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台湾亦不回大陆,青帮大亨杜月笙在做什么打算

已经和平解放,为何杜先生不敢回大陆?今天为您说说

不去台湾亦不回大陆,青帮大亨杜月笙在做什么打算

杜月笙(1888年8月21日-1951年8月16日),原名月生,后因国学大师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典故出自“周礼太司乐疏”: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近代中国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以前我们看到的大多是被丑化了的杜月笙,笔者通过大量文史资料,试对杜月笙的凄凉晚年作一真实的披露,把他的是非功过,留给读者评说。

执意去香港,不想回大陆

不去台湾亦不回大陆,青帮大亨杜月笙在做什么打算

1951年8月16日下午,一场强台风带来的大雨停止了,再过一天就是杜月笙的63岁生日,而他却在这天去世了。死前他对女儿说:“我这一生是没有希望了,你还有。”

杜月笙于两年前离开上海来香港,1949年时,毛泽东曾希望他留在上海,蒋介石劝说他去台湾,但他都没选择。曾经在上海滩叱咤风云的杜月笙,这是为何呢?

1949年4月27日,上海春意盎然,正是“风吹新绿草芽青,雨湿轻黄柳条润”的景致。可是四周隐约传来的隆隆炮声,打破了寻春人的悠闲心境。国民党军队行色匆匆,一路扰民而去,明显暴露出兵败如山倒的恐慌气氛,这座远东最大工业城市,马上就要回到人民的手中了。这天夜里,上海滩一代大亨杜月笙黯然神伤的独包一艘荷兰轮船“宝树号”,携妻妾、子女、朋友和随从数十人,逃离上海,去香港避风。

不去台湾亦不回大陆,青帮大亨杜月笙在做什么打算

杜月笙到香港,租住坚尼地台18号底层。这是由他的一个门生替他租下的,仅三房一厅,比起上海华格臬路杜公馆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到港不久,杜月笙的哮喘病复发,大概是一路劳顿,受了风寒,加之心情不好所致。自此以后,他整日蜗居于此,几乎是足不出户,直至他病死为止,未曾挪过窝,就住在这三房一厅的狭小空间里。

中国“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他曾将在上海滩呼风唤雨,但在新中国成立后,杜月笙没有留在大陆,也没有去台湾,而是选择了香港,这其中有很多隐衷。

不去台湾亦不回大陆,青帮大亨杜月笙在做什么打算

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出入于红道、黑道,游刃于商界、政界,他是上海滩黑社会里最引人注目的猛汉,一生都是惊心动魄的传奇……

“我就是夜壶”

杜月笙晚年曾说:“蒋介石拿我当夜壶,用过了就塞到床底下。”这一形象比喻,既是这位大亨对蒋介石怨恨的发泄,又是失宠后凄楚处境的哀叹。抗战后,杜月笙想趁蒋介石论功行赏的机会,捞个有影响的职位,他把目光定格在上海市市长,起码当个副市长。他把这一想法透给了“军统局长”戴笠,由戴笠转达给蒋介石。

不去台湾亦不回大陆,青帮大亨杜月笙在做什么打算

1945年8月底,杜月笙回到上海。始料不及,走到半路,传来消息,蒋介石已任命钱大钧为上海市市长、吴绍澍为副市长,负责接收上海全权。

令杜月笙沮丧的事还在后头:火车快到上海时,门徒上车报告,市政府已通知取消原定的欢迎仪式,连本已搭起的牌楼也已拆除,北火车站还贴出了“杜月笙是黑势力的代表”、“打倒杜月笙”等标语。杜月笙为避免难堪,临时改在上海西站下车。靠站时,竟没有一个要员迎接。

蒋介石即将败退台湾时要求杜月笙也去台湾,但杜月笙拒绝了。大陆新政府也想留住杜月笙,但他也是拒绝了,最后只能既不去台湾,也不留在大陆,一个人在香港度过余下的两年。或许是因为蒋介石对他太坏,所以不愿意去,或许他曾协助蒋介石迫害过共产党员,杀过汪寿华,所以也不敢留在大陆。

不去台湾亦不回大陆,青帮大亨杜月笙在做什么打算

但无论如何,对于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是不能抹掉的。陆定一就曾说过:“在中华民族存亡继绝的严重关头,杜月笙以民族大义为重奋起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是难能可贵的。从整体上看,杜月笙对上海乃至全国的抗战是功大于过有所贡献的,不宜因存在着某些阴暗面和消极面,面对这一时期的杜月笙加以全盘否定。

神秘的“红帖子”

杜月笙的长孙杜顺安说,蒋介石早年尚未发迹时,曾经到上海由旁人引荐见过杜月笙,并且递过“红帖子”。“递红帖子”就是投门生帖子,要在帮内施行摆香堂的仪式。蒋介石曾经拜在杜月笙门下,成为其门生。论年纪,蒋介石还大杜月笙一岁,但杜月笙早在二十三岁就已经是青帮重要头领。

不去台湾亦不回大陆,青帮大亨杜月笙在做什么打算

杜顺安的父亲,即杜月笙的长子杜维藩曾亲口跟他说:“我们家有蒋介石的红帖子。”所谓“红帖子”,就是一张上面写着投入门生的姓名、父母亲的名字和本人生辰八字的红纸,帖子上并以毛笔正楷工整写着:“弟子某某某认某某人为师”。父亲告诉杜顺安,蒋介石递的“红帖子”上,名字清清楚楚写着“蒋志清”三个字,蒋志清是蒋介石上学以后用的名字。

抗战时,杜月笙离开上海,把这纸蒋介石以蒋志清之名写的“红帖子”留在家里的一个保险箱里,由一位账房负责保管。等到抗战胜利回上海打开一看,才发觉什么都没有短少,唯独那张“红帖子”不见了,这件事确实离奇诡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