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本文由知乎KOL 曹臻 提供

虽然,以V40中控面板为代表的沃尔沃上一代设计语言,的确算不上“与时俱进”了,的确在很多人看来是相当另类了。但我还是准备来一次科普……

一、沃尔沃为什么会设计出这么另类的中控面板?

每一种设计,背后都是有它的灵感之源的。比如我们经常说某些德系车的设计源于“包豪斯”风格。日系尤其是雷克萨斯,会体现出比较鲜明的东方典雅的风格,而提起沃尔沃,人们大多会想到“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不得不说,最近差不多20年,沃尔沃一直把“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挂在嘴边。稍微有点了解的人,大概知道这是一种像宜家那样的简约、简洁的风格,讲究一些设计感之类的,但不会从第一反应上给你某种豪华感。所以有的时候,我觉得把沃尔沃看作是一个“轻奢”品牌会比较恰当一点。有自己的设计特点、精致、有小心思,一眼能看出和别家的不同。

不过关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深一层的意思,是指设计、艺术、自然和实用性的结合体。

不光是沃尔沃的车,瑞典出品的很多东西,从灵感上,设计师会跟你讲来自森林、湖泊、树木的颜色、流水的颜色、冰川的颜色等等等等。从视觉上,就会尽量用偏向于自然的、简洁的风格去勾勒某个东西。全世界最著名的、代表“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作品,就是那把潘顿椅。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你们对沃尔沃的尾灯还是有点印象的吧。其实,包括这一代沃尔沃的设计,灵感也就源自潘顿椅。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2013年推出的概念车ESTATE,尾灯设计就很像潘顿椅了

另外,有的人可能知道,沃尔沃混动车上用的那个电子档杆,来自瑞典水晶制造商Orrefors欧瑞诗,它是以制造水晶玻璃器皿闻名于世的,瑞典王室家御用的牌子。沃尔沃的档杆产量很少,大多还是各种各样设计精美的酒杯。它家在天猫还有官方旗舰店,有品位的人可以去淘一下。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有没有觉得它家的天猫首页画风,也有点沃尔沃的简约调调?

私以为,它家的水晶制品,是送礼尚品。拿出手绝对有面子。最贵的杯子,大概2000rmb左右吧。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另外就是设计的实用性了。

瑞典很冷,尤其是大半年的冬天。生活物资不充裕、出门也不方便,所以制造任何一个物品,除了看起来美美的艺术感,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可靠耐用了。要不然大冬天家里坏了哪怕一把椅子,维修起来也是很不容易的。早年沃尔沃和萨博造出来的车子,为什么被视作全世界最安全的车,就因为,车子如果不安全,冬天开在方圆几十公里都没一个人影的路上,万一撞了、坏了趴窝在路边了,人被冻死了都不一定能立刻被发现。所以2000年以前的沃尔沃和萨博车,都是方方正正的,先把车壳子造的结实点,其他都放在其次。

另外老车迷应该还有印象,90年代进口到国内的沃尔沃车上,可以看到安装在前大灯前面的雨刮器。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实用至上,实用至上。

这玩意儿不是用来刮雨水的,而是大雪天开车,用来“铲雪”的。现在是技术先进了,沃尔沃的部分高配车型上,包括大灯和风挡玻璃的雨刮器,提供的是带加热装置的喷嘴。哪怕寒冬下雪,热水配合雨刮的使用效果会明显好不少。

好了好了,该说回V40骨骼惊奇的中控面板了。

还是请记住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核心:自然灵感、视觉艺术、实用性。这些核心特点就是V40面板的灵感之源。

二、这块面板真的就“不好看”吗?

恰恰相反,在2000年后的几年时间里,沃尔沃在汽车设计界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今天。它是那几年里汽车设计领域最前沿、最具潮流感的品牌。

V40的这块面板,可追溯到2000年后推出的S40上。它的历史就不多说了。眼下我们比较熟悉的S40,是2004年发布的,并且一度交给了长安沃尔沃生产。

也就是在这台车上,沃尔沃第一次正式使用了悬浮式中控面板这个概念。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这块一体成型的金属面板结构,灵感就来自瀑布。

且不要用2018年的审美去否定S40在2004年所取得的艺术上的成功。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和它同级别的,无论是德系的BBA,还是日系的雷克萨斯,内饰的设计上还没有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同时期的宝马3系长这样: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哪怕2007年才出现的宝马1系,也就那样了: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而2006款的奥迪A4,是这样的: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下面是2004年的奔驰A160: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以及2004年还能买到的雷克萨斯IS200: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相比而言,S40的设计绝对算不上最豪华的,但从艺术设计的角度讲,S40绝对属于成功的。在一大堆中规中矩方方正正的内饰中间,它的直瀑式悬浮面板,就是一个最与众不同的存在。而且说真的,要不是因为沃尔沃这个牌子不够“C位”,如果是奔驰、奥迪或者雷克萨斯这种分量的品牌率先推出悬浮式中控面板,恐怕质疑声就会少很多了。

正因为这样的设计,在那两年的国际汽车界,S40还是得到了很多的认可。而且那两年,沃尔沃在设计方面,也确实有点脑洞大开的意思。

比如下面的C30,除了保留悬浮式中控面板,最大的亮点,恐怕就是它大溜背的尾部造型了。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还有在第一代XC60上市前的概念车上,也沿用着悬浮式面板的创意。一起欣赏一下: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记住,这是上一代XC60的概念车,不是这一代,也不是上一代量产版的最终呈现样式。它出现于2007年,距今整整11年。

但是,谁还敢说,沃尔沃的设计老套?就冲着这种科技感满分的作品,放在今天都属于亮瞎眼的好么。

而且记住啊,2007年,初代iPhone才刚刚发布。沃尔沃就用了纯白面板+全触控的概念,是不是很符合科技界的审美?

可惜,2008年上市的第一代XC60,把概念林志玲生生拗成了量产罗玉凤。相对于概念车的内饰,瞬间老气了很多,和其他豪华品牌相比,别说豪华感,就连斯堪的纳维亚那种精致、优雅的格调都没了。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唯一还能体现出一些工艺水准的,就是悬浮中控表面那一整块金属拉丝面板了。手感是一级棒的。

而到了这一代的XC60,一方面是撤掉了悬浮概念,另一方面是着重加强了内饰豪华感和精致感的塑造,进步也是非常明显的。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包括刚刚推出、未来也会国产的XC40,也顺应了时代的变化,给我们看到了40系的全新风貌。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只是从我个人的审美角度看,我还是觉得2007年的那版概念车设计,依然属于设计上的巅峰之作。现在这一代,只是多了些豪华感,但尺度上并没有更多的突破。

而在S40之后的这十几年里,其实汽车界也出现了一些悬浮式设计的概念。客观的讲,沃尔沃引领了这个设计方向,但只是走到半路,并没有坚持走下去。如果设计上能进一步改进,悬浮中控并不会难看。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大尺寸触摸液晶屏的出现,汽车的中控面板就有了改变过去臃肿的模样,变得越来越纤细化的可能。

比如捷豹首款纯电动轿跑SUV I-Pace,它的中控面板就采用了类似悬浮的设计。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很明显,I-Pace的这种设计就更具现代气息和科技感。

另外,上汽荣威前些天推出来的Marvel X,悬浮的特点就更加鲜明。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一块19英寸的超大玻璃面板斜置于前排中央,除了电子换挡旋钮和驾驶模式调节等三个实体键,剩下的全都是触控键。下方就是一个超大的储物空间。相比S40、V40上那种密密麻麻实体按键的悬浮面板,很显然,Marvel X的视觉效果更具未来气息。似乎也更像当年XC60概念车的那种味道了。

三、为什么沃尔沃要在悬浮面板上设计辣么多实体键?

这是个好问题。我看到有回大里提到过,当年的欧洲人特别喜欢在车里打电话,所以数字键、拨打电话键之类的少不了。

但除了这个原因,我要说的就是开头提到过的,实用性。

仔细看V40的各个按键设定。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四个大号旋钮,按照左右上下分别是多媒体系统开关和音量键、sensus系统操作键、空调风量键和分区空调温度调节键。其中sensus系统操作键,老的40系和60系车主会知道,通过方向盘右手边的快捷键可以直接盲操作。

同时,打电话所需要的数字键,每一个都是独立的,都有一定的间隔;吹风的方向用类似乘坐着的样式,分成三段式结构,基本上每个按键的尺寸也都不算小。

剩下围绕数字键那一圈的,基本都是不太常用的按键。哪怕想要使用,按键本身的尺寸也都不小。

为什么会这么设计?

因为在瑞典,冬天出门大多会戴手套。试想一下,就跟咱们东北的冬天那样,零下十几二十度,裹得严严实实地坐进车里,车子在外头冻了一整夜,哪儿哪儿都是冰凉冰凉的。想要操作面板、却不想摘下手套挨冻,怎么办。

那就把按键做得大一点吧。

那就把按键的排列组合尽可能设计得合理一点吧。

V40的面板已经有所改良,按键尺寸稍许大了一点,看看S40的面板,规格更小,按键也没法做大,所以会在中间的每一个按键上,做一个凸起,这样即便戴着手套盲操作,车主只要经过熟悉,就会很容易上手了。

如何评价沃尔沃V40的中控输入面板?

S40的中央按键区,每一个功能键都是带有凸起设计的

怎么说呢,可能就因为生活在地广人稀的北欧,瑞典人特别在乎家人朋友的感受,特别喜欢在设计的时候从生活的点滴当中寻找实用性的设计灵感。

就像第一代XC90之所以设计成7座的,就因为那个年代的沃尔沃工程师想着,自己也是有几个孩子的爹,一家人出门,五座车不够用,所以就造一台7座的吧。然后一家人出门安全第一,于是第一代XC90直到2013年还保持着美国IIHS最高安全等级的评价。

所以当设计师们决定采用悬浮式中控面板的时候,他们也会下意识地想到盲操作的实用性问题。因为他们也都会戴着手套出门开车。

只是在中国,除了东北、内蒙和新疆一些地区,大部分地方的人,几乎不会有这种极寒条件下开车的经历,当然也就不会理解这种设计的原因。相反,会因为密集恐惧症,觉得这算什么狗屁设计,还不如德系日系美系那么清爽呢。

这也叫“水土不服”吧。

四、中控面板的趋势会是怎样的?

刚才那张Marvel X的,毫无疑问,会成为一种趋势。因为未来全液晶全触控的中控面板会越来越普及。而随着技术的升级,车规级的液晶面板也会像我们家里的LED电视那样越做越薄。用不了多久,面板下方就不再需要复杂的实体走线,而是一整块电脑版。多余的地方,自然就会成为一个不小的储物空间。

你担心大屏幕会成为指纹收集器?

这是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

一方面,只要是玻璃屏幕,留下指纹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会逐渐改变人们在车内的操作习惯。我相信现在很多荣威和吉利的车主,已经习惯于用语音来控制某些应用了。比如调整空调温度,比如想要听什么样的歌曲,比如希望导航到什么地方去,等等。

值得庆幸的是,在智能语音交互的技术方面,利用科大讯飞这样的技术伙伴的支持,自主品牌的意识已经远远超过合资品牌。那些开着奔驰宝马奥迪凯迪拉克沃尔沃的车主们,如果你们还在抱怨语音系统傻bi不好用,完全可以坐进荣威或者吉利的车里,去试试什么才是好用的智能语音系统。

而当我们有更多的频率使用语音系统的时候,再去液晶屏幕上进行操作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