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商圈将重新规划,一句话告诉你商圈繁荣背后的秘诀

西安商圈将重新规划,一句话告诉你商圈繁荣背后的秘诀

商圈见证着城市的繁华,是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也是城市价值的体现。

钟楼、小寨、解放路,在过去西安人的眼里,最热闹的商圈就是这么几个地方,而随着城市的改造,如今已风光不再。

近日,西安市发布《商圈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提到从2018年起,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1个国际消费中心、6个城市商业中心,建设28个区域商圈。

在新零售时代,西安的这份“宝贝计划”能否拯救记忆中的城市商圈,这是应该关注的焦点。

西安商圈将重新规划,一句话告诉你商圈繁荣背后的秘诀

▲曾经的东大街 | 图来源网络

老商圈的衰落

西安商圈将重新规划,一句话告诉你商圈繁荣背后的秘诀

西安的商圈衰落了,套用一句很流行的话“哥只是个传说”,这句话并非胡咧咧。

钟楼商圈一直是西安时尚和繁华的代名词。尤其是东大街,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学生、上班族、游客纷纷来到这里,逛街、购物、看电影……将街道挤得满满当当,人流涌动的情景很是壮观。

2001年骡马市改造,2008年炭市街整体搬迁,2011年华侨商店整体拆迁,2013年东大街整体改造。大洋、亿禾、美美、伊时达退出,东大街百盛黯然歇业,当年的繁华一去不复返。

与东大街有着相同命运的还有解放路,改造后大商新玛特率先撤出,留下的民生、万达广场人烟稀少,步行街商铺纷纷转让出租,距离当时宣称的“西北第一金街”设想相差甚远。

小寨商圈号称西安的“潮流地标”,被誉为古城西安的“三里屯”。包括百汇市场在内,海港城、豪邦广场、飞炫广场都曾以潮流格子铺的经营模式成为“淘宝圣地”。近年来,这些“圣地”却辉煌减退。

2017年8月,新一线城市商业数据库发布了《全国TOP20商圈及全国城市中心商圈表》,其中全国TOP20商圈攘括了上海、南京、无锡、成都、广州、重庆、杭州、深圳、合肥、哈尔滨、大连、福州、天津等地区的20个商圈。让人倍感意外的是,西安的钟楼商圈未在榜上。在据说能体现新一线城市商业资源分布的“新一线城市T0P5商圈分值”中,西安的钟楼以6.85分不敌邻居郑州,位居第九,而南京、成都、杭州、重庆排前四位。

当月,百度地图慧眼团队和百度地图智慧交通团队联合撰写并发布的《中国城市研究报告》,全国十大热门购物中心中成都的远洋太古里和南京的万达建邺店入选,依然未见西安的名字。

作为西部商贸中心城市的西安,商圈繁华程度竟然不敌三线城市,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原因何在?传统核心商圈衰落,新兴商圈商业综合体“千店一面成常态”,影响了人气和商气。

西安商圈将重新规划,一句话告诉你商圈繁荣背后的秘诀

兄弟城市的榜样

西安商圈将重新规划,一句话告诉你商圈繁荣背后的秘诀

商圈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商贸发展的强力引擎,也是提升城市综合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各城市都在极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商圈和商业街。

在“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上,成都、杭州、重庆一直位居新一线城市前三甲,且是西安经常对标的城市。

2018年初,成都市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上提出,聚力打造3个国际化顶级核心商圈(春熙路—盐市口商圈、天府中心商圈和国际空港新城商圈)、5个特色商业步行街、10个社区生活场景,到2022年,形成商贸、旅游、文化、餐饮、康养5个千亿级消费市场,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城市。

2017年,重庆发布《重庆市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市建成中央商务区1个,城市核心商圈50个。将建成零售额过百亿元的商圈15个,500亿元级商圈3个,100亿级商圈15个,乡镇(社区)便民商圈1000个。

2016年底,《杭州市电子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出炉,“十三五”期间,杭州将建成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运河湖滨高端商务带(运河—武林—湖滨—吴山)等2个市级商业中心,培育下沙、江南等6个市级商业副中心。重点提升城西、滨江、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七大区域商业中心。

每个城市的传统商圈都面临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瓶颈和失去中心地位的危机感。因此,成渝杭三个城市针对商圈同质化倾向,积极引导各商圈差异化定位,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利用“文化+”引领商圈个性化发展,利用“互联网+”帮助老、旧商圈转型升级,都会级商圈和区域级商圈着重塑造文化品位、文化功能,注重注入文化元素,打造旅游亮点,增强对异地消费者的吸引力,扩大商圈的辐射范围。

西安商圈将重新规划,一句话告诉你商圈繁荣背后的秘诀

西北龙头的破局

西安商圈将重新规划,一句话告诉你商圈繁荣背后的秘诀

“到2020年,主城区人口达到1000万、全域人口1500万。”这是西安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

对于心怀“国际化大都市梦想”的西安而言,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助推下,城市价值正在得到兑现。另一方面,商业繁荣则决定城市价值。

西安商圈的发展,对拉动消费增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无疑有着重要作用。深谙此道的西安,近日发布《西安市商圈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从2018年起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以钟楼国际消费中心为引领,小寨、高新、曲江、经开、西咸、浐灞6个城市商业中心为骨干,三桥商圈、高新路商圈、长乐路商圈、土门商圈、张家堡商圈、西部大道商圈、大明宫商圈等28个区域商圈为支撑,堡子村商圈、鹿苑商圈、千禧商圈等社区便民商圈为辅的结构。到2020年建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亿级的商圈3个以上,500亿级的商圈1个以上。

在这样的一个规划下,西安的商圈不再唯钟楼、小寨马首是瞻,而是多级商圈共存共荣,民众不用跑远路,而是在家门口就能完成消费。这是此行动方案的最大亮点。

无法形成特色,缺少稀缺品牌资源,就难以为商场聚高人气,留住顾客也就无从谈起。

也许是总结了传统商圈衰落的根本原因,西安此次出台的“三年行动方案”较2016年公布的《西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4-2020)》有不小的变化,目标、定位、功能划分均很明确,避免了过于雷同。

比如钟楼国际消费中心:以“体验型消费、文化型旅游、国际化形象”为引领,按照“商旅文娱融合、商业商务联动”的发展理念,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

小寨商业中心:以年轻时尚和个性化元素为特色,集潮流购物、时尚消费、休闲娱乐、餐饮美食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时尚主题消费集中地。

浐灞商业中心:依托体育中心、丝路会议会展中心及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打造会展商圈和生态型现代服务新中心。

另外值得肯定的一点是,西安学习了重庆、杭州的模式,譬如:建设智慧商圈,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商业繁荣地、旅游目的地、文化展示地的“商旅文”产业融合,加强传统文化、市井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保护传承,展示西安古城特色。

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让“人记得住”,这才是一个商圈或商业街繁荣的秘诀。

西安商圈将重新规划,一句话告诉你商圈繁荣背后的秘诀

▲南门商圈 | 图来源网络

不过话又说回来,规划是一回事,落实又是一回事,很多时候规划和执行是两张皮,可以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但愿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们期待大西安在商业和传统相交融中,能走出拥有独特气质的商圈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