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么意思?

玄妙的博弈


今天看到很多人还在解读《道德经》,到今天人类的科学认知,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些哲学理论已完成其历史史命,东西方现在处于相同的理论起跑线上,谁将引领未来,看谁能正确运用新的哲学理论把自已武装起来。我们现在大方向上己占到先机,要做的事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让社会主义道德观深入人心,并形成全民的自觉行动!西方人如果不能顺势改变,并跟上这种发展方向,便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也许还会出现新旧文明的对决,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


平淡7912016638685


“道,可道”中的第一个“道”字,基本没有异议,是指大道,指天地间终极的规律。

而第二个“道”字,有许多说法。在这里特别指出,南怀瑾在解释这个字时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南怀瑾认为,这个“道”字不应该解释成“说”,他的理由是把说话或话说用“道”字来代表,是唐宋之间的口头语。唐宋之前没有这样的书面习惯。

他这个观点是很容易反驳的。我们只要稍作回忆就可以发现更早的书面证据。

如:万户侯岂足道哉!——汉·司马迁《

史记

·李将军列传》

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再往前,还有更早的: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宫中的话,不可说出来)」——

显然,第二个“道”字是可以当成“说”来解释的。

所以,“道,可道”目前根据第二个“道”字的不同含义,有几种比较常见的说法:

1、大道,是可以言说的。

2、大道,是可以遵循的。“道”作行解释。

3、大道,是可以达到的。“道”通“到”。

而“非常道”这句,也写作“非恒道”,可见“常”和“恒”字同义,是指“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恒久的”。如果解释成“寻常的,常见的”,就有些偏颇了。

整句的意思大概是说,大道是可以言说(或遵循,或达到)的,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处于运动和变化中的,并不是静止的。这点从《道德经》的后文,“有无相生,高下相形”,也可以得到对照和印证。

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二个“道”字是遵循的意思。


东土大唐三俗和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看似十分简单的十二个字实际上却包含了天地运行的哲理。

对于你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试着做一些简单的解读。

对于这句话的意思一直众说纷纭,但是很多人都偏向一种说法:如果“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话,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道”。

“名”如果也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那它也不是真正的“名”。

从一开始,老子所讲述的道就不是语言能够表述的。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思维与感觉的不同,想要统一理解这句话又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

人类所理解的“道”不过是对“恒道”这个概念的有限理解,完全不是“道”本身。

而“名可名,非常名”又把世间万物分到了两种状态下。

在意识范围内,人的意识分为有意意识和无意意识,有名和无名又和这类似。

“有名”就是可以言说的那部分,客观并且形象,就像林间走兽,花鸟鱼虫,这些都是我们能直接感触到的。

而“无名”更像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就比如我们常说的“气场”或者是“气质”。

它们无形无相,我们没有办法直接感知,甚至无法用思维理解。

把这个概念放在空间哲学里,就如同我们三维的脑部结构无法感知四维的空间,但是四维空间在理论上又是一定存在的。

道家学说中经常强调无和有,实际上无和有也存在于“道”和“名”之间。而它们也不是具体的某种事物,而是一种关系。

“有”与“无”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彼此相互激发,转换同时又和谐并存。

在那个没有句读的时代,或许标点符号的位置也不符合老子最初的意思。

就连“名可名,非恒名”这句原话也因为要避帝王的名讳在汉代被改为“名可名,非常名。”如果放在现代,我们把它断成“道可,道非,常道”也无何不可。

对于一件事,有说对的,有说不对的,这本是世间常态。

对于这句玄而又玄的话,解读早已无关对错,而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如何评判。

看了很多种解读方式,其实说的都是别人的,自己真正怎样理解才是最要紧的。


有书共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可以说是《道德经》这本书的总纲,这也是最难理解的地方。“道可道”这里的两个“道”意义不同,前一个道是指万事万物的本源,说的是空无的境界。后一个道是个“通假字”,是达到的到,追求到的到,是“到”的通假字。这句话的意思是,空无是无法追求到的,凡是追求到的,甚至是说出来的都不是真正的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的两个“名”含义也不相同。前一个是指道之名,也就是道之理,后一个“名”是“明”的通假字,是明白的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能够讲明白的道理都不是真正的道理。


东方俊侠74412004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的含义:1、构成世界的本体。2、创造宇宙的原动力。3、促使万物运转的规律。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道是一切存在,一切规律
但如果讲解表达出来
也就不再是恒常存在的真正意义上的道了,
凡是表达出来的
都存在片面性和不确定性
被人们认知的宇宙万物,
都有它们各自发展变化的规律
人们把自己掌握和摸索的规律阐述表达出来
这就是名
但是能够被表达出了的规律
往往就成了表面上的存在
并不能解释事物最根本的状态

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提出并强调道的意义。那么道究竟在哪里,怎样才算得道呢
道是一切,道是大千世界,适用于所有人,适用于所有现象,当然包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疑惑和烦恼
道不是固定的,不是静止的,不是单一的,也是解释不完全的,学习道德经的目的就是悟道
当然,这绝不是让大家去做道士,学道才可以得道,得道也并不能成仙。
学道只是叫这么个名,其实就是一种自我修养,自我提升
道,你可以理解成一种客观的本质和规律,道无穷大,也无限小,说它大,因为生成宇宙万物,说到小,因为它是物质的基本组成,道不是在书本上,不是在卧室里,道就在滚滚红尘,就在纷纷扰扰之中,只要是正常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如意的情况,今天来解读道德经,就是提出应对各种麻烦的方法思路,如果仅仅是对道德经做出教科书式的解释,那是毫无意义的。

经典国学


我来说说个人的理解。

这句话中的第一“道”,指的就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一般都能理解。第二个“道”就是语言表达。第三个“道”,意思和第一个一样。

天地万物运行,自然有一定的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我们又想表达出来,写出来,那只有文以载道了。但古人早就说过:言不尽意。我们这个语言是有局限性的,很难完全表达我们心中的意思。可我们又不能不说,所以只能尽力去表达,但是表达出来的意思毕竟不能完全符合“道”的规律。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

下一句就容易理解了,和上一句基本一样的道理。无论世间万物,还是个人,我们都不知道他们一开始的名字,我们为了方便,又都得起个名字,但这个名字并不是事物本身原有的名字。比如太阳、月亮,时间,空间到底是什么东西,从哪里来的?谁制造的?我们人真的没有搞清楚,只是我们人为给它们起了这个名字。所以说“名可名,非常名”

这就是我的简单理解,有不同意见可以在下面讨论留言。


一声佛号一声心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恒无欲,以观其眇;恒有欲,以观其所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恒道。(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始,女怀胎(胎儿在腹中,天地有“身孕”),天地之孕,天地之胎)

有名,万物之母。(子从母体出:有!万物之母,甲骨文字形,象亲有乳之形,乳子之形)


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


道,天之道;德,人之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则以为所谓天地万物之自然为“道”,而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为“德”。

对人而言,便是品德。宋明理学家把“德”称作是实行某种原则,有所得于心。

天地万物之自然为“道”,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为“德”。

自然之道,道,万物本来存在;德,万物认识所得!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道是自然规律,是恒道,但对于人的认识而言,道是不断变化的,非恒道。

“道”以“名”现,“名”生“无名”,“无名” ,生“有名”,无中生有,而有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有,万物之母。无有,有无,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认识的变化,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及概念会不断更正与变化,如:从地心学到日心学再到新的宇宙观,认识是不断在变化,无有与有无,否定之否定。所有名,可名,但非恒名,这样思维去理解道的发展规律


我是汉字谷主,【专注说文解字、识字启蒙、K12语文教育、海外汉语等汉字产业,古汀汉字谷 独创的《人字学习体系》

(人字学习法、快速识字训练、汉字国学、古诗文理解等)】汉字创新思维课程让孩子识字、懂字、用字并理解国学经典!欢迎关注交流!


汉字谷主


简单的说:道 即:天地万物从无到有由始至终全过程的简喻。可道 即:可说,可以相对论说。常 即:恒定不变。非常 即:非恒定不变。非常道 即: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名 即:名义。可名 即:可相应而说。非常名 即:不是一成不变的赋名和恒定不变的定义。也就是说赋予的名义是会随万物的演绎过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无名天地之始 即:不可见,说不清,无以为名的,是先天地而存在的,也是天地生发演变的根本初始。有名万物之母 即:能观随变化并赋予名义阐释的,是孕育万物的开始。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即:因此,在静观中保持无为无念无主观驱使,就可以观察天地万物于最初窈冥恍惚中生发的微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即:保持关注观随万物微妙生发的过程,就可以知其演变的效果。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即:这两种说法都是同在无为静观中的观察,不同观察效果的名义。同谓之玄 即:同样都是微妙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即:无限微妙中的微妙,就是万物变化的开始。


通俗的说:道是指天地万物演变由始至终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是可见可以相对诠释理论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所有事物的演绎变化的过程,都是在不间断的微变渐变的过程中,不断的持续发生变化的。任何事物由始至终的演变过程,都可赋予一定的名义给于解释。所赋名义的内涵,也非恒定不变的。任何事物由始至终的演变过程,其相应的现象与实质,也都在不断的演绎中发生变化。故所赋名义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如老子所观天地始于混沌一气,于窈冥恍惚中见成象成物。是谓天地之初的天之道。而人生之初及至老终的过程,即谓人之道。其全过程都可赋予名义相对予以说明,但那是持续不断的成长变化过程,不是恒定不变的。人生之道,就是由胚胎孕育直至出生,到不断成长直至走向衰老死亡,并随之产生不同名相意义的过程。决非是一成不变的!)不可见,无法赋予名义而说的是生化天地的原始之初。可见可赋予名义而演义的,就是可见形态演绎的万物之始了。因此,保持无为无念无主观驱使的静观,就可直观万物之初的微妙生发。保持关注,观随其微妙生发之初的演绎变化,就可知其演变的趋向和结果。这是同一个静定止观状态下的不同观察效果。同样都是极致微妙的演绎。这无限微妙中的微妙,就是万物生化演变的开始。


我乃天空


题主的问题很有意义。

先说答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

(那些不合天道的)人之道是可以言说、可以描述、可以执用的,他们不是永恒的大道;

(那些人为对“道”所命之)名,对“道”进行识别和描述,都不是常名,不是永恒的无名,不是永恒的大道之象。

为什么选用字是“道”?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有一个东西,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存在了。它虚极静极,亘古不变,永恒的运行着,永远也不会有损耗,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无穷造化,都是它孕育而来的。我不知道它是如何称呼的,就用道作为它的字,如果一定要描述它,我也只能给它一个“大”之名。

道,万物之宗,伦理之宗,造化之宗。

为什么要用“道”这个字来指代那个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存在的东西呢?

因为一切的一切,归根溯源,最后都可以回到“道”,所以,“道”有时候也与“一"互称。

如“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白云先生《老子之道》初版中这样解释: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只有一个方向的路,叫做道。

《说文》:道,从辵(chuò)从首。从辵首。乍行乍止也。首者,行所达也。道者人所行。

道的本意,就是指道路。老子用形而下的路,引申为形而上的道理,有两个原因:

一,道只有一个方向,没有分叉。

二,道字,有一个走走停停又不停的四下张望的行路人在赶路的意象。

用"道“这个没有分叉的路,来指引那些走走停停不停张望的赶路人,则会使得他们不会因为岔路口太多而迷失方向。

对于一个赶路人来说,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

华夏文明起源

《道德经》是一本记载了三皇之道的典籍,什么是三皇之道?

这就要从华夏正统文化的起源说起。

《颠覆与革命:21世纪的全球文化新浪潮》一文中提及:

我们华夏民族的起源,在很久很久以前。

《商君书·画策》:“昔者,昊英之世,以伐木杀兽,人民少而木兽多。”

几十万年前的地球,因为气温比较高,大气含氧量也比较高,雨水也充足,所以植被十分茂盛。过于茂盛的植被,造成了树多,野兽也多。人类面临着被猛兽捕杀灭绝的危险。

伏羲之前,华夏人,也是和其他民族一样的游牧民族。

《庄子·盗跖》曰:“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这时候,有巢氏教会天下人民筑巢而居,从而幸存了下来。那些没掌握筑巢技术的化外之民,便被猛兽吃光了。有巢氏是华夏民族的第一个开天之皇。

筑巢而居,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因为居所固定,迁徙不方便,需要囤积大量的食物。那时候人类以狩猎为生,囤积的肉食,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保证新鲜。以前人类如同动物,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一直都可以保证吃到新鲜食物。筑巢而居之后,新鲜食物就无法得到保证。

怎么办呢,这难不倒睿智的华夏祖先。华夏民族的第二个开天之皇燧人氏应运而出,教天下人民使用火。火的使用,给不新鲜的食物去腐去臭,食物得以长久保存。同时期,没有学会用火的民族和部落,多数都因为吃了腐败的食物,导致食物中毒而灭绝。

随着地球气温的下降,茂盛的原始森林生态开始退化同时,因为人口的增加导致对食物的需求增加,狩猎过度,导致了猎物供给的减少。原本靠狩猎怎么吃也吃不完的小动物们,变的越来越少。人类面临着食物短缺的问题。本来吃肉的人类,不得不转型为吃草,经济生态,也从狩猎转向采集。

定居,用火,采集,人类的社会性和组织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原本,人类像动物那样,依循天地设定好的默认程序生存。而现在,定居的文明人类需要一套可以理解和应用的法则,以支撑社会的运转。完成这样工作的,是华夏民族的第三位开天之皇伏羲氏。

那么,伏羲是如何掌握了天地运行的规律,把华夏人从洪荒中拉出来,得以从一堆民族中脱颖而出的呢?这就是自伏羲而来的象数思维。

从道易思维到象数思维

宇宙的物质来源,结构设计来源,动力系统的推动力来源,从根本上,他们都来自于道。

《庄子·外篇·在宥》:“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宇宙自始至终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宇宙起源于一。

如果我们把宇宙整体,当做一个生命的话,那么道就是生命之源,易就是生命之机。

这就是道易的思维。

抬头看星空,会发现日月相推,斗转星移。近观看大地,会发现万物芸芸,竞发演化。这是一个变易的世界,它构成了我们所能看到的天地间的“万象”。

正是因为生生不息的变易,所以宇宙间就有了万象。

宇宙间的万物,都在变易中,互相连接、转化和循环。理解了这种永恒的变易,才能不会在变化莫测的世界中,感到应接不暇,眼花缭乱。

变换莫测的万物,所呈现出来的万象,它们是不是有迹可察,有章可循呢?答案是有的。

从现象中把这些变易的规律找出来,抽象而成数,道易的思维就这样演化出象数思维。

伏羲的河图洛书、伏羲八卦就是这样的象数思维。

伏羲观天

伏羲通过圭表测影,以矩尺为基本测量工具,利用勾股定理和重差法,算出来了周天数,也就是一年有365.25天。

在周天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算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四个极值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定下四时。

四时定,就有了四季。有了静态的四时模型,可是天地是不停的运行的,四时模型并不足以解释天地周而复始运行的现象。为了解决新问题,还得进一步进行推演和计算。

于是伏羲把天地相合,分成三个过程,生,交,成。

用一、三、二、四来标识天地阴阳二气生发的过程。

阴阳生发之后,要天地阴阳互相交午,这是交的过程。天地交合之后,才能化成。天一交五,成地六。天三交五,成地八。地二交五成天七;地四交五成天九。天五交五,成地十,十复归于天一,进入下一年阴阳二气的循环,周而复始。

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字,把天地运动的象数模型,完美的建立了起来。用图形来表示,这就是河图。

有了河图象数模型,解释了天地周而复始的运动,观象授时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为了对农业生产进行更精准而具体的指导,还需要对河图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推算,把河图细化。

每一个季节一分为二算出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就是洛书模型。

再以八个极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根据,把周天分为八等份,这便是八卦模型。伏羲八卦,每一卦有三个爻,每一爻代表一个节气,那么八卦就可以概括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节气对于农耕生产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伏羲就是这样通过掌握了天地运行的规律,进而掌握了农时,驾驭了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使得华夏民族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养活更多的后代,于是华夏人开始了人口大爆炸。华夏人的人口绝对优势的源头,就在这里。

也正是在伏羲这里,华夏的文化从道易的思维起源,演化出易象思维,并且一脉相承的继承和流传了下来。

从“道”到《道德经》

伏羲以后,随着食物的充足,导致族群人口越来越多,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百姓不再天真朴素,圣王通天彻地、无为而治的社会治理思想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

到了黄帝的时期,发生了许多大事,其中之一就是,黄帝设计了一套以礼仪为核心的天下治理模式,这就是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华夏族由此而得名。

另一个划时代的文化大事件,那就是文字的发明。在黄帝以前,人们用符号标记万物所成的象。到了黄帝时期,万事万物愈加复杂,符号进一步演变,终于形成了文。文字就出现了,以文字承载大道,教化百姓,便有了化。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就出现了。

华夏之所以被称之为华夏,就是自黄帝之后。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开天之圣人开天而得道,黄帝之道,师从开天圣人,尧舜之道,师从黄帝,周公之道,师从尧舜。孔子之道,师从周公。这是儒家的这一条线。

伏羲,三皇五帝,到老子,这是道家的这一条线。

中国的学问,自始至终,只有一个“道”。

“道”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从伏羲到黄帝,到尧舜,到周公,到老子孔子,到秦皇汉武,“道”都是用来治国平天下的。

“道”的文化世系,总源头上出自伏羲。到了周朝,老子总结了之前的三皇之道,写出了一本《道德经》,算是对从伏羲至周三皇之学的集大成。

这就是《道德经》的由来。

《道德经》里的三种“道”

据白云先生的《老子之道》记载:

在《道德经》中,“道”在不同语境中有三重含义:

1、至道:常道,万物的根源,宇宙的第一因。

如:“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2、天道:天地万物被常道所生之后,表现出来的自然常理,就是天道。

如:“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3、人道:人为设立的各种“道”,其中有符合天道的人道,也有不合天道的人道。

那些不合天道的人道,是伪道,根本上是与道相背的。

另外,道在《道德经》中还有言说、表述的意思,就不和上述三重重要的含义并列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题主所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

第一个“道”是那些不合天道的人之道。

第二个“道”是言说、表述的意思。

第三个“常道”就是至道的意思。

第一个“名”是那些不合自然的人为的命名。

第二个“名”是命名,以差异来识别和表述事物的意思。

第三个“常名”指的是“道”之常名,“道”自然之名。

常道,不可言说,不可描述,不可执用,常名,永恒的大道之象。


平凡2850


《老子》开篇即云:道可道,非常道。白居易写诗反驳,说既然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永恒的道,那么老子“缘何自著五千文”?那么,永恒的道到底可不可道呢?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读书,学的是陶渊明,即“不求甚解”,只求“偶有所得”。对于这里面“玄之又玄”的“道”、“名”、“有”、“无”,我是搞不清楚的,不过,我对“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句很感兴趣。可以说出来的,不是永恒的道,为什么,永恒的道是说不出来的呢?我的感悟是,人的语言是有局限的。

郑玄注《老子》说:“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

可以说出来的道,只是我们对道的描述,不是道的本体。比如我们画一颗树,只能说我们画出来的东西像不像那颗树,不能说我们画出来的东西就是那颗树。

又比如某人叫张三,我们不能说“张三”就是那个人,“张三”只是一个代号,如果还有另一人人也叫张三,那么,“张三”也可以指另一个人。如果用数学式子来表示,那就是张三与某人不相等。可是,问题在于,我们在描述某一个人时,并不能通过语言把“某人”给表达出来,而只有用他的代号(名字)来表示他。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想一想,我们向别人表达的时候所要经历的过程,首先要在我们大脑中形成认识,这种认识通常是有偏差的(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这是第一重偏差;再次,我们要组织语言把我们的思想表达出来,可是,语言很难百分之百表达我们所想的东西,我相信有很多朋友有这样的感觉,经常会感觉得自己语言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第三重偏差;其次,接收你表达的内容进行处理,这又造成了第三重偏差。一次思想的交流要经过三重偏差,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感叹知音难觅。

自由主义理论里,经常说真理越辩越明,可是,看看中国的网民,就知道这句话的错误有多大了。如果是心平气和的交流,还有可能取得一定的共识,要是语言中带点情绪,大家还是比武定胜负吧!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以,我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能寻觅到一两个可以交流的朋友,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必须要说明的是,我的感悟不是学术思考,常常脱离文本,且只攻一点,不及其余,若要问我是否明白老子的真意,那就真是为难我了。

答者:谢小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