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期|存世书画作品所钤宋代“尚书省印”考(下)

第231期|存世书画作品所钤宋代“尚书省印”考(下)

这篇文章,是宋代官制史与书画鉴定的经典之作。一文既出, 使钤盖“尚书省印”的八件书画名迹,找到了可靠的时代下限。弗瑞尔与克利夫兰博物馆的官方著录, 已将该印的北宋旧说, 向下改订为南宋1141-1183年间。作为“尚书省印”研究的开山论文,本期倾情推荐。

接第230期:

作 者:彭慧萍(Huiping Pang)

八方“尚书省印”之钤压时间排序

印章钤盖时间之早晚必然影响钤压效果。审酌存世八方“尚书省印”字口缺损度,此八印虽出自同印所钤,然而钤盖时间先后不同,印文粗细、字口磨损度亦有渐变之别 (详见图二五至图三三)。

第231期|存世书画作品所钤宋代“尚书省印”考(下)

(左上) 图三四 克里夫兰藏传巨然《溪山》轴之“尚书省印”。

(中上) 图三五 考古出土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官印实物 (注41)。印面新,沟槽深,印栏四角方直,印文未经严重耗损。此印看使用率应为新印。唯印底在流传过程中曾遭碰撞或敲击(印底有一缺口)。

(右上) 图三六 台北故宫藏传巨然《层峦》轴之“尚书省印”。以上三印印面均新,印文笔划细,方笔转折,印边四栏转折方直,印文缺口损耗最小,钤盖年代相对较早。

第231期|存世书画作品所钤宋代“尚书省印”考(下)

依字口缺损度分析,存世八方“尚书省印”虽为同印却非同一时期所钤盖,因为各印磨损度略有差池。八印之中,克里夫兰传巨然《溪山》轴、台北故宫传巨然《层峦》轴、纳尔逊传李成《晴峦》轴之三方“尚书省印”篆文缺口最似,钤盖时间应最接近。此三方印栏四边方角转折,线条匀细、平整光滑且干净利落,属于早期新印的可能性最大。可参照下图四三,此为考古出土在南宋建炎四年(1130)官印实物局部(注43),印新,无缺口,印文沟槽相对较深。

宋摹刘敞《书秋水篇》(1182年王淮跋)之“尚书省印”印文线条稍略变粗,“尚”字右缘多一竖笔,“省”、“印”两字竖划渐粗,印体变薄,朱文印渐次向下凹蚀,钤压时间应晚于上述三画。由于岁月磨蚀寖久,印面向下磨蚀增粗,凸起的毛剌亦渐次显露,可参看下图四四,此为1154年官印实物局部。

第231期|存世书画作品所钤宋代“尚书省印”考(下)

旧印累经数年磨蚀,印面下凹,朱文变粗、沟槽浮浅、毛剌显露、刮痕渐增(参看下图四五,此为1223年官印实物局部),加上经年碰撞刮擦,气孔、凹痕隙缝处均易藏污纳秽,被沾印泥并堵塞印面,使印文线条呈现拖泥带水的疲惫状态。

宋拓《阁帖》之1183年“尚书省印”相较于前七印边栏更粗,笔划更肥,边栏棱角磨为圆角,“尚”、“省”两字上半、“印”字下半笔划变肥且露毛剌,“尚”字出现新竖笔,反映出使用日久的磨蚀痕迹,可参看下图四六,此为1260年官印实物局部(注44)

第231期|存世书画作品所钤宋代“尚书省印”考(下)

而佛利尔本《解鞍》轴“尚”、“省”、“印”三字磨损、变形、印文沟槽堵塞、新增赘笔等特性,正好为宋拓《阁帖》1183年“尚书省印”特征之承继,尤其是“尚”字横划间多出的短竖划。综此,存世八方“尚书省印”之字口缺损度依序为克里夫兰传巨然《溪山》轴、台北故宫传巨然《层峦》轴、纳尔逊传李成《晴峦》轴、北京故宫宋摹刘敞《书秋水篇》(1182年,共四钤)、上海博物馆宋拓《阁帖》(1183年)。八印之中以《阁帖》之1183年南宋名臣诸观跋“尚书省印”印文最粗,缺口、磨损最严重,钤盖年代应相对较晚(表四)。

第231期|存世书画作品所钤宋代“尚书省印”考(下)

八方“尚书省印”钤押时间以淳熙十年(1183)《阁帖》为最晚。1183年以后,三省无重大的官制变革记录,此后三省官印之存灭与否与中央官制变更无关。承袭了宋拓《阁帖》“尚书省印”字口磨损特征的佛利尔藏《解鞍》轴,其“尚书省印”是否为南宋中晚期的再度翻铸印如今无法精确查知。不过,伪刻南宋“尚书省印”依南宋律法当处决死刑,此一酷刑应大幅度降低佛利尔藏《解鞍》轴之“尚书省印”为南宋时人伪刻的可能。

法条凭借:南宋“尚书省印”系入藏秘阁之关防查验印(注45)

佛利尔藏传张戡《解鞍》轴、纳尔逊藏传李成《晴峦》轴、克里夫兰藏传巨然《溪山》轴、台北故宫藏传巨然《层峦》轴皆为“绢本、设色、挂轴、绘画”,“尚书省印”俱钤于画心本幅右上角。四画轴均“尚书省印”独见,除去该印外均无南宋时人题跋、均无南宋私家藏印,其中多数除“尚书省印”外另钤北宋(宣和殿宝)、元(宣文阁宝)、或明(司印)等内府官藏印。凡此内府官印证据,加上画绢右上角“尚书省印”,制式化、统一化的装裱型制,使我们不得不思索单独钤盖的“尚书省印”于南宋时期是否为官方制度所需。

考《思陵书画记》载绍兴朝秘阁搜访“名画”之入库程序:

应搜访到名画,先降付魏茂实定验,打千文字号及定验印记。进呈讫,降付庄宗古分手装褙(注46)

藏品“打千文字号”是为了登簿造册,下一道手续为“定验印记”。所谓“定验印记”据《淳熙十一年(1184)秘书少监沈揆奏札》:“皇朝祖宗御书十卷,并已装潢了毕,作二匣幞,申都省缴进(注47)”,知“定验”系“申都省缴进”。再据《庆元五年(1199)秘书监杨王休札子》:

契勘本省(秘书省)见有图画,并准御前(指皇帝)降下收藏。内有不曾用印记者,其数颇多,窃虑久后有换易之弊,欲乞从朝廷旨挥,许令本省(秘书省)编定目本,赴“都堂”请印,庶几他日可以稽考。朝旨从之。至嘉定三年(1210)六月,并用堂印(按:都堂印)毕,仍于画背用“秘书省印”为识(注48)

可知由于南宋初秘府藏品“有不曾用印记者,其数颇多,窃虑久后有换易之弊”,因此1199年杨王休请命后,秘府“编定目本,赴都堂请印”。考“都堂”系三省、枢密院聚议朝政的政事堂,南宋都省、都堂均在尚书省(注49),“赴都堂请印”即诣尚书省请印,都堂印文为“尚书省印”(表五)。

第231期|存世书画作品所钤宋代“尚书省印”考(下)

德祐元年(1275年),周密观睹2000余画轴“每卷表里,皆钤盖‘尚书省印’”

(注50)。其中“关防虽严,而往往以伪易真,殊不可晓”一语,指明“尚书省印”即秘阁之入库关防印。而1199年秘书监奏札所谓“用堂印(尚书省印)毕,仍于画背用‘秘书省印’为识”(注51)、1210年秘书监清点1098画轴至“嘉定三年(1210)六月并用都堂印,仍于画背用秘书省印为识”(注52),及周密观睹之五幅吴道子画“画上各有‘尚书省印’,其后有‘秘书省印’,盖宋秘阁物也”(注53),知“尚书省印”钤毕之下一道手续为“秘书省印”。

当时究竟多少南宋秘阁藏品钤盖“尚书省印”(每卷表里)、“秘书省印”(画背)(表六) 如今无法精确计算,但秘府盘查工程为期十一年(1199-1210),同时钤盖此二印之南宋秘阁藏品为数起码达数千件以上。北宋尚未建立此一制度,而正是这道南宋官方制度条例,使存世四件画轴所钤南宋“尚书省印”寻获证据确凿的法制依据。

第231期|存世书画作品所钤宋代“尚书省印”考(下)

结论

两宋三省官印中以“尚书省印”对书画鉴藏史最为重要。存世书画所钤以“尚书省印”为名之印记目前所知有十方。除佛利尔美术馆藏传张戡《解鞍调箭图》之“尚书省印”外,北京故宫藏宋摹刘敞《书秋水篇》(共四钤)、上海博物馆藏宋拓《淳化阁帖》、纳尔逊-艾京斯藏传李成《晴峦萧寺图》轴、克里夫兰美术馆藏传巨然《溪山兰若图》轴、台北故宫藏传巨然《层峦丛树图》轴等八方“尚书省印”均为同印,该“尚书省印”系南宋官印,钤盖时间约为高宗绍兴十一年至孝宗淳熙十年间(1141年~1183年)。佛利尔美术馆藏传张戡《解鞍调箭图》轴“尚书省印”与此八印,尤其是淳熙十年(1183年)《阁帖》之“尚书省印”具有亲近的血缘承传关系,在宽泛的意义上可纳入南宋“尚书省印”印模系统。

“尚书省印”钤盖于南宋有两种运作机制,其一为少数权臣特例。由于南宋进入权相时代,少数权臣(王淮、周必大)先后将三省官印“纳其私第”,故而钤盖于自身藏品。 其二则为官方制度所需。除去上述数方南宋“尚书省印”外,当年南宋秘阁为防窃换之弊,每件藏品登记载簿,打上“千字文编号”后“申都省(尚书省)缴进”,每卷表里盖“尚书省印”,画背押“秘书省印”作为入库秘阁的三重证明。仅见著录之吴道子五画、戴嵩《斗牛图》轴,以及1210年秘书监清点1098幅画轴、1275年周密观睹2000余幅秘阁藏画俱钤“尚书省印”。

北宋藏品钤“尚书省印”并非官方制度常规;至南宋“尚书省印”则系秘阁藏品“申缴都省(尚书省)”之关防查验印。据此,始终存在风格断代争议之克里夫兰《溪山》轴、台北故宫《层峦》轴成画下限年代,将因“尚书省印”钤于南宋1141~1183年间,而由北宋下调至南宋中期。

(完)

正文及表格中的注释:

注41:浙江省博物馆藏“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印”,背款“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宣抚处置使司行府铸”,图版取自《中国玺印篆刻全集,玺印(上)》,前揭书,图版997。

注42:海盐博物馆藏“德祐元年(1275年)文思院铸”印,5.5×5.5cm,背款“嘉兴府驻扎殿前司金山水军弟二将印”,见《中国玺印篆刻全集》,前揭书,图版1001。

注43:浙江省博物馆藏,背款“建炎四年(1130)二月宣抚处置使司行府铸”,见《中国玺印篆刻全集》,图版997。

注44:海盐博物馆藏,背款“景定元年(1260)文思院铸”,见《中国玺印篆刻全集》,图版1000。

注45:彭慧萍,《两宋宫廷书画储藏制度之变:以秘阁为核心之鉴藏机制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1期,第12~40页。

注46:(元)周密,《思陵书画记》,《中国书画全书本》第2册,第13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注47: (南宋)佚名,《南宋馆阁续录》,卷3,《储藏》条,第173页,中华书局,1992年

注48:《南宋馆阁续录》,卷3,《储藏,图画,庆元五年(1199)十一月秘书监杨王休札子》条,前揭书,第188页。

注49:《玉海》,卷161,《宋朝都堂》,前揭书,第2966页。《咸淳临安志》,卷4,《行在所录,都堂》,前揭书,第3379页。

注50: (元)周密,《云烟过眼录》,卷下,《宋秘书省所藏》条,第43~44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类似记载亦见周密,《齐东野语》,卷14,《馆阁观画》条,收录于《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5册,第5598~5599页,古籍出版社,2001年。

注51:《南宋馆阁续录》,卷3,《储藏,图画,庆元五年(1199)十一月秘书监杨王休札子》条,前揭书,第188页。

注52:《南宋馆阁续录》,卷3,《储藏》,前揭书,第88页。

注53:(元)周密,《志雅堂杂钞》,卷下,(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3页。同书卷下页47,前揭书,第20页。

本文原刊于《文物》2008年第11期77—93页

第231期|存世书画作品所钤宋代“尚书省印”考(下)

新 书 上 架

彭慧萍博士新书《虚拟的殿堂:南宋画院之省舍职制与后世想象》已在“武英书情”上架。进微店购书,请长按识别下方的“武英书情”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

定价56元,售价39.9元,全网最低。除海外、港澳台和国内偏远地区,包邮。

武英书架

第231期|存世书画作品所钤宋代“尚书省印”考(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