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芳当初只是个员工,怎么有钱买下了几千万的国企疫苗公司呢?

无品达人


一个人想从低到高,除了需要一定的能力之外,机遇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贵人帮忙,而贵人就属于关系网的范围之内,想要从低到高变得稳固,这三样东西缺一不可,所以说勤劳致富这个东西还真是不一定的,真正发大财的人当然必须勤劳还要靠其他外在的主要因素来辅助才行。



高俊芳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从一个员工通过十多年的时间变成了一个呼风唤雨的富婆“企业家”成功人士,具体怎么成功的里面包含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如果她公司没有弄出这个疫苗造假的事出来,那她在大家眼里就会一直是成功人士的典范,深层的东西也不会有人随随便便去深挖和触碰,这就是一种效应,只不过她这次造假事件造成的影响和伤害太严重,已经到了让人不可容忍的地步,被连根拔起是必然的结果。


当然一个普通员工正常情况下怎么可能把几千万的企业收入囊中变成自己的私人企业,正规途径成功的可能性不是说没有,而是说这么短的时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除非她的手段通天有贵人相助,但是这些贵人怎么可能会随随便便无条件帮助一个普通员工,这是没有信誉保障的,这些贵人也不是傻子做无本还有风险的买卖,所以说这里面想要得到贵人帮助必须要有条件和代价的。

高俊芳之所以成功了,自己能力和努力肯定是有的,这一点不得不承认,但是更多的原因还是来自外在的因素,利益的交换权色之间的交易,这些不无可能,甚至更有深层次的东西存在,不排除她只是表面上的代理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真正的话语权归谁还真的不一定呢!成功并非偶然,计划周密和有一定的外在因素影响,成功那就变成了必然,毕竟蛋糕那么诱人没有人想吃和瓜分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强大的存在做后盾才能拿到蛋糕享用,这需要实力。



把一个几千万的企业买下对于一个年薪几万的员工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像这种大型企业想买下光有钱都不一定能买下,而高俊芳这种普通员工更是不可能有这种资本,所以必须是靠外在的力量来帮助,为什么外在的力量会选择一个普通员工呢,这个员工有什么出众的地方值得别人投资呢?准确的来说没有几个人愿意做没有利益和好处的事,特别是那些有钱和有身份的人更看重利益和好处,既然会选择高俊芳那就说明她有一定的条件资本和过人之处,毕竟在几十年前她还那么年轻现在看起来保养的也不错,可以想象当初年轻时候的姿色和关系的积累。



至于现在高俊芳的公司造假疫苗,被曝光出来高俊芳自身的问题肯定会被一一的翻出来,至于曾经帮助过她的人是否也参与到在里面就不好说了,这件事情是否会牵连到曾经帮助过她的那些贵人,这个还真是不一定,毕竟有些东西影响太大,不是想动就能动的,甚至有的想动但是也不一定敢动,下棋嘛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顾及到整个棋盘上的东西,一旦走错那就在博弈中被动了,适可而止把握恰到好处也许才是王道。


无法超越的足迹


了解什么是管理层收购(MBO),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高俊芳能够鬼使神差的将效益良好的国有企业变成私人企业的。

管理层收购,即MBO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一种行为,从而引起公司所有权、控制权、资产等变化,以改变公司所有制结构。通过收购使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

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管理层收购,很多效益良好的国有或集体企业诡异般的变成了个人控股的私企。一些企业管理者一夜之间变成了私人老板,继而成了大富豪!这样的企业很多,如某家电巨头,前身是一家集体企业,神不知鬼不觉变成了私人企业。还有某冶金企业,前身是乡镇企业,老板本为官员。还有某服装巨头、某化工企业……这样的企业太多了,全国数不胜数。如果大家有兴趣,搜搜这些公司的前身就什么都明白了。这些人借着政策的东风,摇身一变从企业领导变成企业老板!政策对他们来说是“东风”,对广大是企业职工来说那就是“寒风”了。

高俊芳也是借着这股东风,完成一个企业管理者到企业老板的蜕变的。八九十年代,她只是长春生物技术研究所的一个普通出纳,后来被提拔为研究所旗下所属长春高新公司的领导,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个年薪七八万元的企业领导变成了市值上百亿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其闪转腾挪的手段可谓令人叹为观止。大家想一想,她一年才挣几万元,收购企业的资金逾五千多万元,而且,《银行法》明确规定,严禁贷款用于股权交易事项,那么,有一个问题令人费解,她的钱哪来的?

这么多年的实践看来,管理层收购不但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加剧了中国贫富分化。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靠不法手段攫取的财富,必然难以长久。财富本就是来自于人民,必须还之于人民。所以,我们强烈呼吁:

一,对高俊芳变戏法一般将国企据为己有必须一查到底,非法财产必须予以没收。

二,对靠着管理层收购非法窃取国有资产的行为,进行一次全国普查,该没收的坚决没收。

温馨提示:阅后如果喜欢,请不要忘记添加关注哟😄欢迎大家关注、点赞、交流、评论、收藏、转发,谢谢😜



管理那点事


短短15年,能把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蜕变”成在当地呼风唤雨的上市公司掌门人;从年薪6万的小职员到身家67亿的亿万富婆,个人财富15年足足翻了10万倍,不得不说,人家高俊芳确实是有“几把刷子”、几分能耐的!

只不过她走的不是光明正大的经商之道,刷的也不是能登上商学院大雅之堂的“正面能耐”,而是善于投机专营,金钱交易,蝇营狗苟,不堪入目。更为可气的是,她赚钱居然失去了道德底线,竟拿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当儿戏,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慷国家之慨,通过疫苗造假大发其财,积累了肮脏龌龊的巨额财富,日前高俊芳已因严重药品违法被刑事拘留。可以说,高俊芳成为疫苗“女王”用了整整十五年 ,而跌落神坛、身败名裂却只用区区七天,这又怎不让吃瓜群众为她唏嘘感叹!

那么,高俊芳是如何从唯唯诺诺的“小高”修炼成说一不二,叱咤风云的“高董事长”呢?

霍小姐以为离不开这堪称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的“三部曲”

——第一,偷奸耍滑,大肆侵吞国有资产。譬如,在国有企业长春高新2003年转让长春长生生物股权时,因为当时的长生生物主营疫苗,为国家特许经营的垄断行业,效益非常可观,仅2002年的利润就有2634万元,其良好的发展前景,让求购者趋之若骛。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会来事、有心计的高俊芳竟然以每股转让价格为2.4元的低价,一举击败愿意出3元高价的竞争对手,以极低价格获得优质国资。这不是内外勾结,贱卖国有资产,中饱私囊的勾当是什么?!通过几番倒腾,贪心不足蛇吞象,昔日优质国企一下子成为被高俊芳全面掌控的私有企业。

第二,瞒天过海,借壳上市。2015年12月,长生生物的全资子公司长春长生以全部股权作价55亿元借壳黄海机械上市,“黄海机械”的上市公司证券名称变更为“长生生物”。高俊芳、老公张友奎、儿子张洺豪三人一共持股33.70%,成为长生生物实际控制人。上市成功后,高俊芳家族就以67亿的身家,成为烜赫一时、光环萦绕的亿万富翁。



第三,不走正道,唯利是图,靠制售假疫苗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也无形之中把自己带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中。2015年公司上市后,长生生物的股价和业绩节节攀升,但是高俊芳却放弃了注重研发、质量取胜的正道,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投机取巧上,旁门左道之上,例如在2017年,长生生物开销最大的,不是研发费用,而是“销售公关”费用,竟然高达匪夷所思的5.82亿元,等于是研发投入的将近5倍。而追逐最大利润的贪婪无底洞 又让她走上了疫苗造假,获取毛利高达93%“暴利”的不归路。


霍小姐的八卦炉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只是时间未到。

高俊芳由一个普通职员,变成疫苗“女王”成为亿万富豪,仅用了15年时间。然而,因问题疫苗事件,他最终把这支自己所造的问题疫苗注射给了自己的企业,同时也注射进了自己的体内。

今年64岁的高俊芳,长袖善舞,通过自己的一番运作,蚂蚁吞象般的奇迹,拿下了价值数千万的国企疫苗公司。又通过销售行贿的手段,把企业做成了上市公司,身家财富高达67亿。

纵观高俊芳整个起家史,不难发现。这里面充满了内幕交易,也存在着巨大腐败问题。

长春生物制药研究所1934年建立,先后成为国家二级企业、划定为国有大一型企业。1954年出生的高俊芳,历任长生所职员、财务处处长。高俊芳的丈夫张友奎,也曾经历任是长生所的干事、副处长。1992年长春实业(也就是现在的长生生物)成立,由长生所和长春生物高技术应用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高研所)和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物技术服务中心经销部(以下简称 长生所经销部)作为发起人共同发起,并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股份而设立。

长生所是长春生物的大股东,身为长生所财务处处长的高俊芳得到重用。1994年起,高俊芳就一直任职长春长生总经理。2000年5月,高俊芳又从长生所跳到了长春高新,开始担任长春高新的董事,2001年2月就出任长春高新副总经理,仅三个月后,高俊芳就成为长春高新总经理。

2003年,国企控股的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春高新,000661.SZ)决定将旗下子公司长生生物转让给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高俊芳——2003年12月16日,长春高新召开董事会,拟全部转让公司持有的长生生物59.68%的股权,每股转让价为2.4元。高俊芳受让长生生物1734万股股权,占总股本34.68%,转让价为4161.6万元;上市公司亚太集团受让长春长生1250万股,占总股本的25%,转让价为3000万元。

2006年8月,亚太集团将股权卖给高俊芳,退出长生生物。至此,长生生物成功私有化,高俊芳通过持有长生生物59.68%的股权,绝对控股长生生物。

2015年12月,长生生物的全资子公司长春长生以全部股权作价55亿元借壳黄海机械上市,“黄海机械”的上市公司证券名称变更为长生生物。高俊芳、其夫张友奎、其子张洺豪一共持股33.70%,成为长生生物实际控制人。上市之后,高俊芳家族成为福布斯富豪榜名单上的常客。

15年,一个不算长,也不算短的时间。高俊芳完成了由一个职员变成疫苗“女王”的转变,身家高达67亿,成为了富豪级别的女王。可她黑着良心生产的问题疫苗,最终也被自己的疫苗给毒死。

这正是应验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只是时间未到。


李明德


这个问题很好,涉及到高俊芳的原罪,她是不愿也不敢回顾那段历史的,这种现象只能说是时代的产物,而高俊芳凑巧赶上了那个时代。

笔者所在的地方,目前一些知名的企业家,原先都是国企人员的身份,在那个时代,改制是一个时髦的事情,是得到支持和认可的,在那种情况下,谁能改制到手,就是挑谁发财。

而高俊芳跟很多人一样,抓住了机会。 为什么是高俊芳,那是因为有一个“赏识”她的男领导,此人姓张,是他的一手提拔将高俊芳从普通人员一跃而为财务处长,只是此人已经过世,再也无法核实两人之间的关系了!

但是大家要知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背后的那些秘密是可想而知的。试想一个拿工资的女性何来那么多钱去改制一个企业,如果说其中没有潜规则,大家信吗?至今我们也不知钱从何处来,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只是为什么没有砸中你我,而偏偏是她高俊芳?

据新闻披露,吉林当地正在回头看当时的改制过程,希望能有所发现,不让这种黑心的人讨便宜,该收回就要收回,一点不用含糊!


打虎拍蝇


她的一生可以说非常的传奇了。能从一个普通的员工脱颖而出,到最后掌控几百亿的上市公司,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这个女人凭借自己的黑心本领做到了。


当初以低于市场行情的价格购买了长生生物的三分之一股权,虽然有人出价高,但是都没有成功。而高俊芳则抱得长生生物,现在回过头去看,这就是她阴谋的第一步,不知道她是用什么手段取得的初步成功,可以想到代价一定不低。三分之一股权需要花费1700多万,而当时她的工资才6000钱,她狡辩说自己找人借了几百万,但是就这样的借口试问谁能相信呢?


随后又通过各种收购,竟然又以低于成本价很多的价格买下了另个一疫苗的生产销售权,这一点确实很难令人理解的。


再后来,她竟然把自己的罪恶之手伸向了其他几只疫苗,这样一顿操作下来,获得了四种疫苗的生产、销售权,这让她的腰包变得更鼓了。


若非疫苗抽检被查出来,可想而这会是什么情况。更多的婴儿,因为不明的症状而住院,更多的人因为狂犬病而致命。想起来就可怕。


我想她若非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有重大阴谋。


老王侦查记


先要纠正一下的是,高俊芳购买长生生物股权的时候,已经是长生生物的董事长,而不是小职员了。尽管如此,长生生物股权从长春高新手中到了高俊芳手中,仍然有许多值得追问的问题。

首先,这些转让的股权有没有经过评估。财政部2001年印发的《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 企业发生对外投资、合并、分立、转让、公司制改建等行为的,必须委托相关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并以评估价值作为确定资产交易价格的基础。股权转让,无疑也是转让的一种方式,那么,长春高新转让给高俊芳的股权,有没有按照先审计、后评估的要求,对长生生物的资产负债和效益状况进行过宴请评估,在此基础上再确定转让价格。

其二,如果评估过了,按照当时长生生物2000多万利润的水平,2.4元/股合理吗?从2.4元/股提高到2.7/元股,又是依据的什么?无论是2.4元的确定还是上调到2.7元,都必须有依据,而不是企业自作自画。

第三,股权转让过程中履行审批程序了吗?不仅是国有股权,而且是上市公司股权,因此,长生生物的股权转让,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多道程序,才能转让成功。那么,作为国有资产的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监管机构,是不是都履行了审批手续呢?有没有对转让价格提出质疑呢?为什么会以超低价转让呢?

第四,有没有公开招标。国有股权转让必须实行公开招标,这是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定。那么,长生生物的股权转让,有没有公开招标呢?相关的证明材料有没有呢?在多大范围公开的呢?

第五,购买股权的资金哪里来?虽然高俊芳已经是长生生物的董事长,但是,从长生生物的股权结构来看,仍然是国有控股。也就是说,高俊芳要想购买长生生物的股权,还不能动用企业的资金,否则,就涉及用国有资产购买个人资产的现象。那么,在股权转让过程中,高俊芳使用的资金是个人自有资金还是企业资金,是需要查清楚的。否则就有自买自、挪用甚至贪污国有资产的嫌疑。


谭浩俊


高俊芳当初只是个员工,在十几年前高俊芳还拿着税前几万块的工资。

那么她是如何从员工成为公司的一把手呢?

其实都源于长生生物的私有化,2003年12月16日上市公司长春高新召开了一次董事会,决议让公司持有的子公司长生生物34.68%的股权给高俊芳,每股2.4元,合计4161.6万元,再转让长生生物25%的股权给吉利亚泰,价格一样,合计3000万元。

当时参与竞标的云大科技、福尔生物愿意出价3元/股进行收购,但都被高俊芳千恩万谢的拒绝了。

长春长生成立于1992年8月,1995年开始生产狂犬疫苗。2000年,人用狂犬疫苗上市,并通过GMP认证。

高俊芳1954年出生,在长春长生城里之前,高俊芳任长春研究所财务处处长,一看就不是普通员工。1992年8月长春成立,她出任副总经理。1993年升任长生总经理,并兼任董事长。(这个升级速度杠杠滴)1993年3月,经长春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设立了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高俊芳出任长春高新总经理。

1996年,母公司长春高新上市,高俊芳又晋升为长春高新副董事长。

高俊芳熟悉财务和市场营销经过过年打拼,成为中国生物医药界唯一的女性CEO,同时执掌财务与市场大权,她也是一个资本运作的高手!


大熊叨叨叨


能从一个普通科员逐步发展成为长春长生的控股者、掌门人,足见这个女人不简单。用高俊芳老领导的话说“她胆子太大”。

长春长生的前身、老东家是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当时高俊芳只是这个研究所的一个普通财务、科员。之后,被当时担任研究所所长的张嘉铭提拔为财务副处长。

后来,研究所建新厂区,高俊芳到了新厂区,并将研究所的一些人员和机器带到新厂区。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长春生物高技术研究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物技术服务中心经销部共同发起,向内部职工定向筹集股份成立长春实业,也就是现在的长生生物。

在经过多轮的股权转让后,高俊芳大量购进股份,成为了长生生物的绝对控股人。当时,高俊芳购买股权需斥资4000多万元,签订协议之前,她已将50%资金即2000万元打入指定账户。对于这笔资金的来源,高俊芳表示是银行贷款,后又否认这一说法。改口称是向亲戚朋友借的,她自己出了200万。

2015年底,高俊芳带领下的长春长生作价55亿借壳黄海机械上市。

高俊芳作为长春长生的一把手,大股东,同时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三大要职,全面负责公司工作。

由此可见,高俊芳是一个有心机、有头脑、有胆识,敢想敢干的女人,所以,才由一个小科员一步步“买下”了这个国有企业。

有如此聪明才干,本是件好事,可惜,在古稀之年却晚节不保,走向了歧途。可见,她的那位老领导是有预见性的:“她胆子太大,早晚出事”。

这位“疫苗女王”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力再强,也要把握好发展的方向、否则,一步不慎就可能迈入万丈深渊!

对于这位“疫苗女王”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龍族社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相信这事处理完后,你会懂的,我也懂,大家都懂。

不错,高俊芳从当初一个普通的员工,盘下了几千万的国企疫苗公司,一跃成为当今身家上百亿的女老总,呼风唤雨,极尽荣耀,确实令人刮目相看,也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高俊芳是女强人,这点无可否认,但她的这个强,不是指她的企业管理水平,因为她没有学过这方面的东西,也不是指她的研发技术水平,否则当初她也就不会只是一个普通员工。

头脑活络,这个词想必这个大家都知道吧。对,当今这个世界,有这种能耐的人,好像还没有哪个混得窝囊的。

有了这个活络的脑袋,高俊芳能够一路过关斩将,在强手如林的疫苗生产企业里傲视群雄,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是吗?去年长生在已经出了一次事故后,居然有惊无险,居然又能够毫发无损的继续一路潇洒走过来,一般的企业能做到吗?

说到这里,再想想当初她为什么能够接手这个国企,并能够让公司上市,也就很好理解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多行不义必自毙,还有一句俗语叫做出来混总是要偿还的。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