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悠久的武术流派的基本功,他与社会上广传的不同

现在的很多武术基本功多是以静桩为主,是以强化腿部力量而入门。而许多历史悠久的武术门派,他们的传承却是有所不同的,多是以手部的运动,锻炼为主。

比如象武当太乙铁松派的金锋抖肘,武当太乙神剑门的病人扶墙,峨嵋临济宗的蛇形蛹动,这些都是以手部的锻炼为入手,一次习练成千上W次,以使气机能贯穿手三阴三阳,培育壮大元气,传统上称之为单练或单操。

传承悠久的武术流派的基本功,他与社会上广传的不同

武当太乙铁松派的金锋抖肘的标准是每次3600个以上,然后再练习腿胯部的专修,再进而练习腰部,以使上下的力量能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周身气机一统。直至达到一定水平了,才开始进行招式,动桩的锻炼。

上面所说的三个门派,他们的功夫不仅仅是单纯的养生与武技为用,还能以之进入修真之门。那么为什么这些门派要以练手为第一功呢?

《阴符经》中有“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之语,可见手之重要!而太极拳理论中亦有“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之言,这一段多是指由脚而起,上升而形于手,是升法,社会上多知此法,却不知还有由手而遍于周身之练法。

传承悠久的武术流派的基本功,他与社会上广传的不同

在实际的演练功夫过程中,手形的变化和动作,会影响到人身体的气脉循环,所以太极拳的“形于手指”一说,除由脚而起,上升而形于手之外,亦有此一内涵真知,却少为人知。只有升而没有降,是会出偏差的,虽然实际的练习过程中,功夫会自我的运化,但是古人说先知后觉,不知道和知道,取得的功效是不同的。

当然很多练习太极拳的人,连气机的感觉没有,也自然谈不上形于手指的修行了。

金锋抖肘,病人扶墙,蛇形蛹动等功夫通过反复的手部动作,除了疏通手部经络之外,久习之,则亦能打通足三阴三阳,金锋抖肘功谱里有“天心地轴隐金风,道妙循环十二经。”“中起真脉达天地,下注海底上金顶。顺通八极运四歧,内运三昧聚二瞳”之语,可见功夫之精纯,而病人扶墙,蛇形蛹动之法也有同等微妙。

传承悠久的武术流派的基本功,他与社会上广传的不同

社会上为什么多以静桩入门,而少有以动功单练入手呢?是因为动功单练对于悟性要求比较高,而且要多读书,要不很难做到文武合宗,阴阳合一。武功多以舒展筋骨为要,虽然说三丰祖师言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这也是太极拳之殊胜所在,但是以团敛元气而论,绘画写字,读书养性,文化的学习在这一方面是更为突出的。

还有另一原因是过去社会上练武的,由于时代的缘故,很多人没有机会学习文化,如果以动功入门,神不能很好的收敛,这时,以静桩入门上,则可以相对舒缓气血,沉淀身心元气。久而久之,到了现代,动功入门之法在很多流派里多已经失传,少为人知。

当然,以静桩入门,其实更辛苦,因为一站就一两个小时不动,肌肉的酸麻胀痛,心中的杂念寂寞,其中的艰辛,站过桩的朋友当深有体会,这些都是极大的难关。而以动功入门,却可以有效的减少这些痛苦,较快的取得成效。在太乙铁松派的小炼形功夫中,如果达到了第四层次循经导脉时, 就可以做到行功时间延长,自我却没有感觉到时间长的效果。

传承悠久的武术流派的基本功,他与社会上广传的不同

而且在这些流派中, 他们在入门的动功中,针对不同的部位会有不同的专修功夫,可以让学人针对自己的不足地方,进行专门的锻炼,从而使功夫得到更快的成长。

以动功入手,由手而入门,这就是传承悠久的武术流派的基本功,与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不同之处!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点赞,收藏,转发!

武当太乙铁松派14代传人

武当先天太极拳19代传人 凌霄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