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博達:《不當職場的小白》

自從創業開了一家公司之後,發現越來越多的職場小白了。然而我說的職場小白,不是職場新手,而是聽話、肯幹,但是一直沒有業績的員工。如果辭掉他們,我會有點心軟,雖然他們一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就是沒有業績 。

說實話,這樣的員工我還挺想要的。聽話上進,性格又好,再培養一下,總是有能勝任的位置的,多省心啊。

但這卻讓我覺得哪裡不對勁,一個員工跟了你那麼多年,請情況可、兢兢業業,又聽話又上進,但是卻一直沒有業績......難道不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管理能力嗎?

這讓我想到之前的一件事情。我的朋友圈有位創業者,某天,他在一個創業者社群裡提了一個問題:假設你有這樣的部下,跟了你非常久,任勞任怨,但工作表現一直平平,你會把他開除掉嗎?回答的創業者們的回答是非常堅決的:當然會。一個對團隊沒有貢獻的人,是不應該留在團隊裡。我想,這些態度如此堅決的創業者,會不會把產出看的太重,把對人的培養,看的太輕了?當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吐槽,但是人都需要有一個成長思維的。什麼是成長思維呢》簡而言之,每個人的能力都不是一個定量,它是可以不斷提升的。碰了壁,犯了錯,別人從中看到的是不適合,但我希望我看到我的員工是下次再做,一定能做的更好。但是,成長思維並不僅僅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如果一個人長期得不到提升,那只有兩種可能性:一、他自己不願意提升,二、沒有條件和環境讓他提升。一個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人,屬於前者的可能性顯然不大。其實,比起不斷僱傭人才來維持運轉的團隊,能夠不斷化腐朽為神奇、培養出一個個人才的團隊,顯然更偉大、也 更容易取的成功。這就是我一貫之的觀點:管理的核心,不是追求KPI,而是培養人。在這樣的團隊裡,是不會給“小白兔”留出空間的。如果不想讓自己成為職場中的“小白兔”,最關鍵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每一天,都比之前的一天有所進步。

我希望在職場中你不是管理者的那個“小白兔”,也希望你能夠思維不要永遠停留在某個層級,而是不斷尋找能夠優化、改進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