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的「痛」,馬化騰的「謀」|愉見財經

大灣區的“痛”,馬化騰的“謀”|愉見財經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這是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特點。但各位再仔細想下去,這也可以是大灣區最大的痛點。

制度不同、關稅區不同、貨幣不同、行政及經濟金融體系不同,那就意味著各項要素沒法兒自由流動。以最重要的“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為例(此外還有“物流”、“技術流”等等)。

- 人流/人才:大灣區城市之間來去是要“通關”的呀,大陸人才在香港工作也受到簽證配額限制;

- 資金流:貨幣不同,資本項不通,日常使用場景下,彼此之間“錢包”不通;

- 信息流:媒體使用(方言)、資訊獲取渠道不同,相互之間缺少交流通道。

尤其是資金流。說起來,還真想心疼港澳同胞三秒鐘。

我一香港朋友過年在上海,他內地朋友多,所以也早早用了WeChat,於是大過年天天眼巴巴看著各群各處紅包雨卻不能搶,手癢難耐。

玩“移動支付”也一樣。相信各位都深有感受,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的移動支付有咱們境內那麼牛。我這香港朋友,買東西不能像我們那樣掃個碼就走人,也不能使用諸如共享單車這樣的移動支付落地場景應用。

看著我朋友的乾瞪眼和尷尬,我聯想到了大灣區裡頭,比如港澳朋友在廣深,其實會遇到一樣的問題。

“愉見財經”今天參加了在香港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論壇”。會上騰訊集團副總裁賴智明也提到了“港澳人士無法體驗大灣區內便捷的移動支付”這樣一個問題。

歸根結底,門檻其實是攔在了“綁卡”問題上,也就是“賬戶”問題上。港澳同胞很多是沒有內地銀行賬戶的,因為按目前的規定,開戶一是需要內地手機號、二是需要內地地址證明、三還需要本人至內地線下網點親辦。

大灣區的“痛”,馬化騰的“謀”|愉見財經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論壇在香港科學園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論壇並致辭。

說完小細節,再往大里觀察。深圳市金融辦主任何曉軍則在會上提出,大灣區當務之急是在“人流、物流、資金流”融通方面制定戰略,頂層設計可以超過以往: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大(大灣區恰恰是人民幣國際化最好的試驗田);貨幣的發行流動、資本項目的先行開放;讓人流和資金流先轉起來。

“改革精神、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何曉軍提到了這樣的關鍵詞句。

通過上文,我們應該感受到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融通的關鍵性了。下面要說說在這其中,金融科技能幹個啥?

先講務虛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會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和創新科技都是本屆特區政府的工作重點。在香港金融科技的發展當中,特區政府很願意扮演促成者和推廣者的角色。”

在騰訊的理解裡,賴智明認為,金融科技在此間已經不是一個產業概念了,而已經上升到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引擎”、“基礎設施”。它可以直接助力資金流、人才流等的打通。

再講接地的。或者說,在這樣的大背景大戰略下,大灣區核心企業之一的騰訊,打算運用其哪些“金融科技”、怎樣的產品和技術來抓住契機?又開始“謀”些啥?

論壇上最吸引到“愉見財經”的,是騰訊宣佈打造大灣區“E證通”。顧名思義,就是身份證件“e”了——跟移動支付裡的“錢包”一樣,長在咱手機的APP裡了。

移動支付可以掃碼付費,“E證通”就可以掃碼通關。

亦即可以想見,未來大灣區居民將實現出入境掏出手機掃個碼就能過。這一運用再推一層,還能解決此前三地居民跨境業務在線辦理缺乏身份資訊認證的問題。

愉記當場試驗了一下,嗯哼,挺酷:

- 在“E證通”綁定我的身份證件信息;

- 對著鏡頭人臉識別一下,把這張臉和這身份證監綁一塊兒;

- 手機上生成一個代表我身份的二維碼;

- 到通關閘機前,攝像頭拍到我的臉、掃碼器掃到我的二維碼:一秒鐘過閘。

大灣區的“痛”,馬化騰的“謀”|愉見財經

賴智明表示,騰訊將優先在粵港澳大灣區試點推出多合一虛擬證,以一部手機承載多張證件,包括身份證、回鄉證、微信通行證(電子港澳通行證)等多張證件,從而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使用者身份線上互相認證。

這裡要說回到上文提及的我那香港朋友在內地因開戶難而無法享受移動支付便利。其實,證件電子化和移動支付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一樣的,都是“身份認證”,而“E證通”謀的就是這個底層“身份認證”。騰訊謀的是未來可通過網上跨境遠程開戶(當然需依託於央行三類賬戶的基礎框架),解決這些痛點。

“目前在實驗室已經跑通流程,將成為兩地遠程開戶的技術基礎。”賴智明介紹進展稱,在內地,騰訊已經與公安部展開合作,開展內地居民的數字身份認證服務,希望不久以後,港澳和內地可以實現數字身份認證互認。

此外,今年關於香港“快速支付系統”的落地備受關注,騰訊的“移動支付”肯定是卯足了勁要競爭市場的:他們將通過微信香港錢包的場景落地和業務擴展,不斷滲入用戶生活場景。在香港,騰訊金融推的“錢包”產品名叫“WeRemit”,下一步,騰訊打算針對基於“WeRemit”,針對港菲匯款難、耗時長等問題實施跨境匯款服務。

早前,騰訊已聯合深圳地鐵公司、港鐵(深圳),推出深圳市地鐵乘車碼,將移動支付延伸到大眾出行場景中去。

另外在今天的論壇上,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騰訊啟動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發展報告》研究項目,旨在為灣區金融科技提供思路;騰訊還正式宣佈成立了騰訊金融學院(香港)及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實驗室。

據稱,未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實驗室將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一起承接香港金融科技相關的課題研究工作,同時還將為創業者提供新科技的技術宣講及培訓,輸出騰訊的底層技術服務能力;騰訊還會將一些創新應用放入實驗室,比如虛擬銀行、智慧銀行、區塊鏈應用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