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张良,进退有度方可无恙

智者张良,进退有度方可无恙

刘邦经过半辈子的打拼,终于平定天下,稳坐江山,而为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也多封侯拜相,刘邦甚至还封了八个异姓王:张耳、卢绾、韩信、彭越、黥布、韩王信、臧荼、吴芮。可惜好景不长,他们中的很多人也难逃自古开国功臣多悲惨的结局,刘邦一统天下后短短七年,龙椅都没坐热,便迫不及待地清算“谋反者”了。

在刘邦着手实施铲除异姓王、巩固刘家江山重大工程中,燕王臧荼是率先谋反的异姓王,说因为刘邦大肆捕杀项羽旧部,令臧荼非常恐惧,于是反汉,这理由终究难以令人信服。史书对此寥寥几笔,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高祖自将击之,得燕王臧荼。即立太尉卢绾为燕王。使丞相哙将兵攻代。

古来开国帝王总会在历史大舞台上导演一幕幕兔死狗烹的悲剧,而张良最大的特点是富有极强的洞察力。他在变幻莫测的局势下能拨开重重迷雾,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危机降临之前选择退居山野。

正因为张良功成名就后,明白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也深深看透了历史,看透了刘邦,了解刘邦为巩固自己的江山,要逐一剪除异姓诸侯王,剪除功臣的用意,他才没有被高官厚禄冲昏了头脑,以修道为由,远离朝堂,正是一个明哲保身之计。

人往往是共患难容易,共富贵却很难。自古位尊则必危,任重则必废,擅宠则必辱。当曾经依赖他出谋划策的刘邦坐上了高位,张良这个“帝者师”必须退居背后,恪守“疏不间亲”的古训,方可无恙。反之,若自恃功高,韩信的下场便是一个例子。

智者张良,进退有度方可无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