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带领20人起家,20年后手下40万人,肯向下级“负荆请罪”

人们都说成功有时候和家庭环境有关,但是对于某些牛人来说,这些都不是制约因素,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民国时期有这样一个牛人,他的名字叫张作霖,相信很多人都熟悉,他的发家史和故事,大家不一定熟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此人带领20人起家,20年后手下40万人,肯向下级“负荆请罪”

为什么他能在短短时间之内,有这样的成就,时势造就英雄,这只是一方面,其实更多是因为他本人有着常人没有的胆魄和谋略。

别看张作霖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在他的思想中,读书人是一定要尊敬的,而且他很会重用有才之人。杨宇霆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后边的“杨常事件”,招致杀身之祸,这只能表明,不管你多么有才,一定不可以恃才自傲,否则后果很难想象。

还是回归到张作霖的发家历程中,他本人从20人的“保险队”起家,当时时局动荡,他接受了清廷的招安,从营长到师长,鼎盛时期他手下的兵力达到了40多万,他仅仅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在当时他成为了真正的“东北王”。

张作霖从小受尽了折磨,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饱饭,10岁开始,他就亡命江湖。他的人生也是具有两面性的,爆发内战,直奉战争中,死伤了很多士兵,这是他的错误决定。然而他也能大兴教育,在关键时刻站稳自己的脚跟,坚决不与日本人妥协。从这一点来看,他的举动让国人称赞。

少年时期的张作霖经历了很多,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个年纪本来是有家庭庇护的,然而对于张作霖来说,他只有自强自立,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他上街卖过包子,学过木匠手艺,打过零工,扛过麻袋。

此人带领20人起家,20年后手下40万人,肯向下级“负荆请罪”

张作霖的内心充满了斗志,他不甘心平庸的度过一辈子。后来在大车店里当伙计的时候,他碰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人物,对他帮助很大,这就是冯德麟。正是这个他口中的大哥,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他很多。

张作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虽然后来和冯德麟发生了一点矛盾,但是张作霖一直以来对自己曾经的老大哥非常宽容。这也是成大事者必有的胸怀。

此民国牛人从绿林起家,达到巅峰时期,创造了东北将近20年的辉煌时期,他的领兵之道也是很多人非常敬佩的。曾经手下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颜应道。这两个人之间还发生过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

当时张作霖手下的一个大兵,因为丢了饷银不能按时给家里寄回去,心中非常难过。于是上街点了几道菜还有酒,吃饱喝足后他要走人,掌柜的过来要他结账,但是他哪里有钱结账,掌柜的上去就抓住了大兵的领口,要去向大帅诉苦,这时候大兵借着酒劲直接给了掌柜的一顿拳脚,这下掌柜更好告状了,他跑到大帅面前哭诉。

大帅见状大怒,下令要处决这个大兵,这一下兵营里炸锅了,军法处长颜应道了解情形后立即叫住行刑队,他跑到大帅面前说道:“此大兵没有饷银,吃喝无钱,虽然犯了错,但罪不至死,应该关其禁闭。”

此人带领20人起家,20年后手下40万人,肯向下级“负荆请罪”

这个时候,掌柜的开始大喊大叫,说军法处长袒护士兵。张大帅看到此状,大吼道:“执行死刑!”颜应道更是提高音量说:“没有军法处的死刑令,谁敢杀人!”行刑队很是为难,不知道该听谁的。

张大帅指着颜应道的鼻梁说:“你是大帅,还是我是大帅,你命令都不听了吗?”颜应道叫道:“你是大帅不错,谁也没跟你抢大帅职位,听谁的?听有序的军法审判,才能服人!”张大帅又说:“听个屁,你愿意干就干,不愿干滚蛋!”

谁知道颜处长仰天叹一声,果真拂袖而去。张大帅后来在张学良的劝说下冷静了下来,他这才把那个大兵暂时收监。后来他了解到颜应道在几年任期内奉公守法,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于是他找到自己的儿子张学良,让其前去颜伯伯家负荆请罪。第二天,颜应道也检讨了自己的顶撞有错,张作霖哈哈一笑,抱住颜应道说道:“不对的是我,军法处交给你,我放心。”后来这段往事也成为了一段佳话,流传开来。张作霖的带兵之道,也让很多人学习和效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