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教育:教育改革速度太快,太能折騰

很多教育界人士關注,高中教育應當與大學教育銜接,併為大學裡開展的通識教育打下一些基礎。

教育如何實現多元評價與競爭篩選之間的平衡

在高校分類愈加細化、教育追逐國際化、選擇傾向多元化的背景下,高中教育如何與其銜接,併為目前在大學裡大力開展的通識教育打下一些基礎,是很多教育界人士關心的問題。

高中教育的功能兼顧預備性與終結性。預備性是指為學生的升學做準備,強調的是學生需要具有何種知識儲備、心智能力、資格要求和心性特徵才能邁入不同類型的高等院校,即為應試教育做準備;終結性則要求培養學生直接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即除了應試之外,還要為滿足這個社會需要應該具備的能力。

高中教育如何兼顧眼前應試和長遠適應社會這兩個訴求?如何兼顧基礎性與選擇性、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如何協調課程的靈活性與知識的系統性?如何平衡多元評價與競爭篩選?

近日,在北京大學舉辦的首屆“大學-中學圓桌論壇”,試圖回答上述問題。

在這個論壇上,批判純粹功利的行為成為一個共識。如何在高考的功利性和必要的素質儲備之間取得平衡,成為一個熱議的話題。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劉堅認為,當下中國教育面臨的重大挑戰,仍是以標準答案和高分數為取向的學習、教學與評價。這讓一些中學把數字當成辦學目標,有的大學也出現了重研輕教的現象。

在有些地方,本來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新高考,也呈現出一些功利化特點。本來以個性選拔為目標的競賽和自主化招生,也沾染了功利化的色彩。北京化工大學教授裴堅說,學生參加科研競賽的動機不再單純,逐漸演變異化為升學的捷徑。

在這種情況下,高中的教育很難呈現多元化的評價。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丁鋼說,“如何實現多元評價”是一個同時困擾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問題,在高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儘管上海和浙江都加入了綜合素質評價,但多元評價的落實,仍有很多問題。

一位受訪專家認為,一方面,高中課程設置較為簡單,內容減負,高考區分度不足;另一方面,學生為了在低難度考試中不出錯,確保成績的穩定性,會大量刷題,這加重了學業壓力,低效重複的學習並沒有構成真正的智識挑戰,中學減負卻成為增負。

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黃玉峰強調,中學生記憶力好,吸收能力強,這是其未來創造的基礎,而不應把大量時間放在習題這樣的被動學習中。他說,在中小學,要通過大量閱讀,才能建立人文教育的基礎。“記誦經典是自古以來行之有效的人文涵養門徑,不要低估學生的學習能力,低年級學生也能學好看似艱深的文言文。”

與會者認為,當前,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愈發多元,生活體驗愈加豐富,自我認知迅速發展,需要多元選拔機制滿足學生的多元發展訴求。

但很多人不贊同把應試教育的問題都歸咎於高考。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陸一說,高考如同一個建築的鋼架,是整個國家教育制度的基礎設施,旨在維護基本教育公平。“高考的粗篩效果是顯著的,但難以做到細篩,而這方面自主招生與競賽可以提供一個比較有效的補充。”

她指出,現實中,一方面,學科競賽由於減負被削弱,另一方面,各種大學先修課程風行。“要認識到傳統學科競賽就是中國版的大學先修課程。我們對這些過去相當有效的選拔制度,應該重新進行客觀的評估。”她認為,要改善應試教育問題,需要著眼於現實,中國大部分學校辦學資源條件並不充裕,真正的教育是不計成本的,辦學經費制約了理想教育的展開。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吳剛指出,中國基礎教育的困境在於“為身份而鬥爭”,應試教育不過是功利教育的當代形態。他說,高考是目前相對高效和公正的篩選機制,它基於能力主義的篩選原則;教育因此成為身份建構的核心機制,也陷入普遍的身份焦慮之中,生生競爭與校校競爭是常態,技術層面的改革無法擺脫困境。

而素質教育又面臨內涵模糊的質疑。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劉雲杉提出,當我們在說素質教育之“名”時,我們說的是什麼?作為一個概念,素質教育是作為一個“批判的武器”出場,它直指“應試教育”,這就形成了“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二元對立。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前校長王本中還認為,教育改革速度太快,折騰太多。他呼籲更加冷靜地思考、理智地對話。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新聞週刊》採訪了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丁鋼。

中國新聞週刊:你認為,中學和大學是否存在銜接方面的問題?

丁鋼:目前來說,中國的中學和大學是兩種很不一樣的教育生態。中國的中小學生,在應試壓力之下,升學考試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內容。教師非常呵護學生,一方面是因為學生成績好壞是衡量教師的標尺,雙方是利益共同體;另一方面,雙方也在相處中有感情,教師是真心希望學生進步的。

而問題也出在這裡。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中學生最大的期望不是減輕學業壓力,因為對他們來說,從小到大都有學業壓力,不可抗、慢慢地也可接受了,相比之下,學生更希望能有一點自我掌控的時間和空間。

這是一個聽起來很心酸的期待。學校、教師都是出自好心,但是把學生的所有時間都排滿了。

而到了大學,一切就不同了。教師跟學生的關係,變成了“你沒問題不要來找我,就算有問題,你最好想清楚問題再來找我”。

哪怕是最優秀的高中生,到了大學,也需要慢慢轉變、適應。現在的大學希望能通過通識教育打開學生的視野,而對學生來說,在這樣的壓力之下,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我認為,這是截然不同的教育生態,雙方需要通過對話,來了解彼此的需求,互相銜接,促進高中大學教育方式的改變。

中國新聞週刊:教育應當如何考慮個體的差異?

丁鋼:從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到20世紀多元智能的提出,以及當今對個性化學習的強調,隨著對學習個體差異認識的深入及其教育方式探究的不斷推進,如何對待學習個體的差異及其施教和評價,成為了一個亙古常新的教育本質問題。

如果不置這樣的前提,類似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取消文理分科、寒門難出貴子等種種說法,似乎可以社會正義的面貌取得正當性,而以統一和同一的尺度來衡量每個個體,並使應試教育獲得現實的合理性。

如果從這個前提出發,我們就不得不深刻地反思以上種種說法和現象的正當性和合理性,以及在大學招生中能否真正實現基於學習個體差異性發展基礎上多元評價的社會公正。

總之,克服平均化和標準化教育系統對人們的分類和排名,迴歸人的本性,弘揚個性和尊重個體,不僅在於遵循教育本質,也在於回應社會發展對於人才的多元需求。

中國新聞週刊:你認為,如何能實現保證差異性,又有同一標準的高考制度?

丁鋼:我的建議是,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替代高考。這類考試可以從高一開始,每年考兩次。具體來說,學業水平考試,其實就是學科測試。每個學科可以按照難度,出ABC三套卷。比如一個學生未來想填的志願是中文系,那麼他的數學考卷可以選擇B卷甚至C卷,語文當然要選擇A卷。

這樣既和大學的專業方向相銜接,又能尊重不同人的個體差異,讓學生從中學起就有更多的選擇。

中國新聞週刊:目前新高考允許學生從文理六門課中選擇任意三門,這是否在朝著你所說的方向進行改革呢?

丁鋼:這是有益的嘗試,但不是根本性的改革。以目前的現狀來看,學生的選擇並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