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最大的知識分子竟然是從小失學的朱元璋

明代最大的知識分子竟然是從小失學的朱元璋

朱元璋畫像

自學成才

有明一代皇帝中最善於刻苦學習的人莫過於朱元璋,苦難是他第一堂課,在人生崎嶇坎坷之中,他通過拼搏不僅收穫了整個明朝,而且自身的軟實力上,更是通過刻苦努力,在大明王朝的文化梯隊中讓他遙遙領先。

朱元璋起兵後,在李善長等知識分子的建議下,要他多學習模仿劉邦,“明祖行事多仿漢高”。《趙翼•廿二史札記》但朱元璋身上與劉邦最不同的是,劉邦不喜歡知識分子,甚至往儒生的帽子撒尿以示侮辱,朱元璋卻原因跟他們打成一片,並且耳濡目染,不斷提高了文化水平。劉基形容說:“欽惟皇帝……萬機之暇,作為文章,舉筆立就,莫不雄深宏偉,言雅而旨遠。”

“吳王微時,目不知書。起兵後,日親諸儒,流覽神解。”《國榷》不光如此,朱元璋還叫儒臣把古人做事成功失敗經驗書寫在皇宮大殿壁間,以供他“隨時省覽”。

明代最大的知識分子竟然是從小失學的朱元璋

朱元璋和知識分子

朱元璋對自己學習成果不無自豪地說:“我本野人,未嘗從師指授。然讀書成文,釋然自順,豈非天乎?”《剪勝野聞》

洪武十五年,(1382)在編修國子監舊藏書時,他深情地對身旁侍從說:“朕每觀書,自覺有益。嘗以諭徐達,他也好學,親近儒生,書經常帶在身上。”並總結讀書之法說:“大概讀書尋求真理,在日用的平凡事務之間慢慢就懂得了,所行不至於行為太錯誤荒謬,書之所以有用大概就是這個原因。《明太祖實錄》”

在早年與陳友諒爭天下時,朱元璋讀的最多的是兵書,並且還不讀死書,往往把兵書裡的學問活學活用。他曾說:“因敵制勝,豈必拘泥於古,我曾經在前線觀看戰鬥,每次形勢瞬息萬變,哪有時間隨時按照兵法上來?”

不光學兵法,還學天文占星,朱元璋著實下了一番苦功他說:“朕自起兵以來,與善於推演天文的人仰觀天象二十有三年矣”《明太祖實錄卷111》

在與陳友諒決戰之際,劉基曾經為了鼓舞士氣,對將士們說:“昨觀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後,此師勝之兆。”朱元璋也說:“吾亦夜觀天象,正如爾言”。做了皇帝后,朱元璋更在乎天象變化,他說:“朕自即位以來,常以勤奮自勉。天沒亮就上朝,半夜才回後宮。夜臥不能安席,披衣而起,或仰觀天象,見一星失次,就很有俱,必須馬上起來,寫下記錄。”

明代最大的知識分子竟然是從小失學的朱元璋

九江決戰陳友諒

除此之外,朱元璋還喜歡學習經史,徐禎卿曾說:“太祖于軍中喜閱經史”,並高度推崇《論語》:吾每於宮中無事,輒取孔子《論語》觀之,孔子之言誠萬世師也。”

讀書已經成了朱元璋最大的快樂享受,“不暱於聲色之好,絕遊畋之娛。”《國榷》記載:“上……侈靡,絕遊幸,卻異味,罷膳樂,泊然無所好。”和文人學士在一起賽詩講學,再繼續夜讀,有明一代,從始至終,最善於學習的皇帝,唯朱元璋一人而已,就是靠著自學和勤勉,讓朱元璋成了學問大家。

學以致用

與普通知識分子相比的影響力非常有限,朱元璋的學問能夠影響整個國家,引領了大明王朝的務實高效風格。

他雖然富有文化,但是其文風非常務實接地氣。尤其在處理對外關係的聖旨措辭上,從不搞繁文縟節,聖旨行間透漏著威武霸氣。他寫的《諭西番罕東畢裡等詔》這類文字相當精彩生動:“奉天承運的皇帝,教說與西番地面裡應有的土官每(們)知道者,俺將一切強歹的人都拿了。”

明代最大的知識分子竟然是從小失學的朱元璋

朱元璋聖旨

朱元璋甚至用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的恐嚇對西番說:“今便差人將俺的言語去開與西番每(們)知道:若將合納的差發人了送將來時,便不徵地;若不差人將發來呵,俺著人馬往那裡行也者。”朱元璋就是告訴他你們聽話就不徵地,不聽話,我現在就派人去收拾你。

對待外來勢力,朱元璋從不含糊,往往都是口傳聖旨,即刻下發,他說什麼就寫什麼,絕對不允許書面修飾。

某群島有倭寇來犯,地方官員請示如何處理。朱元璋發下一道聖旨說:“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這種“呵蠻書”的君臨天下的霸氣,往往反應出朱元璋個人文化上的超高自信和國家強大風度。

對內聖旨處理政務也是簡明扼要:“說與戶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餬口不明白哩。”

對老鄉的聖旨更是滿含親切溫和,一派家鄉言語,因為請來鳳陽的及時為鄉親來皇宮做客,聽說有的老鄉病了,朱元璋非常著急,下了一個讓人感動的聖旨: “鳳陽親鄰二十家,老的們路途遙遠,江河雨雪不便,今後不必來了。教他家裡逢著時節,買炷好香燒,獻天地,教訓子孫讀書,休惜課錢,遵奉鄉飲酒禮。東魯山,西魯山,馬鞍山,萬歲山,都與他,教兒孫鞍馬出入,行鷹放犬,採獵打圍,弓箭我都不禁他們的。”《鳳陽新書》

在詩文創作上,除了幾首較為出名的詩外,朱元璋還有一首非常了得的詩文:“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百花殺。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雖然脫胎於黃巢《不第後賦菊》但是朱元璋卻堅決不走黃巢悲劇風格,整首詩趾高氣昂,豪氣沖天,一副強人色彩。

明代最大的知識分子竟然是從小失學的朱元璋

康熙高度評價朱元璋

除此之外,朱元璋對待歷史功過人物的評價也相當富有高論。有一次問詹同:石勒和苻堅誰為優劣。因為石勒和朱元璋的出身低微。詹同便回答說:“石勒不學習,卻能料敵制勝,苻堅窮兵黷武,肥水一戰,身為俘虜,所以還是石勒好。”朱元璋卻並不同意他的觀點說:“不對,石勒能夠成功是因為趕上晉室混亂,非常容易成功。上陣打仗,苻堅不如石勒,但是氣度戰略上,石勒不如苻堅。石勒聰明有餘,果斷不足,苻堅聰敏不足,而寬厚有餘,其二人匹夫之勇,婦人之仁也。”朱元璋對待歷史人物的評價可謂入木三分的見道之語。

幾十年的非凡閱歷和天資,讓朱元璋一度遙遙領先大明王朝的知識分子們,同時也給歷史留下了一個不一樣的平民皇帝生動的多面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