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藻乐子


正史中的魏延死法,陈寿《三国志》还是记载比较清楚的。他是死在234年秋天,诸葛亮时代第六次北伐的前线。简单说,他在诸葛亮死后,和杨仪夺权失败,因此死亡。

《三国志》本传有清晰的记载。

首先是诸葛亮临终前,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安排撤退,由魏延断后,姜维倒数第二阵。并且专门说了,如果魏延不服从,那么大队就自己走,别跟丫纠缠。

等到诸葛亮死后,杨仪按照安排行事。此时还没有公布诸葛亮死的消息,杨仪派费祎去打听魏延的意思。费祎是个老好人,以前是诸葛亮专门派去协调杨仪和魏延矛盾的,所以杨仪这个举动,应该说还是想尽量不和魏延撕破脸。

但魏延却很不客气,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他公然表示要自己掌握兵权,继续北伐。这就完全推翻了诸葛亮的遗命。他还强迫费祎和自己联名号召众将,别听杨仪的,听自己的。

费祎一看你小子不识好人心。他就托词逃回中军,然后和杨仪、姜维等人拔寨班师。

魏延发现自己被骗了,心头大怒,就抢先率领前军南下。他的队伍人数较少,应该也比较精锐,所以动作更快,抢到了杨仪前面。可恨的是,魏延一路上烧毁了栈道。这就等于要把杨仪带领的北伐军主力置于死地。幸亏杨仪等人地理熟,带人翻山越岭,也从另外的路跑回来了。

这时候,魏延和杨仪分别向成都的朝廷报告,说对方造反。但成都的大臣蒋琬、董允等都在皇帝刘阿斗面前保杨仪,说魏延造反。于是阿斗派蒋琬带着御林军北上夹击魏延。可以说魏延到这个时候已经是死路一条了。

接下来,魏延的队伍和杨仪的先锋王平在南谷口遭遇,王平一声怒喝“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的士兵知道魏延理亏,纷纷溃散。魏延和几个儿子逃亡,被杨仪派马岱追斩,又诛灭三族。

以上就是魏延之死的过程。应该说,魏延自高自大,违背军令,把他和杨仪的私人恩怨变成了几乎害死全军的内乱,因此站到了全军全国的敌对面,可以说是自取灭亡。

同时《魏略》还有一种相反的说法,认为诸葛亮去世前让魏延指挥全军撤退,却被杨仪污蔑魏延想要造反,主动攻打魏延。魏延没有战备,不战而逃,被杨仪追杀。这个记载相对来说要离谱一些,更可能是魏国一方拍脑袋的臆想。


巴山夜雨涮锅


问题问的很好,魏延的死是三国中的一段秘辛,至今依然扑朔迷离,我在这里就讲一讲『三国志』和『魏略』分别是怎么说的。

魏延是后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也是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低估的一员将领。其实刘备时期,对魏延已经非常的器重了,当时刘备刚刚经过和曹操的殊死争夺,拿下东川汉中,掌握了西蜀的门户,本来大家都以为刘备会任命张飞来守汉中,但是刘备却任命了魏延。当时可谓是一军皆惊。

魏延也雄姿勃发的对刘备许诺: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后来,魏延也确实把汉中打造的固若金汤,后来的继任者王平、姜维都得益于魏延建立的防守体系。

关于魏延的死因,其实即便是在正史上,也是有两种说法的。

按照『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诸葛亮死后留下遗言,让杨仪、姜维节制蜀军退兵,同时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愿意走,就让魏延留下,姜维和杨仪先走。结果魏延果然不愿意撤军,认为诸葛亮去世之后,应该由自己统军继续北伐。听说了诸葛亮的安排之后,魏延勃然大怒,自己率领军队抢在杨仪和姜维的前头占领了南谷口,还烧绝了撤军的栈道。

于是可热闹了,杨仪和魏延分别派人给刘禅上表说对方谋反,刘禅也摸不清楚情况,就问侍中董允和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这两个人都觉得杨仪不会反,应该不怎么会反,但是魏延不好说。

为什么这俩人都向着杨仪呢?一方面当然因为杨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而魏延是武将,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魏延这个人平日里太高傲了,得罪了很多人,于是在关键时刻,没有人在朝中给他说话。

于是刘禅就命令蒋琬率领宿卫营向北去考察这『互相告对方谋反』怎么回事。蒋琬还没有到,魏延已经开始进攻杨仪和姜维了。这一进攻,魏延就丢了理,王平大呼:

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诸葛亮刚刚去世,你魏延怎么就敢做自相残杀的事情呢? 诸葛亮在蜀军中的威望毫无疑问是巨大的,王平这么一诈唬,魏延的军队知道自己不占理,于是一哄而散。魏延一看不行了,就和自己的儿子们往自己的地盘——也就是汉中跑。杨仪看自己占了上风,就派马岱追杀,终于在汉中城外虎头桥斩杀了魏延。在今天的汉中,还有“马岱斩魏延处”。

所以按照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这就是蜀军的一场内讧,魏延和杨仪都没有反叛的心思,但是都要负上百分之五十的责任。因为俩人即便是诸葛亮在世的时候都互相看不对眼,现在诸葛一死,上头没有压制他们的人了,以前积压的矛盾就开始爆发了。『三国演义』基本上就是按照『三国志』中的描述,加上了诸葛亮遗计马岱斩魏延的情节。但是需要声明的是,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走投无路的时候流露出投魏的倾向,这在正史里面是没有的,魏延至死也没有想过去投奔魏国。

如果说三国志魏延传里面的描述只是让人惋惜的话,另一本同时代的史书『魏略』里面描述的就更加让人扼腕长叹了。

根据魏略的说法,诸葛亮临终前把军务托付给魏延,魏延就率领着蜀军缓缓后撤。因为杨仪和魏延不和,看到魏延掌握了大权,杨仪很害怕,于是就在军中造谣,说魏延要谋反,要去投降魏国,然后率领手下人马突然发难,进攻魏延。

魏延猝不及防,仓卒之间控制不了局面,不得已逃向汉中,结果被杨仪派马岱追赶上杀死,然后把内讧的罪责栽赃给了魏延,同时还诛灭了魏延的三族。

如果魏略中说的是真的,那么魏延同样是死于内讧,但是责任完全在杨仪。

上面就是『三国志』和『魏略』上对魏延之死的看法,相同点是死于内讧,不同之处在于杨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你觉得哪一种更可信呢?无论是哪一种,对于风雨飘摇的蜀汉来说,都是祸不单行,本来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军队里职务最高、战功最显赫的就是魏延了,本来魏延最有希望继承诸葛遗志,统帅蜀国的军务,而他在汉中的赫赫功勋也证明他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可惜在内讧中丢了性命,蜀国又丧失了一员大将。汉中虎头桥遗址,除了碑文之外,还有一幅对联:

虎桥往事明月知,汉水长流太守名

或许就是在表达对魏延的惋惜之情吧。


经史通义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魏延在电视剧中的形象演的很生动,基本是按照民间传说拍摄的。魏延在诸葛亮死后大喊“谁敢杀我”,连喊三声,这时候马岱在身后大声应道:“我敢杀你”,随之手起刀落斩杀魏延。

三国演义中对斩杀魏延的成功归结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书中讲诸葛亮善于观人面相,他在魏延出营时看到魏延脑后长有反骨,因此料定自己死后魏延必然趁乱谋反,但是魏延是乌龟精转世,善于将头缩进脖子里(这个是民间传说,权当笑话听吧),因此设下一计,令马岱怂恿魏延大叫“谁敢杀我”,趁其不备斩杀魏延头颅,方才奏效。这样的精彩段落其实三国演义及其民间传说有很多,大多是根据历史添油加醋的一种谣传,根本不可信!

那么真实的历史中魏延是怎么死的呢?魏延又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需要从书中寻找答案。

根据《三国志》记载,魏延是在随刘备入蜀时开始有记录的,也就是说魏延原来是谁的部下历史书并没有记载,这一点跟电视上演的不太一样。电视上演的是魏延原先是刘表的部下,后来投靠长沙太守韩玄,因对韩玄不满,于是率众投降刘备。当时诸葛亮就要斩了魏延,说魏延心怀不忠之心,难以长久。后得刘备劝阻才作罢。

书中记载,魏延在跟随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作战英勇,刘备封他为牙门将军。同时期同样为牙门将军的有王平、向宠等,可见魏延的官职并不是很高。

魏延真正崭露头角是在刘备选择镇守汉中的大将时,当时刘备迁都成都,于是必须选一名上将去镇守汉中。这时关羽镇守荆州,都襄阳。作为刘备最亲密的兄弟张飞被大家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然而刘备却出其不意的选择了魏延。刘备封魏延为

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众人都大惊。

于是刘备召集群臣,当面问魏延道:我将大任交与你,你有何打算?魏延回答道:要是曹操亲自领兵来,我就率兵防守。如果是一个偏将,就是领十万大军前来,我也会就地消灭了他。刘备大喜,称赞魏延勇猛。

魏延的表现当然也是可圈可点的,在他镇守汉中期间,多有建树。汉中始终牢牢的掌握在蜀军手中。刘备加封他为

镇北将军,封都亭侯。

后来诸葛亮北伐,在第二次出祁山时魏延领军击败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成功收复失地。被刘禅加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魏延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在诸葛亮出汉中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这个计策到底是否可行存在争议,但是没有试一试就否定这个建议确实有些遗憾。不过这也从一方面反映了魏延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大将,他也有出汉中、伐魏国、平天下的宏大愿望。

后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诸葛亮死之前已经派兵进攻过驻扎在渭水南岸的司马懿,进攻的效果不太理想。于是诸葛亮采取了持久战的做法,令蜀兵就地屯田,平时耕作,战时打仗,耕战结合。谁知道不凑巧,诸葛亮由于操劳过度,病情逐渐加重,于是终于支撑不住突然病逝。

这时候军中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以杨仪为代表的,主张撤军。另一种就是以魏延为代表的主张保持现状。而不巧的是魏延和杨仪两人平时就关系不和。

诸葛亮死后,杨仪、费祎、姜维商议秘不发丧,令魏延断后,全军撤军。关键这个时候诸葛亮死后军中大权是魏延为老大。魏延听到文臣费祎过来下达调令,而且还是杨仪起草的,于是非常不满,魏延说:丞相死后,自有人继续率军与魏军作战。何必因为一个人的生死而荒废了伐魏的大计呢?当然了,他说得这个人就是他自己。

这个时候,事情就变复杂了。刘禅远在百里之外,况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魏延执意留下,估计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但是蜀军一撤,魏军必然有动静。如果这时蜀军内部自我分裂,则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魏延不等杨仪等人撤军,先率人南返,目的是抢先一步在刘禅面前状告杨仪谋反。魏延还烧毁自己走过的栈道,用来延误杨仪的行程。杨仪也派人日夜兼程向成都进发。刘禅接连接到密报,一个说杨仪造反,一个说魏延造反,到底谁是谁非刘禅自己也搞不清楚。

于是刘禅就问身边的丞相府人员董允和蒋琬,这两个人于是保举了杨仪,怀疑魏延的动机。这时候魏延的举动也有些过分,他先到达成都的周边南谷口附近,他令人守住南谷口,然后出击杨仪的军队。杨仪派何平出战,何平骂魏延道:丞相尸骨未寒,你就做这样的事情。魏延的士兵都知道魏延不得人心,于是都纷纷投降。魏延无奈,领着自己的儿子逃回汉中。杨仪令马岱追击,马岱成功追上魏延并且斩杀了魏延。

魏延的死是一个悲剧,他的死跟杨仪有很大的关系。魏延居功自傲,在诸葛亮死后没有和文臣同心御敌,反而趁机打起自己的小算盘。在政治斗争中又多次出黑手,要至杨仪于死敌。终于因不得军心而落得孤身逃亡的下场,最终被自己人马岱斩落马下。可谓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呀!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历史上对魏延的死有一定的歪曲,魏延未必有反心,因为如果魏延真的造反,他会选择投靠司马懿,而不是南下找刘禅状告杨仪。所以在魏延心中,诸葛亮死后应该按照他的思路继续与魏军对抗,派一只小队伍护送诸葛亮的灵柩回成都就可以了。而杨仪、费祎等人的行为明显是过于惧怕魏军,生怕魏军知道了诸葛亮死后趁机进攻,是一种典型的逃跑主义,因此魏延选择了政治斗争来保全这次北伐的战果。

然而,在实际斗争中,魏延采取的手段极其厚黑,导致他和杨仪的矛盾白热化,最后无人支持他,落得了一个兵败被杀的下场。因此魏延是个悲剧的人物,他的死是咎由自取,不值得过于同情。


每日趣评


魏延是自己作死而已,非诸葛亮所杀。但他却不是想造反。只要这次安全退回蜀汉。凭魏延军中资历,蜀汉军中一把手十拿九稳。何必急于一时,杨仪文官怎能与之争锋。三国志讲: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很多人讲诸葛亮开会不通知魏延。我觉得无稽之谈。谁说统帅开会要通知所有人知道的。难道主席他们开会都要把十大元帅叫回来。而且这也不是开会,而是密谈。诸葛亮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事。知道的人当然是越少越好。据三国志讲此次北伐魏延为前锋。就是说魏延在前线,匆忙召回魏延恐有变。再者就是诸葛亮知道魏延会不听命令,所以没叫他。但诸葛亮并没有讲魏延不听命令就杀了他。诸葛亮是知道魏延的忠心。也有人讲诸葛亮的安排不利于魏延。魏延是此次北伐前锋让他断后也没有什么不利。断后是重中之重,也说明诸葛亮对他能力的信任。曹操就经常亲自断后。)诸葛亮知道魏延不会轻易听命令,魏延讲

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从这句话就得失他抗曹的决心有多大。诸葛亮也知道魏延忠心不会反叛。所以才说不听命令就不管他了。杨仪派费祎去探知魏延的想法。得知他不肯退军。于是按诸葛亮遗命准备退军。魏延不愿意去断后还有一个原因。魏延讲: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你不是为杨仪断后而是为蜀汉。把个人恩怨凌加在国家利益之上,置大局于不顾)

三国志讲: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水火到两人只要坐在一起就吵架,吵着吵着魏延就拿刀对杨仪比划。杨仪只能哭成泪人,费祎做和事老。魏廷杨仪两人都是人才,都是刘备诸葛亮看重的人。

魏延:勇猛过人,刘备时:任他做汉中太守,镇北将军守汉中。诸葛亮时:都亭侯-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县侯)(如果这样都讲诸葛亮不待见魏延,那么我多愿我的领导如诸葛亮之不待见魏延。)

杨仪:有才干。刘备时:先主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左将军兵曹掾(管兵事器械,刘备当时官位是左将军。如诸葛亮署左将军府事)-尚书(汉代尚书是分管五曹之一,就是后来的六部。是尚书令的副手,不设丞相时就是由尚书令管天下)诸葛亮时:参军、署府事-长史、绥军将军。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於仪。

两人的矛盾诸葛亮非常清楚,但因两人都是人才。难以偏任何一方:亮深惜仪之才幹,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蜀汉车骑将军刘琰跟魏延不和都让诸葛亮责,赶回成都。(刘琰是蜀汉第三号人物,诸葛亮第一,李严第二。)但他不管事的,只是居高位而。面对杨仪魏延两个有才之人,诸葛亮难以选择。

魏杨两人都性格不好。一个性矜高皆避下,一个性狷狭。两人都想接诸葛亮的班。魏:

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杨: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诸葛亮认为杨仪性格不好,不能接班,认为蒋琬更适合。虽然没说魏延,但我认为也有这样的意思。有句话讲:宰相肚里能船,将军額上能跑马。魏杨两人是不符合的。

魏延作死的过程是:诸葛亮遗命断后,魏延不听。杨仪准备自行退军。(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不听军令罪过不小吧)-杨仪还未退军,魏延抢先南下,所过烧绝栈桥阁道。(这是要置蜀汉大军于死地吗?司马懿可是在后面追击呀。追了两次。1以为诸葛亮死了,让姜维杨仪吓走2路过蜀汉军留下营寨评价诸葛亮天下奇才。发现留下不少粮军器图书,然后再次追)-魏杨互相告对方谋反,阿斗收到两人的奏折。问董允蒋琬等人,大家都保杨疑魏。(杨仪是文官,魏廷是武将。而且烧绝阁道行为让人疑)于是派蒋琬率宿卫营北上。-杨仪等人逢山开路遇河搭桥,昼夜兼行。魏廷在南谷口等着,率部攻击杨仪,杨仪派王平前去。王平来到魏延军前大骂: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敢这样。魏延部下的反应是:魏延士众知曲在魏延,莫为用命,军皆散。(说明连魏延手下都不支持)于是跟几个儿子逃往汉中。-杨仪派马岱追斩,夷魏延三族。(杨仪在之后因没能接班只做虚,非常不满。说了些不好的话,贬为平民。之后又上书诽谤。蜀汉下令抓杨仪,杨仪自杀了)

魏杨两人的矛盾连远万里之外的孙权都知道,也预言了两人。襄阳记曰:董恢以宣信中郎副费祎使吴。孙权尝大醉问祎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於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诸君愦愦,曾不知防虑於此,岂所谓贻厥孙谋乎?"祎愕然四顾视,不能即答。恢目祎曰:"可速言仪、延之不协起於私忿耳,而无黥、韩难御之心也。今方扫除强贼,混一区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权大笑乐。诸葛亮闻之,以为知言。还未满三日,辟为丞相府属,迁巴郡太守

魏延有作死的成份,杨仪有推波的成份。两人都是持才而傲,不相让。他们成功于优点,因缺点而死。关羽张飞也是如此。关羽: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糜芳傅士仁素嫌关羽轻已。荆州的很多官员跟关羽关系都不好。汉中之战黄忠立大功,刘备准备封黄忠为后将军。关封前将军,关讲:大丈夫不跟老卒同列。魏延也是善养士卒。)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张飞是给部下杀死)

诸葛亮也是有责任的,既然两人都是人才。不忍有偏,那就把他们分开好了。估计诸葛亮也没想到自己那么快死吧。


小鸿哥


魏延是刘备帐下一员名将,在刘备攻占汉中时,时人以为汉中太守非张飞莫属,但刘备却偏偏提拔了魏延。汉中是刘备集团的战略要地,是进攻关中的跳板,防守西川的门户,从这便能看出魏延的能力。

刘备死后,诸葛亮六出祁山,手下最为勇猛善战的将领非魏延莫属,姜维和他相比都欠缺不少。但是,最终魏延的下场却不尽如意,通常按照正史记载,是死于内讧。

三国志的说法是,诸葛亮死后,诸葛亮把军事托付给了杨仪,命令魏延断后。但偏偏和魏延最不对付的就是杨仪,两人拔刀相向也是发生过的。魏延对于杨仪掌握兵权,自然是不会服气的,于是大军先行回川,沿途烧毁栈道。杨仪和魏延也都向刘禅声称对方要谋反,无奈蒋宛等人支持杨仪,魏延瞬间处在了孤立的地位。杨仪和魏延两军照面,王平、姜维大呼魏延谋反,魏延手下的士兵便放弃抵抗,魏延逃走后被马岱追杀至死。

魏略的说法是,杨仪和魏延之间的矛盾很大,杨仪想要置魏延于死地,于是大军袭击魏延,魏延兵败撤退,被马岱追杀至死。

两个说法相同的是,魏延和杨仪的仇很大,魏延最终被马岱所杀。不同的是,三国志偏向于杨仪,魏略偏向于魏延。但我认为,魏略杜纂的成分多,毕竟是魏国的作品,自然有描黑的嫌疑了,而三国志是蜀国人陈寿写的,所听所闻都比较符合蜀国的现实情况,但魏延的真实想法陈寿怕也是不知道。



我个人分析,魏延和杨仪都没有反心,都是为争夺兵权而来,但是魏延一向自傲,和蜀国群臣的关系只怕不如杨仪,所以蒋宛、费祎等人觉得杨仪不会反,魏延会反。魏延本人烧毁栈道的行为,本身是带有造反嫌疑的,不管他有没有想,他的行为显然是不明智的。


魏延性子骄傲,不甘人下,后来又行事不妥,是自取其祸了。


蜉蝣尘埃笑谈天下


杨仪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魏延没有被正史丑化,只是被《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丑化。

魏延没有被正史丑化,只是被《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丑化,目的就是凸显诸葛亮的英明,甚至不惜捏造魏延头有反骨的梗。记载比较准确的,应该是《三国志 魏延传》,因为作者是出身蜀汉的陈寿,因此最为可信,魏延就是死于杨仪之手,而直接凶手则是马岱。原文节选如下: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延大怒,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按照这段文字,魏延违背诸葛亮的遗命,擅自起兵并烧毁栈道,是负有主要责任的。并且根据史书记载,魏延比较狂妄,脾气暴躁,确实得罪了不少人。但是,要是结合《杨仪传》来看,杨仪应该负的责任更大。因为据我看,杨仪就是个小人,最能说明他是小人的,就是《魏延传》中的一句话:“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魏延的头颅被拿到杨仪面前,杨仪竟然用脚踩着魏延的头破口大骂,卑劣人品可见一斑。魏延毕竟有大功于国啊!

此外,关心自身利益高过国家利益,信奉“有奶就是娘”原则的,其实是杨仪。

杨仪到成都后,被任命为中军师,官职没有超过蒋琬,他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高,于是经常怨愤,斥责他人叹息自己。杨仪对费祎表示自己的怨恨忿怒,竟然说:"以前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降魏,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

古人云:“降魏,是魏延之所未及设想者;而仪欲为之,其居心尤出延下。


历史磨坊


按《三国志》的记载,魏延直接死于马岱刀下,间接死于杨仪、费祎的排斥和算计。其中费祎的作用不可小视。

诸葛亮临死前遗命撤军,让丞相长史杨仪领军魏延断后。杨仪派丞相司马费祎去探魏延口风,魏延不想放弃北伐,便和费大参谋长商量,让丞相府的人先回去处理后事,自己带部队接茬打。费祎说行我回去和杨仪商量一下,他一个文官不懂军事应该会同意。回去后费祎便和杨仪一起收拾东西准备开拔,魏延一怒之下抢先南归,杨仪等人随即追赶。两军遭遇南谷口,因在街亭擂鼓退敌而升官、进而粉丝暴涨的大将王平挺身而出,呵散了魏延的追随者。魏延逃向汉中,杨仪“遣马岱追斩之”。

费祎的做法让人匪夷所思,以他的水平完全可以办得更艺术些。杨仪和魏延虽然水火不容,但临危受命不至于第一时间就想到报复,毕竟诸葛亮尸骨未寒,他让费祎去探魏延口风应该也是想争取一下。然而费祎为了抽身阳奉阴违,表现出外交式的狡猾。虽说有诸葛亮“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的遗训,但你劝不了也别忽悠啊。此举无异于火上浇油,引发魏延诸如抢先南撤、烧毁栈道、对峙南谷等一系列过激反应。而这些行为又反过来刺激了杨仪和众将士——以此推断,不排除费祎向杨仪汇报时继续打太极,坐观事态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乱糟糟中魏延也丢了性命。

费祎的行为不是孤例,后来他算计杨仪也有异曲同工之效。回成都后人事重新调整,杨仪当了个有名无实的中军师,以前的部下蒋琬却做了尚书令。杨仪不服,跟老朋友费祎诉苦,说早知如此当初就该投奔曹魏。费祎不动声色地密报刘禅,杨仪因而被革职流放。费祎和杨仪——还包括好多人,其实都不算诸葛亮的忠诚信徒。费祎掌权后奉行防御战略,还不断阻挠继承诸葛亮遗志的北伐新秀姜维,说“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杨仪的牢骚虽是气话,却为心声。他没当上尚书令,是因为诸葛亮认为他“性狷狭”不堪大任,故而在写给刘禅的密奏中推荐了蒋琬。而魏延在不满意的情况下依旧选择向南,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当然魏延之死也有性格和作风原因。魏延为人高冷,和同事关系处得不好,以至于他和杨仪互告御状指责对方谋反时,远在成都的董允、蒋琬不问原委便主观倾向杨仪,加上魏延做事冲动,不可避免地成为众矢之的。


路卫兵


正史之中,魏延被马岱所杀,又被杨仪诛灭三族。当然,魏延的死因和罗贯中罗大大的《三国演义》中的原因不同。说白了,魏延是死于政治内斗,这其中有魏延本人原因,也有诸葛亮的原因,最终导致了魏延身死族灭。

下面我分别阐述一下,个人观点,仅供娱乐。

一、情商不够格的魏文长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今河南桐柏)。魏延随刘备入蜀,屡立战功,被提拔为督汉中的镇远将军,并担任汉中太守,惊掉了一地眼珠子,众人原来以为会让张飞来担当此任呢。由此可见魏延的能力是相当出众的。

魏延虽然能力出众,但矜功自傲,属于骄兵悍将的典型代表,用现在话来说就是能力有多大,脾气就有多大,做人太高调,不知收敛,顶撞上司,私下里对同事发领导牢骚,而且还什么事儿摆在脸上,直来直去。总之一句话,魏延情商太低。

诸葛亮几次兵出祁山时,魏延屡次建议分奇兵从子午谷突袭长安,却没被采纳。魏延常常感叹诸葛亮太胆小,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这样的下属,谁会喜欢,于是,魏延为自己的悲催下场,亲自挖了一个大坑。

二、玩儿平衡的诸葛丞相

杨仪是一个干练聪敏之人,善于谋划调度,但同时又是一个恃才傲物,心胸狭窄的主儿。他和魏延互相看不对眼儿,二人分属文武,却嫌隙日深,势同水火。

诸葛亮想充分利用二人的长处,每次出兵都带着两个人却又不调合二人之间矛盾。他在二人之间玩儿平衡,却不知天不假年,终于玩崩了。

没有想到他自己会在五丈原陨落,留下的文武两个精团的头目不合,自毁长城。当然,也可能算无遗策的诸葛丞相是在为自己的衣钵传人姜维铺平道路,细思恐极啊!

三、魏延之死

武侯死前,向身边近臣交代后事,也就是杨仪、费袆、姜维之流。请注意,没有魏延,谁让他对老大不恭敬呢!

杨仪和费袆利用信息不对称,阴了魏延一把。等魏延醒悟过来也晚了,只好撤军,路上气不过,又准备攻击杨仪,被人三言两语之下,引入套中,军心焕散,只好回逃成都。

杨仪派马岱追击,斩了魏延,并把他的脑袋当球踢,顺便诛灭魏延三族。可怜,可叹,可悲。

当然,杨仪也没好下场,为人辛苦为人忙,最终也人头落地。蒋琬当政,姜维顺利掌军。

所以,我们要谨记,人可有傲骨,不可有傲气,做人要低调,谨防祸从口出。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诸葛亮临终安排杨仪等人率军撤回汉中,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指挥,不用等他: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他知道魏延权力欲太重,如果死后立刻将军权交给魏延,魏延可能不会撤军,要继续打仗,但自己一死,军中士气低落,重要将领又都是自己的铁杆儿,魏延也没有能力掌控,与司马交手没什么胜算,为保留实力,唯有让杨仪带队伍走。考虑到魏延杨仪不和,特意安排不要勉强魏延,给他留了面子,这个做法充分反映了孔明先生的睿智,和以大局为重的做法。

这时候魏延开始作死,当费祎将诸葛亮的安排告诉魏延,魏延居然要内讧: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费祎一看不好,稳住魏延,跑回大营,

魏延发现杨仪真要撤军,于是不听诸葛亮临终安排,截击杨仪: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烧断栈道毁坏战略设施,不惜冒内讧的风险抢夺军队指挥权,每样都是死罪,但凡冷静点,都不会这么处理问题。两军对垒,杨仪派何平几句话就把魏延的队伍说散了: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可见魏延没有多少忠实的部下。最后在逃亡中被马岱追杀,身死族灭,全部都是咎由自取,没有搞清楚自己的斤两,最可笑的是,他这么做的原因是想和杨仪争权,可是诸葛亮的接班人是蒋琬,杨仪也落得革职自杀,造化弄人。

最后说一下,蜀国灭亡是在魏延死了29年后,以魏延的岁数,别说能不能活到那时候,就是能活到,估计也70多了,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有事生非


正史中,蜀汉陈寿的《三国志》比较可信。三国志中记载,魏延死于兵权祸害。

兵权祸害

公元二三四年,诸葛亮七次北伐战争已经进行到了第五次,魏延当时被委以重任。被任命为前锋,打了头阵,在任命之后他梦见自己头上生了两只角。当时就问了占梦人赵直这个梦有什么深层的含义,这个人心胸非常狡猾,他表面上奉承了魏延告诉他:

“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


在背地里却悄悄捅别人刀子,对魏延的顶头上司说:

“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后来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北伐没有了带头人要退兵,有人建议用魏延来断后,但当时魏延逆骨已经在蜀汉官员中传播开来,他们也想用人又怕人到时候反叛。最后敲定了一个辅助政策,如果魏延抗命的话,就自行引军撤退,断了他的后路。诸葛亮去世以后,为了考验他的衷心,杨仪秘不发丧,并命费祎去试探魏延。

杨和魏朝廷中是死对头,政见多半不合。当时的魏延不知道北伐的将领已经去世,本来就不满足于成绩,强留费祎共谋夺取兵权。费祎表面上附和,但实际上在欺骗他,以回营押解杨仪为由,逃回大营通风报信。大军正在有条不紊的做撤退工作,魏延虽然已经决定夺取军权,但心里不放心派出人侦查大营发现撤退,被强制向后之后,为了占领先机,等着大部队撤退之前,一路领军急退,并烧毁沿途阁道。他们两个人回到朝廷之后,均向幼主刘禅控告对方谋反。当时留守的大臣蒋琬和董允,都怀疑魏延有有嫌疑。


魏延携家带口逃亡,朝廷派出马岱追杀魏延,将他杀死,夷其三族。杨仪踏着魏延的断头羞辱:“庸奴!复能作恶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