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皓: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看人类的起源

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看人类的起源

\丁彦皓

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多次探讨宇宙的起源,老子在《道德经》中论证万事万物起源于“无”。20世纪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与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宇宙大爆炸”的学说已成为当前宇宙起源的主流思想。但是,中国神话的起源“盘古开天辟地”已在远古时期就对该论点进行了完美的论证。

从已有的文献可以得知,东汉三国时期徐整编的一部名为《三五历纪》的书中首次提出“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但这并不能够证明该故事起源于该书,中华文化最大的遗憾是传统文献的遗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是成文的脉络却是仅有的几本书与鲁国的完整官方史,而诸如齐国、晋国等当时文化大国的官方史却由于战争等原因严重遗失,司马迁《史记》的存亡艰险让后世研究历史的学者唏嘘不已。另外,我一直纳闷《山海经》到底是不是人类所著,《山海经》中所描述的怪兽以当前的基因技术理论上都能够在人类的基因实验室复活。

徐整在《三五历纪》中讲述“盘古开天劈地”时主要基于两个层面,即天地的由来与天地之间万物的由来。当前人类关于“天地的由来”的主流思想主要基于“宇宙大爆炸的混沌”,关于“天地之间万物的由来”主要基于“进化论”。这与古希腊宙斯神的始祖缇坦神话与希伯来神话在探讨世界起源时共同聚焦于“混沌”的传说有相似之处。而中国神话、古希腊神话及希伯来神话是世界三大主导性神话,共同构成了人类神话史的体系。

在混沌的天界,地高一尺,天高一丈,在万物进化中盘古的身体演化为山川河流与鸟兽虫鱼。而万物来自何方是人类哲学界的终极问题,将伴随人类共存亡。但总体经历了神话传说、哲学解说与科学假说三个阶段。中国神话论证混沌孕育盘古,盘古开天辟地,最后盘古身化万物。在哲学思考领域,亚里士多德与老子都对其进行过论证,老子谈及“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但是“无”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又回归“混沌”说。

宇宙大爆炸主要是指150亿至18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高度集中在一点,甚至几乎没有,即天文学中所说的“黑洞”,而某一天突然大爆炸,宇宙开始持续膨胀,形成了当前的宇宙。而在大爆炸形成地球后,在地球上又出现了进化,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由有机物演化为微生物,由微生物到植物,植物到动物,动物进化出灵长类动物。如果将其与盘古开天辟地传说进行对比后发现“何其相似”。即黑洞相当于混沌,宇宙大爆炸后犹如天日高一丈,地日沉一丈,盘古日长一丈。最后盘古身化万物就是地球上的进化论。因此,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是世界上所有关于创世纪中最具代表性与能够解释世界由来的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与世界由来的神话传说、哲学解说以及哲学假说一脉相承。这就出现一个疑问,一次巧合可能是偶然,但是一系列恰如其分的巧合肯定有其必然性。那么就会得出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绝非远古人类对世界起源的幼稚认识。有学者在论证盘古开天辟地对世界形成的解释,而在这后面又潜藏着这个神话起源于何方?这极有可能颠覆当前人类对其进化史的认识,这应该是个新的研究领域!

丁彦皓 房地产金融学博士、量化对冲学博士后,专注资本市场,负责量化对冲、权益投资、资本运作、股指期货与股票期权等,关注国际关系、历史、哲学与宗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