的各類國有企業均可探索推進實施混改。對第三批試點所涉及的同類型同領域央企來說,可以借鑑試點企業的改革經驗,探索制定本企業的改革方案。

據記者瞭解,前兩批19家混改試點企業累計涉及資產9400多億元,共引入外部投資者52家,已有8家企業基本完成新公司設立、外部引資、公司治理重構、業務鏈條拓展等試點主體任務。而在第三批共31家試點企業中,目前10家中央企業下屬企業已有9家報送試點方案,正在研究批覆;21家地方國有企業試點企業中,已有10家試點方案得到省(區)政府批覆,其餘11家企業正在履行報批程序。

“總體上看,當前央企推進混改的速度慢於市場預期,但在改革力度上基本符合預期。”劉興國認為,未來,央企在推進混改過程中,主要著力點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以混改為依託推進央企整體上市,從而推動混改從子公司向集團母公司深化;二是加快總結試點經驗,推進混改進一步擴圍;三是推進混改與其他國企改革內容緊密結合,實現國企改革由點到面。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此前表示,下一步將支持民資外資通過出資入股、收購股權、認購可轉債、股權置換等多種方式,參與中央、地方各級國有企業改制重組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資擴股以及企業經營管理,進一步健全規範各類資本的退出機制,完善改革配套政策,確保各類資本自由進入、無障礙退出,更大力度、更深層次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三批混改方案陸續報送 部分企業仍在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