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晚年後悔太子之死,爲什麼沒有厚待太子的後人?

星羅棋佈


因為巫蠱之事,劉徹由皇子變太子,太子變天子;因為巫蠱之事,金屋藏嬌變成冷宮藏嬌;因為震驚古今的巫蠱之禍,劉徹的皇后和太子及太子一族的皇孫幾乎族滅,株連數萬無辜慘死!後來在大臣勸說,民眾作證,有司調查發現巫蠱之禍是冤案,並建思子宮,在湖中小島建有望思之臺。

然後開始了清算,江充二次滅門,太監蘇文被燒烤,擒拿太子的北地太守被族滅等等,福垊以為這就如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然後您卻瘋狂報復石頭。陛下,您讓石頭怎麼想?於是我馬氏祖先先下手為強——馬何羅膽大弒君,而後裡應外合,將劉氏天下變成馬氏皇朝!若非老外客卿金日磾發現並阻攔,差點成事!

漢武帝又是思子宮,又是望思臺,還瘋狂報復主動以及被動(自己派去)抓獲逼迫太子自殺的人,還差掉丟了老命。無論怎麼看,滿滿的全都是愛。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漢武帝不僅沒有厚待太子唯一存活的孫子劉病已,反而繼續關入牢中,甚至在臨死前,還要以牢中有天子氣,而想殺死其皇曾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漢武帝是真後悔還是假後悔,他為什麼要這麼做?福垊還是先從下面幾個問題中尋找答案吧。

巫蠱之禍,到底是陰謀還是意外?

巫蠱之禍看似意外,其實是漢武帝有心為之。到了晚年因為太子劉據的母親皇后衛子夫人老珠黃,青春不再。而鉤弋夫人正年僅二八,激情迸發,給老皇帝帶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樂。都說母以子貴,而這時卻是很實在的子以母貴。從劉弗陵的出生就開始造勢,什麼堯母門,給朝野很明顯信號。更明顯的信號就是皇帝對太子的舅家(此時衛青已薨)及姨母(姨父公孫賀是丞相)下手了。本來漢武帝和太子治國理念就不同,而這些信號加太監、江充構陷太子。昌邑王一族看到,皇帝對太子的態度,也有了奪嫡之心。於是一場陰謀出現了。

福垊看來其實就是奪嫡,太子要保位,昌邑王要爭位,然後最終大獲全勝卻是鉤弋夫人。其實鉤弋夫人是隱藏最深的奪嫡者。漢朝以獻女獲得寵,而趙夫人(鉤弋夫人)其父就是太監,來自趙國,而江充也是來自趙國,蘇文是太監跟趙父關係鐵,而馬何羅一族本是趙國人,世居邯鄲。只不過他們的獻女比公主、李延年獻女更有創意,所以年老的漢武帝最愛不釋手,以至於要廢長立幼。

巫蠱之禍,太子真的是冤枉的嗎?

失而復得是幸福的,然而得若再失,一定不甘心。太子雖然仁弱厚道但也等於眼睜睜看著大禍臨頭而無動於衷,自然要保位。然而他也沒什麼辦法。只有求助於神靈,希望弄些個小木人詛咒那些,向父皇進讒言的佞臣們不得好死。然而到漢武帝粗暴殺戮他的舅族和姨族時,那些個小木人難免會詛咒父皇。而這時剛好江充要查小木人,之所以查太子的小木人。第一這個小人流行,第二可能江充發現了太子的行跡可疑。江充奉命來搜查,也許搜查到了,然而太子心虛,於是假冒使者,對江充人等來了個殺人滅口。當皇帝聽聞此事,立即派蘇文去調查,蘇文本是趙夫人的人,走到半路就趕緊回宮,對皇帝說:太子反了。

巫蠱之禍,太子為何不選擇辯白?

出了此事後,太子賓客有建議太子負荊請罪,解釋清楚。然而太子的選擇則趕緊派人入宮找媽?取得兵符和兵庫鑰匙,召集兵馬在長安城起兵。因為太子在想父皇已經有廢自己之心,自己再解釋也是沒用的,更何況真的是有小木人,尤其是當時已經殺了江充。如果不殺江充,小木人的事會敗露。殺了皇帝紅人江充,自己的太子之位一定保不了,而且皇帝若要搜小木人的話,自己輕則庶民重者處死。等死,死國可否?反了,萬一能成功了呢?然而太子還是失敗了。

巫蠱之禍,為何想要劉病已的命?

發生了巫蠱之禍之後,漢武帝的種種所謂說明了他並不後悔逼妻害子滅孫。

那為什麼他做出思念兒子又給兒子報仇的行為呢?

1、推卸責任,給人的感覺就是殺兒子都是江充、蘇文等人誤導他的。

2、而且還懲治奉自己命的官吏,目的大概就是殺人滅口。

3、心裡雖不後悔,但依然不安。

4、所有的紀念活動只是為他廢長立幼的洗白。

那他又為什麼殺了鉤弋夫人呢?

1、他思考發現,正是他們的陰謀才讓自己對趙氏格外喜愛,也讓自己有了廢長立幼的心,以至於釀成大禍。所以他將江充(原名江齊,第一次是江齊亂趙國跑了被滅門)二次滅門(這次是他的妻兒)、燒死蘇文。

2、尤其是馬氏兄弟的謀逆事件,導致了鉤弋夫人的薨。徹底激怒了漢武帝。因為馬何羅跟江充是老鄉故人鐵哥們,馬氏兄弟固然有怕被株連的因素,另外一個因素就是他們跟江充是一夥的,都是趙氏的人。雖然沒有證據表明馬氏行刺跟鉤弋夫人有直接的關係。但馬通在阻擊太子中的勇猛表現,馬何羅跟江充的關係,以及後來馬氏兄弟及其團伙的早飯行為。都讓漢武帝深深嫉恨,毫不猶豫地殺死了鉤弋夫人。然後給出的理由就是防止外戚,福垊笑了,鉤弋夫人的兄弟們並沒有像衛青霍去病一樣的大將軍嗎?是像李延年的弟弟李廣利成為大將軍嗎?

那他為什麼連太子獨苗孫子都不放過呢?

1、他從不相信太子沒有不詛咒他。因為太子後來所表現出行為就是破罐子破摔,給人的感覺就是一步錯步步錯,尤其太子矯詔殺江充是典型的殺人滅口。

2、他逼死衛皇后,但他對衛子夫一點表示都沒有。尤其是想到他們母子的配合,漢武帝就寶寶心裡苦,恨不得要滅你九族。

3、太子敢於造反這一行徑,徹底激怒了他。這是他失敗了,萬一成功了呢?

4、如果曾孫甚至曾孫的後裔做了皇帝會不會翻案,自己在歷史的名聲如何保住?後來他權衡左右,還是沒下毒手,但曾孫的生活卻毫無改觀,直到漢昭帝才有所改善。其實這個漢武帝真的過慮了,劉病已稱帝后對他爺爺劉據是否定的,維護了皇曾祖的面子,畢竟皇帝是不會犯錯的。

福垊曾對漢武帝的評價就是牛逼加逗比,然而他卻不傻,任何挑戰和忤逆,哪怕是不順從或讓他不舒服的人都得死,他愛權利超過一切,也正是這個因素他才能為了千古一帝。同時也是他將太子自我滅門的悲劇。而巫蠱之禍並沒結束,因為昌邑王成了昌邑哀王而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一直詛咒漢昭帝以及漢宣帝劉病已,直到事發,兩人被逼自殺而國滅。


福垊


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直接導致數萬人死亡,其中就有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及其兒子們,衛氏外戚勢力損失慘重,劉據的後人中只有尚在襁褓中的長孫劉病已(漢宣帝)活了下來。 

之後漢武帝認識到錯怪了太子劉據,下《罪己詔》,建“思子宮”,似乎是覺得很對不起兒子,但漢武帝卻並沒有厚待劉病已,不得不說政治家們思慮周全,非常人所能及。 公元前92年,公孫敬聲因為挪用軍費1900萬被逮捕入獄,丞相公孫賀為了以功救兒使出渾身解數來逮捕被漢武帝下了通緝令的陽陵大俠朱安世,並最終逮捕入獄,結果這成了“巫蠱之禍”的導火索,朱安世在獄中上書說公孫敬聲在漢武帝的專用車道上埋藏木偶人詛咒漢武帝,並且和陽石公主通姦。

然後公孫假家被滅族,陽石公主、諸邑公主被殺,衛青的長子衛伉被殺。其實整件事細思極恐,朱安世是什麼人,在獄中上書居然能到了漢武帝手中,而且他居然知道公孫敬聲做下的事(很可能是捏造的),不得不讓人懷疑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陰謀。

這次事件,衛皇后一方損失很大,要知道公孫賀是衛皇后的姐夫,是屬於太子黨的。而衛伉更是衛青的兒子,繼衛青和霍去病去世後,衛氏外戚再次遭到重創,但這僅僅是開始。劉屈氂做了丞相。 不久,漢武帝身體狀況不太好,開始疑心有人害他,江充就告訴漢武帝這很可能是有人施了巫術,於是漢武帝派江充調查巫蠱案,這次調查可以用血流成河來形容,京中方士和巫師本就很大,也有不少人信了巫術,這一查,不管有的沒的,都被嚴刑拷打到有了,有私仇的也藉機誣陷,以至於數萬人因此而死亡。

之後江充又把目標鎖定在宮中,說服漢武帝查後宮,大大小小的角落翻了一個遍,皇后和太子住處也不放過,然後就在太子宮中挖出了木偶人,還有絲帛上的文字,太子劉據慌了,想去甘泉宮面見漢武帝,但他的老師石德認為漢武帝那邊的情況不明,不如假傳聖旨逮捕江充,下獄再說。江充的逼迫終於使得太子按照石德說的,假傳聖旨逮捕了江充,親自將其監殺。然後告知了衛皇后,遂起兵。

蘇文逃跑到了漢武帝面前說太子造反,起初漢武帝不信,派人去傳太子來見,結果那人並未見到太子就跑回來告訴漢武帝太子反了。漢武帝命劉屈氂攻打太子劉據,劉據兵敗,逃跑,後自殺,衛皇后也自殺。劉據的後人也都被殺。只有劉據的尚在襁褓中的長孫劉病已被扔進了監獄,活了下了。 公元前90年,劉屈氂同李夫人的長兄李廣利密謀扶立昌邑王劉髆為太子,結果劉屈氂的夫人被告發用巫術詛咒漢武帝,劉屈氂同李廣利遭徹查,後劉屈氂遭腰斬,李廣利投降匈奴。

之後,漢武帝終於想明白自己被江充等人矇蔽,冤枉了太子劉據,江充被夷三族,漢武帝開始思念太子,並建“思子宮”,還下《罪己詔》。但當他得知劉據還有後人在世的時候,卻並有厚待。

當時劉病已在監獄中蒙多人照顧,算是平平安安的,漢武帝知道後也只是大赦天下,臨死之前留下遺言讓劉病已養在掖庭,並將其錄入皇家宗譜,承認了劉病已的身份,也僅此而已。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政治上的考量,當時漢武帝已經立了幼子劉弗陵為繼承人,就不能再對原太子之孫表現得太看重,以免引起內亂。不過這方面的原因很小, 更多的原因是劉據並不受漢武帝待見,在漢武帝看來,劉據“不類己”,而劉據又起兵了,這讓父子兩人心有芥蒂,其實,巫蠱之禍中有沒有漢武帝的身影不好說,漢武帝太忌憚外戚了,要不他也不會在立劉弗陵為太子時,立子殺母處死了鉤弋夫人。

而劉據是不是真的詛咒了漢武帝也不得而知,總之,巫蠱之禍絕不是簡單的一個事件,漢武帝清楚,劉據也清楚(劉據殺江充,又起兵的行為和他忠厚寬容的性格實在不相符合)。

所以漢武帝可以在事後思念兒子,覺得自己受了矇蔽,冤枉了兒子,但並不後悔逼死了太子,不要說他不會厚待劉據的後人,即便倘若當時只是把劉據關進了監獄,然後漢武帝發現自己錯了,劉據的太子之位也保不住。

當然面對劉據的後人,漢武帝多多少少是有愧的,作為一個父親,他對不起自己的兒子,所以想保住劉病已,怎麼保?冷處理。當時的劉病已已經沒有後臺,沒有支持者(這也是後來霍光選擇立劉病已為帝的原因之一)。

如果漢武帝公開表示錯怪了太子劉據,所以要好好厚待劉病已,那麼在漢武帝去世後,作為新帝登基的劉弗陵會不會視劉病已為威脅,進而殺掉他呢?畢竟沒有幾個皇帝是不多疑的。  


蕭曉四姑娘


上來先說點殘酷的,其實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因“巫蠱之禍”致死的時候,

劉據一脈所餘男丁已經很少很少,只剩下長子劉進的兒子劉病已一人而已,也就是後來的漢宣帝,改名劉詢。

當然,漢武帝對劉病已算不上優待,至於原因主要有三:1、劉據死後,懷疑患上老年痴呆的漢武帝日子也不多了,四年之後他自己也死了;2、不管是被逼也好,怎麼也好,太子劉據的確是起兵反叛了,作為父親他可以為太子建思子宮、思子臺,但作為政治動物他必須讓反叛者付出代價;3、為維護他選的第二個繼承人劉弗陵的接班正統性,他也無法再對劉病已表現出過多的熱情,以免國本不固。

但武帝對劉病已也不算太壞,雖然將襁褓中的他收進監獄,但遺詔中也承認了其宗室身份,沒有趕盡殺絕。

如果能瞭解衛太子劉據自殺身亡背後的真相,更有助於幫我們理解漢武帝對劉據倖存的獨孫劉病已的態度。

公元前91年,漢武帝多病,胡巫們說此病系被宮中之人行巫蠱之術詛咒而致,因此漢武帝責令繡衣使者江充負責將下至宮女、宦官,上至太子、皇后、皇帝本人的居所、辦公場所,刨地三尺全都要翻騰一遍,一定要尋找到蠱物。漢武帝的龍椅下都被挖了一遍,最後在太子劉據的東宮發現了桐質木人。

此時最大的保護傘大將軍舅舅衛青、大表哥霍去病已經去世多年了,劉據極度恐懼之下急忙聯繫武帝,卻音訊全無,懷疑此時父皇要麼是被人控制要麼已經死了,於是矯詔格殺了江充和其同夥韓說,並把那些胡巫集中在上林苑全部燒死,隨後在老媽皇后衛子夫的支持下將宮裡的衛隊、家丁和官獄的囚徒都武裝起來,並徵發長安四市數萬人,以勤王名義起兵了。

在城外甘泉宮養病的漢武帝起初不相信劉據真反了。派使者去打探虛實,這個使者連到長安都沒,就報告說太子真反了。於是漢武帝調動各路大軍以丞相劉屈氂為總司令前去平叛。劉據的烏合之眾幹不過正規軍,雙方會戰五天五夜死傷過萬,大勢已去的劉據只好跑路,逃進河南靈寶深山的農戶中避難

後來休息走漏,被地方官包圍,劉據自吊而死。衛子夫被收了皇后璽印,也自殺身亡。兩位跟隨劉據出逃的皇孫也一同遇害,太子妃史良娣,劉據包括長子劉進在內的三個兒子皆在長安遇害,尚在襁褓中的孫子劉病已成了劉據一脈的獨苗。


劉弗陵無後而崩,霍光等廢掉接班的劉賀,擁立劉病已繼位,史稱漢宣帝。劉病已並沒有追爺爺劉據為帝,還加諡號曰“戾”。什麼叫戾呢?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看來連孫子也認為劉據的確有罪,行為嚴重不妥。

再強調一下,漢武帝悔的是作為長子的劉據之死,這是家事。恨的是作為太子的劉據起兵叛己,這是政治。所以,漢武帝對太子後人既沒有斬草除根,也並不算特意優待。


司馬砸光



人都有做錯事情的時候,可是漢武帝的錯實在大了些。

只是因為自己想長壽百歲,就信任江湖術士;只是因為自己做了夢、得了病,於是派了術士江充去查巫蠱之事,查過來、查過去,硬生生把太子逼反了。

這個老爹腦袋肯定壞了,寧願相信江湖術士,也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妻子衛子夫和兒子劉據。

既然造反了,那麼就得平叛,太子完全不是正規軍的對手,三下五除二就被收拾了。既然兵敗了,那就沒有活路了!於是太子劉據和母親衛子夫先後自殺。

他人造反,是要滅三族的,太子造反了,也未能免俗。太子的妻妾,還有三子一女全部被殺。只留下一個襁褓中的孩子,就是太子的孫子劉病已(後來改名叫劉詢)。

後來,漢武帝很後悔殺了太子,但對太子之孫,並沒有厚待。為什麼會如此呢?



造反是要付出代價的

從古至今,造反從來都是大罪,要麼成功,要麼死亡。面對太子的造反,漢武帝大開殺戒,殺了太子妻妾和三子一女,不知道漢武帝殺孫子和孫女時有沒有悲傷?殺完後有沒有後悔?

悲傷肯定少不了的,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制度在漢武帝這裡執行得足夠徹底,這也是為了堵住泱泱世人之口。

後悔肯定也少不了的,可後悔時,兒子孫子已經在九泉之下了。後悔,也不能讓人復生。

做為太子之孫的劉病已,沒有被武帝殺了,已經是法外開恩了。後來,武帝也把劉病已接到了宮中,延續了太子一脈。

也許在武帝看來,能給太子一脈留個種子,已經是相當厚待了。



太子被殺後,立了新儲

太子造反被殺,勢必要立新儲。為了讓新太子能在上任時更順利些,要掃平一切障礙之物,而太子的後代則有可能成為阻礙之一。

如果對於太子之孫子過於厚待,難保朝中大臣會錯誤解讀皇帝的意圖,錯誤的解讀下,太子之孫就可能吸引一些大臣站隊到這邊,誰能保證他們在後期,不會把皇袍加到太子後代身上?這樣的事情一出現,皇宮就會大亂一片,江山社稷都有可能大受影響。

因此,漢武帝並沒有厚待劉病已,只是把劉病已當成了一個普通的曾孫,沒有給予任何特別的照顧,也沒有給予任何政策上的傾斜。

通過實際行動,武帝讓所有大臣明白,太子這一脈已經翻篇了,再沒有任何機會再衝擊皇帝寶座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最後,皇帝的寶座還是落到了太子劉據這唯一的孫子身上了,這就是後來的漢宣帝,算是西漢中期一位非常有為的皇帝,開創了著名的“孝宣之治”




武帝和太子劉據之孫沒有感情

一個皇帝日理萬機,大事無數,做為一代英主的漢武帝更是如此。

除了國事外,武帝在生活中,接觸更多的是自己的孩子,畢竟這是自己的種,血濃於水。此外,武帝和孫子們也會常見面,也會產生隔輩親的感覺。但是,劉病已是武帝的曾孫,一個太小,一個太老,無法產生良好的互動。

另外,曾孫又不是隻有劉病已一個,所以感情比較淡,不被厚待,也是情理之中。



後悔,一般都是做錯事了,所以漢武帝自己意識到了,可是為時已晚。對太子的後人劉詢雖然沒有厚待,但也是召回了宮中,這個曾孫最終成為了一位賢明的皇帝。


藍風破曉


本題所說“後悔太子之死以及沒有善待太子後人”之事,皆源自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事件。



提到漢武帝,我們首先會想到“秦皇漢武”這個耳熟能詳的銜接詞,他的確是我國曆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之一。在他統治時期,中國疆域遼闊,國力強盛。他的豐功偉績對西漢王朝發展和中國歷史進程影響極為深遠。


但漢武帝晚年聽信奸佞小人的挑唆,製造“巫蠱之禍”,逼死太子,為其留下了負面的汙點。這其中到底發生過什麼離奇曲折的故事呢?容有書君從頭細細道來:


一、“巫蠱之禍”如何斷送了太子性命?


漢武帝前後共有6個兒子,其中衛皇后所生太子據深得武帝喜歡。因此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就被立為了太子。如果沒有意外,武帝死後由劉據繼位本是毫無疑問的事。


事情轉折於一起“坑爹”事件。衛皇后的姐姐君孺,嫁給丞相公孫賀為妻,生子公孫敬聲。這公孫敬聲依仗自己是皇外甥,膽大妄為,竟敢盜用軍隊用錢1900萬,事發後被捕入獄了。


當時,漢政府正在緝拿一名叫朱世安的逃犯。公孫賀一看,趕緊請求捕拿朱世安,贖他兒子公孫敬聲的罪。


後來,朱世安果然被逮住了。但朱被捕後,就在獄中上書,揭發公孫敬聲跟武帝的女兒陽石公主私通,並且在武帝每天都經過的甘泉宮馳道下埋木偶小人兒詛咒他!武帝派人去一搜還真有!


武帝立即降旨將公孫賀父子連同其全家都處死了,連衛皇后的侄子,大將軍衛青的兒子衛伉以及諸邑公主,陽石公主,都受到牽連而被殺了。



當時,巫蠱術很盛行,一些女巫在宮中往來,有的嬪妃還在宮內埋偶人詛咒嫉妒的人,有人就向武帝告發。漢武帝本來就煩這些,於是將數百名後宮及大臣裡面與“巫蠱”有牽扯的人都問了死罪。


當時有個叫江充的大臣很得漢武帝歡心。史書上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有一次,江充遇見太子據的家人在只准皇帝行走的甘泉宮馳道行走。太子據請求江充別告訴武帝,江充不聽,向武帝報告了。武帝大加讚賞,並且“大加信用,威震京師”。


江充敢得罪太子據,並不是此人真正維護法紀,而是見到“武帝末,衛後寵衰”才敢這樣做的。各位看官明鑑,太子的家人的確是行有錯在先,但這背後使壞的江充明明白白就是個小人啊!


當時,武帝正命江充負責搜查巫蠱。由於得罪了太子,江充怕以後太子繼位對自己不利,就利用搜查巫蠱的機會誣陷太子。說從太子宮中搜出了小銅人兒,去跟武帝報告。


太子據得到消息後,情知自己被誣陷,年輕心急氣盛,又擔心無法辯白了。情急之下,假傳聖旨,發兵捕殺江充,並攻入了丞相府。武帝隨後派人領兵圍捕太子。太子兵敗逃跑,最後自刎而死。衛皇后受兒子牽連也自縊身亡。太子的家人後來也都被漢武帝捕殺了。


漢武帝生性多疑,又有江充在裡面搬弄是非,推波助瀾,致使包括太子在內,前後一萬多人送了命,最後矛盾集中在了武帝繼承人的爭奪上。


二、武帝因何後悔太子之死?


1.其實,漢武帝本來就對大兒子劉據一直寵愛有加。突然遭受喪子之痛,從一個父親的角度考慮,這事兒對他的打擊可想而知。



2.當時太子逃亡之時,壺關縣城曾有個睿智的老人在一些同情太子的大臣運作下,曾給漢武帝寫了一封陳情書,信中說到:


父慈母愛,子孫孝順,這樣和諧美滿的生活才是最理想的狀態。如果父子之間有矛盾,彼此不信任,那也是兩個人的問題。


太子是一朝之本,將來是要繼承江山大業的。他江充只不過是普通人,因為皇上您的恩典才擔以大任。現在倒好,江充陷害太子,還不讓太子給您請安問好。太子擔心江充借公事洩私憤,起兵抓捕他。這也在情理之中啊!況且江充也不是什麼好人,他的黑歷史盡人皆知。現在太子在外逃亡,皇上您不要再聽信小人讒言挑唆父子關係了,把太子找回來吧。


這些話代表了當時朝廷裡相當一批官員的聲音。據說看完壺關三老的陳情書,“天子感寤”。此時,漢武帝應該已被說動了。


3.然而,漢武帝卻沒有聽從壺關三老的勸告去找回太子,而是任由事態惡化,終於逼的太子自殺而亡。


太子自殺後,武帝精神陷入消沉,太子反對黨們卻欣喜若狂,紛紛投入到皇位爭奪戰中。各種博弈,智鬥,陷害,爭相上演,令漢武帝不勝煩擾,也漸漸有些醒悟。加上一個管理劉邦墓園的郎官田千秋又趁機假借仙人託夢為太子申冤。


至此,漢武帝方才徹底明瞭,太子當初正是因為恐慌,害怕被人陷害而不能自辯,才選擇起兵,當初,他們爺倆都受到了矇蔽才釀成了這樣悲劇的後果呀!


想明白了的漢武帝,再聽田千秋一席話,“乃大感寤”,並感嘆“父子之間,人所難言也”。

不久,漢武帝就將江充全族,北地太守全族等衛太子遭難時的有功之臣都殺了個乾淨。還建造了思子宮,歸來望思臺憑弔太子。這些舉動都充分表明晚年的漢武帝在太子之死這件事上的確是後悔了。


三、既然後悔,漢武帝為什沒有厚待太子的後人呢?


1.太子之死,漢武帝雖然有悔過之舉,但他畢竟是一國之君,一言九鼎,他的環境逼迫他,必須忽略懷念,後悔這樣情緒上的小事,首先著眼於皇位承繼這樣的大事。


悲傷肯定會有,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悠悠眾人之口必須得堵上;後悔也少不了,可後悔也不能讓人復生。況且,不管起因為何,太子劉據起兵反叛是實,作為父親,他可以懷念兒子,但作為帝王,他必須要讓反叛者付出代價。


2.“巫蠱之禍”發生時,劉據和他的三個兒子皆在長安遇害。尚在襁褓中的孫子劉病已被同情太子的下人秘密養在長安城監獄裡。


漢武帝垂死之際,有方士諫言說,長安城監獄裡有一股神秘的天子氣。漢武帝立即派人前去,下令不分罪責輕重一律處死。等來人到達搜查時,當時負責管理監獄的丙吉以皇曾孫在此拒絕開門。漢武帝聽到後,不僅下令豁免了劉病已,還因此大赦天下。



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此時漢武帝並不知道曾皇孫就在這監獄裡。當他知道了還有一個太子孫尚在人世,作為帝王,他首先得為江山社稷考慮。他得讓大臣們看出他的意圖:


太子的時代已經徹底翻篇過去了,他新立了儲君,不會再扶持太子孫繼承大統了。但作為曾祖父,他頒佈大赦令,給予了曾皇孫應有的親情關照。


3.太子死後,漢武帝選了趙鉤弋夫人之子劉弗陵為皇位繼承人。為了國本穩固,他必須全力維護,不能給任何人以覬覦皇位的可乘之機。


如果對於太子孫過於厚待,難保朝中大臣錯會了皇帝之意,迅速組成一批太子孫黨,他日,誰能保證他們不會擁戴太子孫重登皇位?


那樣一來,必定會引來新一輪皇位相爭的混亂。江山社稷必受影響。為江山穩定考慮,他也就無法再對已故太子之子劉病已表現出過多的熱情了。


通過對漢武帝晚年“巫蠱之禍”事件前因後果的簡要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一代帝王在面對家國矛盾時的高瞻遠矚以及無異於常人的各種情感糾結。


他後悔太子之死,因為他早已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他不能公開為太子平反並過於厚待太子後人,並非他缺乏認錯的勇氣,而是因為他不光是父親,是曾祖父,更是一國之君,我們當然無法從常人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所作所為。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太子劉據的死,是武帝晚年的一場政治、父子人倫慘劇。事件的起因源自於“巫蠱之禍”,隨之而來事態擴展到了太子舉兵、皇后自殺、長安城血流成河的境地。而剛出生不久、尚在襁褓中的皇曾孫劉病已,自此帶著“原罪”出現在了世人面前。


巫蠱事件,原先是武帝懷疑有人在外面用“扎小人”的木偶詛咒自己,隨之而掀起的調查追捕。但從後來事態的嚴重擴大化來看,這更像是武帝在利用巫蠱剷除威脅皇權的其它政治勢力、社會力量。隨著衛青、霍去病在奮擊匈奴的戰爭中屢建戰功,武帝身邊形成了一個由衛子夫、衛青家族、平陽公主、衛青部將構成的“包圍網”,儘管衛青生前是極盡全力地小心謹慎,但還是架不住一向以政治眼光來看待任何問題的武帝猜疑的目光。



太子舉兵事件的很多年前,武帝就曾經以巫蠱為起點拔除了衛家勢力中的重要力量——丞相公孫賀,並且株連了一大批與衛家關係密切的人,連衛青的長子和衛子夫的女兒都被處死,衛家勢力遭遇重創。此後,李廣利集團和勾弋夫人勢力開始在朝中凸顯,李廣利和親家丞相劉屈氂為了扶植昌邑王劉髆即位,於是刻意先聯合勾弋夫人勢力,鬥倒太子劉據。

在此政治勢力交錯背景下,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又起,負責偵辦此案的江充由於在以前的辦案過程中得罪過太子,而且他的法家行事做派也與太子寬厚的施政理念不合,害怕太子即位報復的江充遂將矛頭直指太子集團,加之劉屈氂的推波助瀾,終於引發了長安城內皇帝太子父子對決的悲劇。劉據兵敗後在逃亡途中自殺,衛太子一脈唯留他的孫子劉病已一人。武帝雖然後來逐漸悔悟巫蠱之禍的幕後真相,但他並未對曾孫劉病已給予任何特殊的補償,任由他在監獄裡長大。

太子死後,武帝雖然多次顯露對太子的思念,但他已經決定扶植勾弋夫人所生的劉弗陵即位,若是給予前衛太子的餘脈劉病已太多權勢地位,則必然不利於劉弗陵未來的君臨天下。而且對劉病已來講太突出的地位也並不是一件好事,難保反過來不會讓劉弗陵感到威脅,甚至要下手除去這個侄孫。預見到此,武帝於是刻意不補償劉病已,讓他在民間平平淡淡才是真、安安樂樂才是福。


竹山清溪澗


漢武帝雄才大略,一生在對匈奴政策上變被動防禦為主動出擊、逐匈奴於漠北,打通西域之路,由此有著名的絲綢之路。令人遺憾的是,漢武帝晚年喪子,成為漢武朝一大敗筆。




漢武帝晚年,太子劉據威脅到了漢武帝至尊無上的皇權,使漢武帝感覺到了威脅,所以任用江充、蘇文等小人,製造“蠱惑”案。漢武帝當時應該也只是想通過“蠱惑”案,打壓打壓太子的人,卻沒有料想,太子被逼,於是子盜父兵,帶兵謀反,殺向甘泉宮,後來兵敗逃亡,被追鋪後畏罪自殺。




太子劉據的兒子在太子謀反失敗後,都死了,只有一個孫子,因為在襁褓中,倖免於世。後來漢武帝大赦天下,唯獨襁褓中的劉病已逃過一劫,後被收系郡國在長安的府邸中臨時設置的官獄裡。

言歸正傳,那麼漢武帝晚年後悔太子之死了,為什麼不厚待太子的後人呢?

第一、漢朝,被呂后專權之後,後來外戚掌權之後,都想專權。到了漢武帝時,先是竇太后專權,後是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和舅舅田汾想專權。漢武帝深受外戚專權之苦,所以外戚衛氏勢力起來了,而太子劉據性格溫和,漢武帝擔心到劉據掌權時外戚專權,所以想打壓外戚,後來漢武帝處死劉弗陵的生母勾戈夫人可見他的擔心。



第二、太子劉據子盜父兵,謀反已成事實。全國上下都知道太子被逼舉兵謀反,而外戚衛氏和太子劉據,除了在襁褓中的劉病已,基本已被肅清,漢武帝的威脅已解除,對於厚不厚待太子後人,已經於事無補。作為帝王,漢武帝應該沒有原諒太子的謀反,作為父親,他築思子臺表示哀思,以表喪子之痛。

第三、無情最是帝王家,根據人心推測,如果漢武帝厚待太子的後人,每次面對劉病已,作為一個老人,只會令他更加思念太子,令他更加痛心。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當事情已經了結,已成過去。如果厚待劉病已,也勢必讓漢武帝在繼承人的問題更加思念已故太子,難以抉擇,關於是否立劉弗陵只會徒增變數。


司馬PC


他後悔太子之死,並沒有認為太子無過錯。

巫蠱之禍的發生,原因就是太子勢力太大,也太囂張了,不能約束自己手下,也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觸怒天顏,讓漢武帝受到威脅,而且感到了不殺了太子就不能心安的地步。

太子的僕人敢駕車在皇帝的御道上行駛,這是什麼性質的事?正常來說,除了皇帝,沒人可以,太子和丞相都不能,太子的僕人居然可以,你說太子呢?

初元二年(前47年)四月,劉驁(漢成帝)被立為太子。青年時的劉驁愛讀經書,喜歡文辭,寬博謹慎。有一次元帝急詔劉驁,他不敢橫越馳道(皇帝專用道路),繞了一圈遲遲才面見元帝,元帝知道了事情始末之後,非常的高興,下令以後太子可以直接穿越馳道。

這才是太子該做的事,安分守己。

劉據被立太子後,不僅結交朝廷官員,那些貴胄和武將他都接觸,並且成為太子黨,

丞相公孫賀也是太子黨,他的兒子是劉據的表哥,他們兩人也是太子的人,大將軍衛青之子衛亢,也是太子表哥,太子黨人,

主要是太子有軍隊,皇后也有衛隊,巫蠱之禍時,先解決太子黨人,然後衛子夫自殺,太子軍隊跟皇帝軍隊在京城打戰五天五夜,實力多大可以知道吧?

漢武帝殺太子,不能說太子沒有錯,漢武帝當然心痛了,畢竟是親兒子,是培養的接班人,但太子絕對也有錯,不知收斂鋒芒,讓自己威脅皇帝了。

太子的後人是跟太子親呢?還是跟漢武帝親呢?顯然是太子吧?你留著這些人,對皇權更是權威,


南朝四百八十寺


漢武帝時期的巫蠱之禍是一次比較嚴重的儲君之爭。衛太子在小人江充的陷害下被迫起兵謀反,最後落得自殺的下場,母親衛子夫也自殺身亡。這個結果在逐漸露出真相後,已經是晚年的漢武帝非常後悔,他建了思子臺,來表達對兒子的思念。不過,漢武帝並沒有厚待太子的孫子,在長安監獄裡的劉病已。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漢武帝開始並不知道有這個孩子的存在。劉病已出生後就生活在宮廷監獄裡,鑑於漢武帝對衛太子開始的憤怒,估計沒人敢告訴他,衛太子還有一個孫子活著。後來,漢武帝確立了劉弗陵做皇位繼承人後,發現宮廷監獄方向有天子氣,就派人去檢查。當時負責宮廷監獄的人是丙吉,他本來就同情衛太子,對衛太子的孫子劉病已很關照,派人伺候他。面對漢武帝派來的人,丙吉堅決不讓他們進去。就在兩相堅持的時候,漢武帝醒悟過來,撤走了檢查的人員,劉病已在丙吉的保護下保住了性命。

其次,漢武帝和歷史上其他優秀的帝王一樣,就是做錯了事,也不願意承認。在他的意識中,帝王是天的兒子,天的兒子怎麼會犯錯誤呢?在繼承人的問題上,漢武帝確實是錯了。但他不會承認,大概他在考慮,如果承認錯誤,皇位由誰繼承?這些問題可能也不允許他承認錯誤。後來,他確立幾歲的小孩子劉弗陵當太子,大概是綜合了全方面考慮的吧。


讀史坊


漢武帝時候,先立的太子是劉據。但是劉徹老年時犯糊塗,相信蠱惑之類的迷信思想,使得小人有可成之機。從而也造成了太子劉據因為蠱惑門事件而發動“清君側”性質的反抗。然而劉據組織不力,導致有一個逃掉了,跑到漢武帝跟前先告了一狀,導致漢武帝一直以為劉據是謀反之舉。所以在劉據兵敗逃跑,漢武帝重新回到國都後,展開了一次殘酷的大屠殺,跟劉據有交往的一些門客、大臣一個一個都被處死了,甚至劉據的母親衛夫人、劉據的大兒子、女兒、幾個孫子都在這次國都之變中身死魂滅。

後來有大臣向漢武帝告發了劉據事件的前因後果,漢武帝才恍然大悟,追悔莫及。為太子劉據建立思子宮,設歸來望思臺以寄託自己的哀思,也是對自己犯下的錯誤的一種醒悟。

但是太子劉據的後人在漢武帝時期是不可能得到過度的厚愛的。

為啥呢,按照漢武帝的思路,自己努力打仗改革,將一切問題都儘量解決掉,然後選擇一個穩妥的兒子執行仁政,以穩固國家的統治。太子劉據就是他以此目的培養的,這時太子已死,劉徹諸子只剩下了一個最小的兒子劉弗陵被他看重,立為太子。如果漢武帝過於厚待劉據的後人,則很容易給下面的大臣民眾造成一種心理假象:自己對太子劉據很懷念,甚至有立其後人為接班人的想法。那麼漢武帝好不容易製造的大好局面就很有可能被破壞掉。

我想當時的漢武帝,因為太子劉據的原因,一定也覺得自己對不起劉據。但是他不可能接受自己一而再的犯下錯誤。所以漢武帝對於劉據的後人不可能未作安排,同樣也不可能予以非常高的待遇。都是為了維護一個帝國統治權的穩定,以及各項制度建設的持續傳承。

到了劉弗陵去世後,大臣霍光等人又擁立了太子劉據的孫子劉病已為帝。劉病已則為自己的祖父劉據追封為“戾太子”,劉據案至此算是蓋棺定論,連其子孫都不是很看得上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