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朋友最想知道的,玉米追肥、基肥、种肥使用时间和数量详解!

现在正是玉米生长旺盛的时期,也是玉米需要营养最关键的时期,米麦通过以往的一些数据和一些种植经验,整理了一下,把这些有关玉米具体施肥的详细解说整理成一篇,这样有助于农民朋友阅读和参考,本内容详细介绍了玉米施肥的原则、玉米的基肥使用、玉米种肥的使用、玉米种肥使用的数量和种类以及介绍了玉米根据叶龄进行追肥的时间和数量,如果本内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农民朋友进行指正,可以在后面的文章中改进,在这感谢大家的支持!

农民朋友最想知道的,玉米追肥、基肥、种肥使用时间和数量详解!

玉米施肥的性质

为了获得更高的施肥效果,取得玉米更高的产量,农民朋友应该掌握"供应充足、营养平衡、施用合理 、因事制宜"的原则,供应充足才能满足玉米植株对营养的需要,使其充分发挥增产的潜力;营养平衡,是根据玉米的的需要,各种元素均应具备,不但氮、磷、钾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其它玉米需要的微量元素也是不能缺少,而且各种元素都应有其适当的使用比例,这样能够保证玉米的生理代谢的平衡,同时也可以避免某种肥料的浪费;使用合理是指施肥的种类、数量、时期和方法,符合玉米的需要规律和肥料的性质特点,让肥料发挥最大的效能,并能协调好苗、株、穗、粒的源流库的关系,达到扩源、畅流、库实。扩大营养来源,保证养份代谢,保证养份畅通无阻,源源流入籽粒内,使籽粒干物质积累充实;因事制宜包括因地、因品种、因具体问题制宜几个方面,因地制宜是指因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生产条件、种植密度的不同,如春播区域、夏播区域等这几方面的不同,还有不同地块的土质、肥力、水分状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品种制宜,是指不同品种的特征特性,应该不同对待。如大穗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可以多施肥,抗倒行差的品种则是控制氮肥的使用数量,还有可能能会发生其它一些具体问题,也应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农民朋友最想知道的,玉米追肥、基肥、种肥使用时间和数量详解!

如何更好的选择性使用玉米基肥

基肥最好使用有机肥,营养相对平衡,肥效持久还有改善土壤理化的作用,这个建议使用,因为成本比较低。现在几乎都是忽视基肥的使用,但是为了追求高产,应该尽量多施,每亩可以施用5000公斤为好,最低不能少于2000公斤,很均匀的散步在地面,然后采用机翻。这种方法肥料分布比较均匀,分解的好,对后期根系发育有利。

施用有基肥要注意,第一要腐熟,第二要撒施均匀,第三加入农药杀灭清除害虫,还要注意在冬雪春雨的干旱地区不易过早的将肥料送入田间,以免风吹日晒、造成肥料过干,肥效减少。

农民朋友最想知道的,玉米追肥、基肥、种肥使用时间和数量详解!

农民朋友要知道的玉米种肥使用知识

玉米种肥有的地方也称呼为口肥,配合作为基肥的有机肥在播种前或播种时施入速效化肥做种肥,其作用是可以补充有机肥因分解慢前期营养供应的不足或作为有机肥数量不足的补充,同时也是协调土壤肥力和有机肥养肥比例的一种平衡技术,对保证幼苗发育,促壮苗,为幼穗的分化和平衡整个 生育期间的生理代谢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种肥主要施用氮肥、磷肥,有的还需要补施钾肥(会在后面详细介绍)。施用方法有的是在播前随基肥一同施入,也可以在播种时单独进行,不论采用什么方法,种和肥料均不能相接触,必须将种子和种肥隔开施用,以防造成肥料烧坏种子,影响种子发芽现象。种肥的施用的种类和每种元素的施用量根据土壤中的各种元素含量的高低、有无,以及有机肥的种类、质量、施用数量和玉米品种的需肥特点来决定。从总的土壤养份状况看,我国玉米产区,不论春播区还是夏播区,普遍表现缺磷少氮的现象。因此。氮肥和磷肥是种肥的使用重点,是不可缺少的,有些地区土壤中不缺少钾肥,在原则上可以不施用钾肥。玉米种植面积较大,连作情况是很经常的。而玉米对钾肥的需要又较其它禾谷类作物高,土壤中的钾肥的含量在一些土壤中往往表现不足,所以在有些地区需要采取增施钾肥的措施。

农民朋友最想知道的,玉米追肥、基肥、种肥使用时间和数量详解!

农民朋友最想知道的玉米种肥使用数量和种类

在玉米氮、磷、钾全面的需要的情况下,以施用多元复合肥最为理想,也可以施用玉米专用肥料,如不需要钾肥,则以施磷酸二铵氮磷复合肥为好。在施用复合肥而其中一元素尚感不足时,应该加补该元素的化肥。氮肥种类繁多,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等,应分别按其氮元素含量来计算肥料用量。尽量不要用尿素做种肥施用,因尿素中的缩二脲成分会对玉米的根系有抑制和毒害的作用,成分过高常会烧坏根系,甚至会烧坏种子,造成缺苗现象。如果想用尿素用作种肥,要严格控制用量,每亩最多不超过5千克。种肥的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反而会起到反效果,应该适量。用多元复合肥每亩15公斤左右,硫酸二胺10公斤左右,硝酸铵10公斤左右(氮肥选择一种),过磷酸钙40公斤左右,硫酸钾5公斤左右(钾肥也只选择一种)。现在一般多用玉米专用肥来进行玉米的施用,如果不进行一炮轰施肥,只用作种肥每亩施用30公斤左右。

农民朋友最想知道的,玉米追肥、基肥、种肥使用时间和数量详解!

追肥涉及的因素很多,得需要考虑考虑方方面面,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所以。决定追肥的种类、时间、数量、方法比较复杂,而采取的措施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必须掌握追肥的规律,主动采取科学追肥的合理措施,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高的产量收入。玉米的追肥对玉米的产量影响甚大,所以追肥不能等到缺肥在追肥,而是根据各方面的条件,是最适当的时候,以适宜的数量和方法进行施入所需的肥料,过去在各地提出一些概括性的结论如"大头肥""一炮轰""前轻后重""前重后轻"等做法与原则,均不无道理,但又均不具普遍性,只不过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可行的方法,要做到科学施肥应根据以下各项条件来决定。

农民朋友最想知道的,玉米追肥、基肥、种肥使用时间和数量详解!

1、根据玉米生长发育规律和需肥规律以及植株的生长状况而定,比如,要想穗大粒多,不能等到穗长出来再促,那是就已经晚了,因为雌穗小花分化期发育即与穗长有关,又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刻,保证这个发育时期所需的营养才能达到穗大粒多。从需肥规律来看,苗期植株小,生长慢,对营养需求少,如基肥或种肥充足则可以不追。但是应该注意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钾的吸收量较多,可达全生育期的6%,而氮仅占2%,磷仅占1%。所以苗期不能缺钾。拔节到开花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营养需要量大,又是给后期穗粒发育打基础的时期,所以必须追肥。至于追肥的种类、时期和数量则需根据其它条件而定。此外应该根据植株生长的弱、壮、旺状态以及叶色和植株所表现的特点,来考虑应该追还是控,该追那种含量的肥。如因涝使幼苗发黄,可以追肥一次,可以使玉米苗迅速恢复正常;又如发现叶片而且整株全部叶片发黄而是缺氮,如嫩叶发黄,从下部向上发展,夜间和叶缘呈灼烧状变黄则是缺钾,如植株茎叶发红或紫色则是缺磷,要根据植株的特征表现来进行该追何种元素的肥料。

农民朋友最想知道的,玉米追肥、基肥、种肥使用时间和数量详解!

2、根据气候与栽培生态条件而定,气候即对追肥有你直接影响又在与栽培管理的共同作用下,使玉米产生生态条件的变化。例如,降雨量大的年份或部分地区,氮肥的流失量会大,如遇到此情况可以加大氮肥的使用量,如果干旱氮肥使用过大,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由于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的不同,玉米春播和夏播在吸肥规律上也是不同的,夏玉米对营养的吸收要比春玉米营养的吸收加快要更早。所以夏玉米追肥的时间应该要早,而且重点要放在前期,以满足孕穗期吸肥高峰的需要。

3、根据土壤质地和水分、养分状态决定,如是沙质土,保水保肥性差,不宜一次施用量太多,尤其是前期,这样的情况应该增加追肥次数减少每次的用量。如果在保肥性好的地块可以减少追肥次数。根据土养分状况,是决定追肥种类和数量的依据之一。4、根据基肥或种肥施用与否及施用的数量而定,如果基肥或种肥已经施过而且很充足,在幼苗的时候需肥量又少,可以晚追肥,如果没有施基肥或种肥,则应该再追肥进行补充,在夏播区,因上茬收、下茬种的时间很紧张,施肥只用种肥,所以应该在追肥时间上提前。

农民朋友最想知道的,玉米追肥、基肥、种肥使用时间和数量详解!

根据肥料性质而定

不同肥料的成分、有效元素的含量、化肥的分解速度、吸附性与挥发性各有不同。玉米专用肥,具有与玉米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是较为理想的。多元复合肥中的氮、磷、钾均具备,磷酸二铵则是氮磷成分,其它则是单一成分性质的肥料。同一类肥料的有效化肥元素含量也是各不相同,氮肥中的尿素氮元素含量为46%,硫铵为21%,碳铵仅为12%-17%,硫酸钾中的钾元素含量为50%,氯化钾为60%,硼酸中硼到含量为17%-18%左右。从特殊性来说,过磷酸钙分解慢,往往当年不能全部利用,残留量较高;硝酸铵吸附性较弱,比较容易流失,碳酸氢铵发挥性强,使用不当,肥效会有损失。所以在追肥时要根据上述不同的性质,恰当的按追肥对象决定追肥种类、时期、方法。

追肥的时期与数量

从以上几篇文章中的玉米各项原则看,对于玉米追肥时期、数量的确定似乎是莫衷一是,其实不然,这里面应该明确中心,分清主次,具体安排。其中玉米品种的生育规律、需肥规律与特点是确定追肥措施的中心,一切条件要围绕这一点来定,科学合理的做法是依据品种的生长发育与需肥=规律,按照叶龄指数确定分期追肥指标,然后在依基肥或种肥的施用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并且要参考气候和土壤具体条件最后决定适宜的追肥时期与数量,如有特殊情况,在做其他处理。数量我决定还应本着高效、安全和成本降低的原则进行。科学运用叶龄指数追肥(叶龄指数%=当时已出叶数/主茎总叶数×100)既符合玉米对营养的需求规律,有利于发挥肥料的最大效应,而且还便于操作。

农民朋友最想知道的,玉米追肥、基肥、种肥使用时间和数量详解!

玉米要想获得最高产量,首先要创造健壮的营养体,以扩大营养源,并建立畅通的养分供应渠道,形成最大的营养储藏库。所以必须要让茎叶生长良好、幼穗分化、发育充分。我们根据这一要求,当叶龄指数达到30%-40%时,是营养体生长和为幼穗分化打基础的适宜时机;叶龄指数在60%-65%时,是关系穗粒发育,决定穗长和粒数的关键时刻,是追肥的重点时期。追肥以这两次为基础,参考基肥或种肥的使用情况,土壤的性质与肥力或植株的生育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基肥或种肥施用量不足时,而土壤保肥性良好时。

农民朋友最想知道的,玉米追肥、基肥、种肥使用时间和数量详解!

第一次应早施重施,即叶龄指数在30%时,施入总追肥量的60%,叶龄指数在达到60%-65%时再施40%。当基肥或种肥施用充足时,第一次追肥量可以适当减少,时间也可适当延后至叶龄指数达到40%时,施入追肥量的30%-40%,把追肥重点放在叶龄指数达到60%-65%的时候施入60%-70%。肥料的使用量本着经济、高效、安全的原则来进行,应该适量,不能缺也不宜过多。氮肥过多,会造成植株陡长,状似繁茂,实际是因细胞增大,水分含量高造成的茎叶体积加大,反而会降低抗病性和抗倒性,在遇到高温高湿的条件会发病重,遭遇大风大雨很容易倒伏。后期氮肥过多,又会造成代谢不协调,影响物质向籽粒中运转与积累,很有可能造成玉米空秆的现象,同时会延长玉米的收获期,对玉米的成熟和促籽粒迅速脱水是十分不利的。如果仅氮肥多,而磷、钾比例小,会造成氮肥的浪费,种植成本加大,经济效益降低。在追肥中,施用尿素以每亩不超过30公斤为宜,施用碳酸氢铵以100公斤左右为宜,施用硝酸铵以35公斤为宜,硫酸铵以40公斤左右为宜(施用硫酸铵有土壤板结尽量不要用),施用玉米专用肥每亩以40公斤为宜。追肥的时候应该深施盖土,以防肥料流失和肥料挥发外,还要注意肥料不要施在植株中心点太近的位置,因为根系呈伞形下伸,吸收养分又都靠较远处新生根上的根毛,如靠近中心与根系直接接触的可能性加大,很容易造成烧根现象。一般施肥靠近植株10厘米左右,比较合适,这样更有利于根部的吸收。

农民朋友最想知道的,玉米追肥、基肥、种肥使用时间和数量详解!

以上属于经验交流,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根据当地的施肥经验来进行,因为种植的品种和各区域土地的肥力不一,故而施肥的方法和数量也是不一的,在我国目前农民种植的玉米情况来看,以上所说的内容,农民朋友很难这样操作,一来碍于目前的粮食价格低廉,农民朋友不愿意在这么高的温度之下这样繁琐的操作,因为玉米不赚钱;二来现在农民被朋友大多是采用一炮轰的模式来进行,意思就是采用控释肥,一次施入,再也不用施肥,这样的方法,当然产量肯定是受影响的,这样的施肥产量会保持在500公斤的数值上。如果农民朋友喜欢可以点击关注,分享更多三农信息,了解更多农产品以及农作物新品种的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