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开山祖师”的一首诗,句句如画,描绘了一幅幽美的山景图

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一生仕途不得意,但在诗坛上却享有盛名,写了大量优秀的诗篇,是北宋诗歌革新运动的推动者,对宋诗后来的发展起了巨大影响。他的诗风平淡朴素,擅于写景,意境含蓄。如他的写景名篇《鲁山山行》,句句如画,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深秋山景图。

宋诗“开山祖师”的一首诗,句句如画,描绘了一幅幽美的山景图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适:恰好。

熊升树:熊爬上树。

何许:何处,哪里

宋诗“开山祖师”的一首诗,句句如画,描绘了一幅幽美的山景图

这首诗写的是鲁山山行所见山野风景。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高高低低,蔚为壮观,恰好与我喜爱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契合。总写“山行”所见所感,先写所感再写所见,突出了诗人爱山的情趣。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改”字下得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在变化,用“改”字写山的千姿百态。迷,迷路,暗含“迷恋”之意,用“迷”字写诗人游兴之浓,十分传神逼真,表现出诗人独自行走山间欣赏美景的陶醉。

宋诗“开山祖师”的一首诗,句句如画,描绘了一幅幽美的山景图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寒霜降落,熊爬上树,树林空寂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构成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霜落”和“林空”点出了时令,“熊升树”和“鹿饮溪”是动景,诗人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突出了山林的幽静,也表达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人家在哪里?在遥远的白云只外,因为听到了一声鸡鸣。这两句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巧妙地暗示远处有人家居住;未见其物,只闻其声,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景与情契,表现了诗人为大自然所陶醉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素,描写自然,其中情因景生,景随情移,表达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之情及置身其中的喜悦、闲适的心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