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九千歲魏忠賢不死,明朝至少還可以穩坐30年」。對此你怎麼看?

欽差大人李衛


這種說法明顯是經不起推敲的,是很多人出於對東林黨的厭惡轉而去吹捧其對手的產物。

首先,按照大多數史學家比較認可的觀點,即明亡始於萬曆。比如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認為萬曆十五年是明朝一個重要的分水嶺,而明清史專家孟森先生《明史講義》也認為明亡始於萬曆。



前人學者的總結,明亡於萬曆的幾個原因第一是萬曆的怠政,造成整個國家機器出現了嚴重的混亂,第二原因從萬曆四十七年開始的三餉加派,加劇了土地兼併和農民的負擔,為明末農民起義種下了種子,第三就是薩爾滸之戰的潰敗,滿清的崛起最終成為明朝最大的邊患。

除此之外,明末的氣候變化等其他原因共同構成了明朝滅亡的原因。

而魏忠賢是什麼人?有什麼政績能讓明續命三十年?可以說,從現有史料,這個說法完全是荒謬的。



這種說法的真正流行,也就是這十幾年來網絡上將東林黨塑造成一群代表江南地主階級利益、把農民徵稅徵死也不肯向江南商人們徵稅的官僚書呆子,而將魏公公及其閹黨塑造成憂國憂民的高大形象。這也是歷史虛無主義在明史研究中表現之一。

魏忠賢此人的所為,借用劍橋中華史明朝卷當中的一句話:“對於魏忠賢,很難有什麼好話說。”

在經濟上,魏忠賢從來未有扭轉過明朝的財政狀況,相反,在明朝財政吃緊的情況下,還慫恿天啟帝重修三大殿。

三大殿自萬曆失火後一直未有修繕,就算怠政的萬曆,也知道修繕三大殿要耗銀無算。

天啟初年,東林黨執政期間一直拒絕修繕三大殿。但是天啟五年東林被魏忠賢撲殺後,魏忠賢卻重建三大殿,工程持續兩年多,耗銀累計六百萬兩,而天啟五年三餉加派也不過四百餘萬兩。




天啟六年,魏忠賢等閹黨提出加派稅差耗餘,後又加帶徵、捐助、搜刮等名目,以明實錄天啟六年四月為例,魏忠賢命南京搜刮各府庫銀解充殿工及兵餉、令山東巡撫攤派各地捐贊銀、令四川加派礦稅毫銀三分等等。魏忠賢的各取豪奪,讓明朝百姓在三餉加派基礎上的賦稅變得更加嚴重。

而魏忠賢除了濫用無算,自己也中飽私囊。為魏忠賢說話的人往往說,魏忠賢抄家只抄到了三萬九千兩銀,根本沒有貪汙。

這種說法其實也不靠譜,例如為魏忠賢管家的李永貞,根據《崇禎長編》記錄抄了二十九萬兩銀子。一個管家都有二十九萬兩銀子,何況魏忠賢?而且,魏忠賢作為內侍,抄家所得是納入內帑,崇禎拿了魏忠賢的銀子,在崇禎初年多次有使用的記錄。



有人統計過,崇禎初年發的200餘萬兩內帑基本都抄家抄來的,因為天啟七年時候,天啟帝在回覆大臣時說:

兵興以來,帑藏懸磬……複查邊儲歲解不缺,外發帑又二千萬,已同逝波,究無實濟。

可見天啟帝時內帑已經沒錢,而崇禎在登基後派發的內帑,基本都是抄了魏忠賢同閹黨幾個主要人物的家的銀子。

除了銀子,根據熹宗實錄,僅僅有記錄天啟帝賞賜給魏忠賢的莊田就有六千五百頃,這還並不包括魏忠賢在老家肅寧侵吞豪奪的田地。

魏公公除了錢、土地、還有一個耗費無數銀子的大墓,清朝有位叫張瑗的,在他的文章中寫道:

“臣奉命巡視西城,前往西山一帶查閱,至香山碧雲寺,寺後峻宇繚牆,覆壓數里,鬱蔥綿亙,金碧輝煌。疑是前代王侯寢宮,詢之土人,乃知為故明罪惡滔天磔屍身後逆?魏忠賢之墓。”

可見魏公公的陵墓,修的都已經讓後人慨嘆不已。

不知道這樣的魏忠賢,有何德何能可以讓大明續命三十年?



至於魏忠賢對大興詔獄,用各種殘酷手段殺死反對者,並將反對者以東林點將錄的形式一一列入,逐個折磨致死,更是破壞了整個明朝政治形態。

明朝黨爭,儘管雙方勢同水火,但是主要是個“爭”字,例如東林黨利用京察,將不喜歡的楚黨浙黨踢出朝廷,這都是正常的爭鬥,但是魏忠賢上臺,以流氓的方式,對任何阻礙自己的人實施肉體毀滅,將明朝的政治生態帶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乃至崇禎曾經有過“自天啟始,人盡行私,而比忠公絕少”這樣的慨嘆。



所以,僅僅從政治及經濟的角度,魏忠賢就不可能為明朝續命三十年,更不要說在軍事上,魏忠賢的閹黨,僅僅為了私利就可以將熊延弼殺死而讓王化貞沒事。

可以說,如果沒有魏忠賢的折騰,大明朝還有可能活多那麼幾年都不一定。


鳳嫵一


能不能30年不知道,但一定還能續命好些年。不會亡的那麼快!

詳細資料已經有大神寫出來了,大明滅亡最重要的根本原因綜合起來就是:

沒錢,沒權!

明朝其實是滅亡在李自成的農民起義手裡的,崇禎死的時候,吳三桂還在守山海關的,之後才叛變的。建奴那會還沒有入關。

沒錢:

瘋狂收稅:李自成能做大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崇禎朝廷未抵擋建奴勢力拼命加增稅銀,導致民不聊生。全國各地爭相起義。

其實也挺諷刺的,大明末期那會國民生產總值已經站在歷史的最高點左右了,流通白銀存量佔據地球總量的70%以上還多,京城那些大官皇親國戚隨便拉出一個不說幾千萬兩白銀,幾百萬還是隨隨便便的,幾千萬的還真有那麼幾個。

但國家存亡關頭崇禎號召捐款,比如他岳父哭天搶地喊窮,死活就捐300兩,李自成來了給他抄家一傢伙拉出7千萬兩..

沒權:

而搜刮的民脂民膏卻有很大一部分被官吏貪汙了,官員權力基本失去控制,崇禎的命令能不能出紫禁城都是個問題。失去約束的慾望有多可怕,這是我們這些從小生活在紅旗下的孩子無法理解的。

沒權的後果還是造成了沒錢。

權力都在東林黨集團手裡,而東林黨利益集團代表的是地主,官僚,大商會。崇禎只能壓榨平民,那還是因為這符合東林黨的利益,過手的錢總要留一大半的!

不顧平民死活的去收稅,用一個詞形容再合適不過了:飲鴆止渴!渴還沒解人就毒死了。


再來理一理為啥魏忠賢掌權大明還不會滅亡

其實這很好理解的:

魏忠賢的閹黨代表的是皇權,一定會極力維護崇禎的統治。而崇禎還是立志治理好國家的。

最簡單的就是:

崇禎沒錢找文官大臣,那些大臣會說:我們也沒錢啊,窮的一件衣服穿十年啊!

崇禎想找大地主要錢,大臣會說:千萬不可啊,祖訓,不可與民爭利。

那些大臣還會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找平民收稅,,

東林黨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如果崇禎找魏忠賢要錢,魏忠賢作為執掌東廠情報機構,很清楚哪些些階層有錢,並且閹黨和東林黨有不可調和的矛盾。魏忠賢會抓住東林黨的辮子死命搞,很輕鬆就能籌集幾百幾千萬兩。畢竟那會大明是真的富有。

並且在賑災方面,監軍方面派出的監察都是東廠的太監,和地方官僚不是一個體系的。能很大程度上杜絕貪汙。至少還有一點約束的。

比如魏忠賢執政時候抗洪建堤壩監察太監們晚上都是睡堤壩上面的,如果是豆腐渣工程第一個死的就是監察太監。那些太監手握大權,也是貪生怕死的。

貌似還出過潰堤事件,很是死了一批太監,導致那些太監對當地官僚看的也特別緊。


可以說魏忠賢活著的時候,矛盾爭鬥只存在官僚階級,對平民影響不是特別大

,古代人民只要有口飯吃,沒有誰能蠱惑他們造反的。

沒有農民起義,大明就能集中資源對抗建奴勢力,其實建奴那會生產水平差了大明不知道多少條大街,拖也能把建奴拖垮。

可惜,崇禎的政治才能太低了...


天元膠粘劑


魏忠賢並不像你說的那麼好。只是魏忠賢對於跟他不對付的人比如孫承宗仍然能夠重用,馬士英則成了迫害的代名詞,一切他看不順眼的人都要收拾,不計任何後果。這就是魏忠賢和後來的馬士英之間的最本質的區別。當然魏忠賢並不是好人,他大搞個人崇拜,用打擊腐敗的名義打擊政敵東林黨人,挖空了明朝的國家信用,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其實馬士英更是恐怖的代名詞。說明馬士英是搞恐怖統治,很類似於汪精衛統治下的76號的恐怖統治。明史奸臣傳記錄了馬士英“日事報復,以迄於亡”,到弘光政權滅亡為止馬士英就是整天就想著整人害人,大規模的報復迫害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這在傳統戲曲《桃花扇》中都能夠看出一些來。你說相對於魏忠賢執政時期,崇禎時期東廠等特務組織地位大幅度提高權力大幅度增強。其實南明弘光朝廷馬士英也恢復了東廠等特務組織,恐怖更加登峰造極。明史等大量的史料記錄了,左良玉在討伐馬士英的檄文中指出,江南民眾如果批評馬士英就會被搞死,這是符合事實的,說明馬士英是搞恐怖統治,很類似於汪精衛統治下的76號的恐怖統治。明史奸臣傳記錄了馬士英“日事報復,以迄於亡”,到弘光政權滅亡為止馬士英就是整天就想著整人害人,大規模的報復迫害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這在傳統戲曲《桃花扇》中都能夠看出一些來。\r

但萬曆時期,東廠等特務組織似乎比較鬆散,據說東廠衙門的門前都長滿了草,由於皇帝長期不上朝,官員的編制很不滿員缺額很多。百姓也敢議論國事,敏感的政治問題被排上了戲曲,正在執政的官員們也真名真姓的被寫入戲曲中,關於所謂忠與奸正與邪作為評判取捨官員的輿論環境,有點兒像歐洲國家那樣,但本質上,皇權並沒有受到削弱,後來魏忠賢當政了以後高壓態勢逐漸加強,崇禎時期,不但沒有輕鬆反而更加厲害。在萬曆時代,甚至皇帝家的國本之爭也被寫到戲曲中,皇帝想立自己喜歡的兒子當皇太子也不行,好像比後來的清朝要大膽多了,主要是皇帝不太管事兒,而且皇帝的權力也受到了很大制約。\r

隨著弘光政權的覆滅,1645年在渡過長江後不久,多爾袞就頒佈了全民剃髮令,改變了中國人3000年來的髮式服飾,在近代的中國歷史中,那根辮子使中國人從此成為被世界嘲笑和侮辱的對象。\r

關於明朝滅亡時間的問題。清朝皇帝們忽悠說,明朝滅亡於1644年北京淪陷後崇禎皇帝死掉的那一時刻,這純粹是忽悠,也就是哄鬼的。在清朝人編寫的大型史書《明史》中,弘光朝的馬士英和阮大鋮被列進了《明史·奸臣傳》,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所謂弘光小朝廷不是明朝的說法只是一個鬼話,清朝人自己都不相信。嚴肅的歷史學者都會認為,明朝真正滅亡的時間是1645年農曆六月,南明弘光朝廷獻上降表,將明朝的戶籍地圖等都獻出,所有明朝的國家軍隊以及全體臣民從這一刻起,都劃歸了清朝,清朝才真正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的正統,替代了明朝,很快多爾袞頒佈了全民剃髮令,標誌著清王朝在全國統治地位的確立。在清朝康熙年間,孔尚任在《桃花扇小引》中,就明確指出,明朝300年江山滅亡於弘光朝廷。馬士英是真正的滅亡明朝的元兇巨惡。\r


e_listen141814398


魏忠賢大家想必都非常瞭解,混混出身淨身入宮,被客氏天啟信任後交付大權。網上很多人說東林黨廢除了魏忠賢的商稅導致財政緊縮,東林黨廢除商稅是對的,只是在天啟六年,而且不是廢除商稅,是廢除魏忠賢的加收商稅,兩者不一樣。

魏忠賢的成績更多的是加派雜項關稅鹽鐵課的加派,從下面的圖就能看出雜項這些稅收在崇禎年間下滑一半就知道了。魏忠賢還提出“捐俸助工,會典可據,在京尚書以下,在外州縣正官以上,俱捐俸薪一年,餘俱免捐。魏忠賢強行要求官員捐錢。還有“稅差羨餘亦照正額之數,每兩解一錢。”這是魏忠賢對提解羨餘的看法,徵收天下官員的灰色收入。

大家都知道高迎祥李自成的義軍在前期朝堂對其征討大部分都是勝利,可是義軍確是越大越多,朝廷越大越窮就是東林黨把魏忠賢加派的各個項目全部廢除了,要知道這些可是從勳貴官紳身上拿錢的,這些收錢的項目減少了,國家花錢的項目可沒有減少,怎麼辦?只好全部攤派到老百姓的身上,老百姓越加越窮沒有了活路,這也是李自成失敗那麼多次都還能重新招募義軍東山再起的重要原因。

魏忠賢雖然貪,但是能幫國家斂財,能夠抗衡文官不至於一家獨大保持朝政平衡,所以說魏忠賢不死明朝還能支撐的說法有一定道理是行得通的。



我是隔壁小王


魏忠賢后記應該是勝利的文人寫的吧!可靠性,可信度各位大佬自己腦補。

在這裡愛為說三個觀點,搏大家一笑之言。

1 ,魏忠賢能出人頭地,不是個傻子吧?大家都是明白人,魏忠賢巴結大領導(天啟)為國家增加稅收,得罪了幾乎整個官紳階層,唯獨沒給屁民加賦。史上這樣乾的基本都是文人,可敬的,青史留名的——商鞅,王安石等等。對了最近的就是大明最牛❌❌的張居正,搞了一個一條鞭法。最後是萬曆帝恨的鞭屍他,我就想問問誰戳的這個頭,誰萬曆耳邊挑唆的恨。

2 魏忠賢貪得無厭,欺壓百官,弄得是大明天下是烏煙瘴氣,民不聊生,號稱九千歲。卻沒有良田萬畝,龐大的家族群,一群乾兒子幹孫子——文人居多。😂也沒被稱為華亭啊,松江啊……就是清末老袁都是項城啊。大家可以看看正義的徐階徐首輔家的財產,徐首輔可是清官中清官啊。

3 天啟從小就是當太子培養的,受的是帝王教育,崇禎也就是遇見個好大哥,好嫂子要不以明朝的慣例是應該當( ) 養吧!括號裡面自己腦補,16歲臨危受命,三下五去二搞死魏忠賢,英明神武,完了……真的是完了,以後就是敗筆百出,再也沒有英明一次,神武一回。明末多少非東林黨人能堪大用的,就是東林的孫老大人也……不說是能力纜狂瀾,最少也能守土固防吧,結果呢?別的不說,首輔都能是走馬燈啊!

愛為淺見,各位斧正!

謝謝謝謝


愛為


首先沒有明朝其實沒有什麼閹黨,明朝的宦官權力也不大,劉瑾被人稱為站皇帝可被一道聖旨就處死了,魏忠賢也是這樣。明末主要是楚黨和東林爭權,楚黨最後敵不過東林不得已依附於宦官所以東林汙衊其為閹黨,就雙方行為來說,東林比較清廉閹黨多腐敗,但從政治理念來說閹黨贊成開海禁收商稅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農民的負擔可以讓晚明不至於崩潰,東林嚴厲反對收商稅和開海禁就會從農民手裡壓榨。最後我要說的是崇禎一輩子殺過很多大臣維有魏忠賢他最後後悔了,他最後也明白瞭如果有魏忠賢至少他不會去上吊


華夏大漢旗


士大夫階層不把人民當人看,魏忠賢幹嗎要把他們當人看,魏忠賢當權的時候殺的太少,手有點軟!首先應該改革朝廷選拔制度,從根子上斷絕士大夫階層控制朝廷的壟斷地位。從各個地方政府中選拔賢能進入中央朝廷。宣傳國民平等,取消特權等級,宣傳一切制度的制定和實行,必須以最廣大的人民利益為出發點制定。當然最好建立以當地最廣大人民為主流民意的監察體系。放開海禁,但要切斷與後金的貿易通道,違反者誅滅九族!取消政府對人民思想的禁酷,允許自由流動開闊疆土,政府給予支持。打擊儒家學派的謬論,放開思想,鼓勵各個思想學派辯論。等等。有點超前!總之!就是破處腐朽壓榨人民的魔鬼思想,從基層選拔幹部,廢除酸乳官員考試選拔官員制度。從根子上動搖東林黨士大夫等控制朝廷的格局,讓國家一切政策和行動都以人民利益為重。而不是為了滿足士大夫土豪的利益,而拼命壓榨人民,不管人民的死活。


春曉144640302


不殺魏忠賢明朝亡的更早,萬曆的爭國本事件一下就導致了兩代皇帝的低文化,太子十多歲才入閣學習基本上是半文盲,並且間接的導致了閹黨與文人集團天平的失衡,御史楊漣參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結果慘死,之後又有前六君子,後七君子,等案件,蘇州人民把衣服當掉求錦衣衛放過周起順結果參與的五人慘死,此時閹黨已經玩火自焚。之後打敗東林黨高第擔任遼東經略,遷遼東軍民,毀屯田,棄聚點可以說是禍國殃民,不滅閹黨崇禎就只是一個傀儡,國家大權在魏忠賢手上不可能讓明朝度過二十多年,我想了一下明朝可以說和蘇聯有點相似,沒有去改變自己的重要制度,明朝亡時上沒有錢下過苦日子而中間的人是在禍國殃民中飽私囊,可以說歷史大多是這樣先進取代落後,智慧取代無知,但武力用不能消滅一個人,努爾哈赤時兵強馬壯但又怎樣一生除了屠殺沒有什麼傲人之處,並且他永不能打敗明朝,相反皇太極吸收人才,孔有德的大炮,吳三桂的騎兵……可以說明朝的滅亡不是單一元素導致的,而是多種條件綜合的結果,經濟,軍事,皇帝的懶政,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農業稅的弊端,氣候的寒冷,人性的醜陋,制度自身的難以改變與缺陷……我很喜歡呂思勉先生的話歷史是事物變化的過程者


里根60359345


明朝是文官武官加宦官三根柱子管理模式,其中文官壓制武官,宦官壓制文官監督武官。相對來說,宦官之所以實力更強是因為皇帝放權給了太監們,雖然問題多多,但是勉強過得去。因為太監自幼淨身,以宮為家,能出人頭地全靠皇帝,官員則不同,十年苦讀,幾十年官場歷練,雖然也敬皇權,但是人格獨立思想獨立。所以皇帝放權給太監更加放心。崇禎殺了魏,等於砍了最粗的一根柱子,再沒有人去壓制那幫拿執照的文化流氓。不殺魏,少說再挺30年


大湖酒哥


如果魏忠賢不死,崇禎可以用他做槍頭,他必然能從些大地主權貴身上搞到錢維持基本的軍事開支,只要有錢軍令是暢通的,當時北方又不是沒有能打的人,趙率敏,滿桂,曹文昭,祖大壽,都是可以戰而且能戰的將軍,讓他們進攻可能不行用來守城問題該不大,再打掉山西那幫奸商斷了援助,就是拖也可以把後金拖死,一但拖死了後金估計能度過小冰河,再用魏忠賢搞改革同時也培養王承恩,有個牽制,開始搞一些激進的改革,動一動不要臉文人的奶酪,成功安排魏忠賢去養老,失敗了殺掉魏忠賢平他們的怒火,期間必然要培養自己人提拔一些不是進士舉人的官員來對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