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美軍曾因擔心道德問題,差點放棄截殺日軍大將山本五十六

二戰中,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製造了震驚世界的珍珠港事件,將珍珠港變成了人間煉獄。而且山本五十六還指揮赤城號和加賀號航空母艦對中國進行了瘋狂的大轟炸,可以說山本五十六欠下血債累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戰爭罪犯。


二戰中,美軍曾因擔心道德問題,差點放棄截殺日軍大將山本五十六

1943年,臭名昭著的山本五十六乘坐飛機前往巴拉爾視察的時候,被美軍的飛機精準的截殺,機毀人亡,結束了罪惡的一生,獲得了應有的懲罰。

可是這名戰爭販子卻差一點就逃過一劫,原因竟是美軍擔心道德問題,所以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差一點就放棄了截殺計劃,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1943年4月,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決定視察巴拉爾,布因等前線陣地。 可是日軍做夢都沒有想到日軍的這份重要的計劃通過無線電發佈之後,被美軍成功的破譯了。

也就是說,美軍提前獲知了山本五十六的具體行程,這可是一個重大的情報,也是一次重大的戰機。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很快就收到了這條情報,並且報告了司令官尼米茲,美軍參謀興奮的建議:幹掉山本五十六。根據山本五十六的行程,正好進入了美軍機場作戰半徑,這將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絕佳戰機。

可是尼米茲卻沒有因此十分的高興,反而陷入了猶豫,誠然幹掉山本五十六可以有力的打擊日軍,但是這也涉及到一個嚴重的道德問題和政治問題。原來,在西方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交戰雙方不得暗殺對方的統帥或者國王。雖然這個不成文的規定屢次被德國和英國等打破,但是美國人還在堅持這一慣例。

二戰中,美軍曾因擔心道德問題,差點放棄截殺日軍大將山本五十六

最後尼米茲只得上報給總統,美國總統也很猶豫,差一點就放棄計劃。經過反覆的權衡之後,美軍參謀,海軍部提出了幾條截殺山本五十六的理由:第一,山本五十六不守信用製造了珍珠港事件,已經失去國際法的保護。第二,山本五十六既然到達了前線,那麼他就是一名普通的士兵,誰都可以向他射擊,不算是暗殺。這樣就不存在所謂的道德問題了。第三,山本五十六罪惡滔天,即使活著也會接受法律的審判,逃不過一死。

不過美軍太平艦隊司令尼米茲考慮得更全面,他不僅只站在道德的層面,還站在戰爭的層面,他認為如果幹掉山本五十六,日軍再派出一個更強的統帥,那就完全沒有必要。可是經過全面分析,尼米茲認為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海軍中最強的統帥,可以幹掉。於是同意執行截殺計劃。

二戰中,美軍曾因擔心道德問題,差點放棄截殺日軍大將山本五十六

最終,美國總統下定決心幹掉山本五十六,並且命名為“復仇計劃”。

1943年,4月18日,美軍十幾架先進的P38戰鬥機騰空而起,9點40分左右,準確的捕捉到了山本五十六乘坐的飛機,立即發起攻擊。山本五十六的飛機中彈起火,一頭栽進了山林裡,包括山本五十六在內,全部被擊斃。這個戰爭販子最終還是沒能逃過一劫。

二戰中,美軍曾因擔心道德問題,差點放棄截殺日軍大將山本五十六

其實,對於山本五十六這樣窮兇極惡,雙手沾滿鮮血的戰爭罪犯,根本就沒有必要談什麼道德,中國古話說得好,有德之人才配談道德,這種沒有道德的人又何必跟他講什麼道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