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儿童医院成功完成西部地区首例经房间隔穿刺

华龙网6月20日15时30分讯(记者 林楠 通讯员 刘嘉)“六一”儿童节前夕,十三岁女孩小诺因一个月来反复突然心跳增快到每分钟200次并时常伴随着头晕、乏力、大汗淋漓及恶心呕吐等身体不适而困扰,起初偶尔发作一次,近一周间隔一天就发作,两天前已难以缓解,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救治。昨(19)日,该院心血管内科对小诺成功实施在CARTO三维标测下行射频消融术,成为西部地区首例经房间隔穿刺手术。

小诺的心电图检查显示为房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显示其心脏异常增大,心脏功能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发生急剧下降,心力衰竭导致小诺的日常生活受到明显影响。

由于小诺在当地医院已通过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甚至还运用了电复律(一种利用电流刺激心脏使其恢复正常跳动频率的方法)。心血管内科主任易岂建教授在了解到小诺的病情后,立即组织全科医务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考虑造成小诺心力衰竭的根本原因是反复发生的心律失常,属于难治性房性心动过速,吕铁伟教授提出对于此类心律失常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在CARTO三维标测下行射频消融术。

易岂建主任认为,虽然目前在CARTO三维标测下行射频消融术尚为新技术,但心血管内科已具备一定的治疗经验,可行度高。于是带领介入治疗团队立即为小诺制定治疗计划。在仔细研究小诺的心电图后发现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位于心脏左心房的心耳,那么就意味着小诺的这次手术除需要特殊的CARTO三维标测设备,还需要一条特殊的手术通道。如果利用人体正常的血管通道进入小诺心脏左心房的心耳,射频消融所使用的导管会在心脏里不同方向弯曲至少两次,而导管的柔韧性达不到这样的弯曲度,并且在这条人体心脏血管通道上有两个对心脏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结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一旦术中受到损伤心脏功能将受到永久影响,反而得不偿失。

通过积极的讨论分析,对射频消融治疗有着丰富经验的吕铁伟教授大胆的提出患儿十三岁心脏肌肉发育程度已接近成人心脏,可以尝试运用成人射频消融技术经房间隔穿刺建立通道,利用消融导管的弯曲度可以从右心房直接进入左心房的心耳进行射频消融,而这条手术通路上没有重要的心脏瓣膜结构,待患儿心律失常治疗完成后再利用已经非常成熟的心血管介入封堵技术将这个穿刺口修复。

确定治疗方案后心血管内科携手放射科、麻醉科,于6月19日在介入导管室,由吕铁伟教授主刀实施经房间隔穿刺,在CARTO三维标测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诺的难治性房性心动过速。

吕铁伟教授先利用房间隔穿刺针行房间隔穿刺“打孔”并造影,提示“打孔”成功,再小心翼翼的将消融导管通过房间隔“打孔”处伸入左心房的心耳,运用CARTO三维标测仔细寻找异位起搏点。历时四小时不间断的标测及对比精准确认消融靶点,最终仅仅耗时1秒,小诺不断发作的异常心跳立即恢复正常。

术后清醒过来的小诺第一句话就是:现在心里好舒畅!而脱下几十斤重的防护铅服的吕铁伟教授及团队助手们的手术服早已被汗水浸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