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谋胜的蜕变之路(二)

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那么张良在下丕又在做什么呢?回答是他在行侠仗义。项伯曾经杀了人,跟随张良躲藏起来。张良自己身为秦帝国待捕的刺客,却依然仗义行事,拯救他人性命,这确实值得令人称赞!这是张良的性情使然;而从另一方面说来,张良这是在结识侠士,暗中在为反秦复韩的大计在招兵买马。

然而张良住在下邳时遇见了一件非常奇异之事。他遇见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有意羞辱他、考验他。但张良不为所动,依然对他非常尊敬,于是老人说:“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然而连续两次老人都早于张良到达会面地点,因此没有对张良进行任何指教。张良越起越早,直到第三次,早于老人到达,过了一会老人才来。拿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而这本书正是《太公兵法》,张良自此之后经常诵读这本书。《太公兵法》中的太公是指谁呢?是一位耳熟能详的人物——姜子牙。这个故事令人感到奇异之处是在于那位老人预料到末来所发生的事情,并且说:“黄石即我矣。”这件事情从现实角度来分析一定是有虚假成份。那么这个虚假的故事背后隐藏着什么寓意呢?请读者们继续往下看。

张良在下邳居住了约十年。在史记中不过这句话: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十年之后的张良已经42岁了。张良从20岁时就在等一个刺杀秦王的机会。等了12年,结果却是失败。在下邳躲藏了十年,也是在暗中不断的筹备复韩计划。在这期间,他的仇人始皇帝也在不久前去世。张良的家人呢?他父亲大约在他出生时不久就已经去世了,弟弟也早已经离去,他孤身一人在默默的等待着时机的降临。十年啊十年。人生又有几个十年?

在天下反秦之时,景驹自立为代理楚王驻扎在留县。张良打算前去投奔他,半道上遇见了沛公刘邦。沛公率领几千人攻占了下邳以西的土地,张良便向刘邦归附。刘邦任命张良为厩将。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向沛公献策,沛公非常赏识,经常采用他的计谋。张良对别人讲授《太公兵法》时,皆不能领悟其中含义。于是张良说:“沛公殆天授。”便打算一直为沛公刘邦效力,放弃离开他去见景驹的打算。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六月,项梁、项羽叔侄所率领的队伍已发展壮大到六七万人,并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景驹已早被项梁所派遣将军英布所杀。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城共商大事,张良不忘复兴韩国,对项梁提议道:“您既然已经拥立了新任楚王,为什么不拥力新任的韩王以便增加您的党羽呢?韩王诸公子中的横阳君成最贤明,可立他为王,”项梁便派张良寻找韩成,将他立为韩王。任命张良为韩国司徒(三公之一),跟随韩王成率领一千多人向西攻取韩国原来的领地,夺得几座城邑,但秦兵随即又将土地夺了回去,韩军只能在颍川一带往来游击作战。就从此时,张良的行事轨迹分为两条,一是辅助韩王韩成重新建立韩国,二是尽可能的辅佐刘邦。

紧接着,楚怀王命刘邦、项羽分兵伐秦,并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进入咸阳,谁便可以占地为王。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七月,刘邦率兵攻占了颍川,刘邦请韩王成在阳翟留守,请求张良随军南下。九月,军队抵达南阳郡。南阳郡守退入宛城,打算坚守。刘邦见宛城一时之间难以攻下,打算绕过宛城继续西进。张良劝谏:“攻入关中虽然非常重要,但这一路上秦兵不容忽视,有许多秦兵都驻扎着险要的地势。现在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中的秦兵从后面尾随,那时,强秦在前,追兵在后,将会非常危险。”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更换旗帜,让宛城的士兵掉以轻心,误以为他已经离开,然后率兵乘着夜色抄小路悄悄返回。黎明时分,刘邦的军队已把宛城团团围住。接着,刘邦又采纳了陈恢的意见,招抚了南阳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宛城。

随后,刘邦抵达峣关。秦军有重兵把守此地。刘邦赶到后打算强攻。张良劝谏道:“目前秦军守关的兵力还很强大,不可采取强攻。”张良向刘邦献了一个智取的妙计。他说:“我听说峣关的守将是个屠夫的儿子,市侩之徒容易被利益诱惑。沛公您留守军营,派人预备五万人的吃食,在各个山头上多增挂旗帜,作为疑兵。然后令鹂食其带着贵重的宝物利诱秦军将领,事情将可能成功。”刘邦依计进行部署,峣关守将果然同意献关投降,并表示愿意和刘邦一同进攻咸阳。刘邦大喜,张良没有联合的打算。他说道:“这只不过是峣关的守将想叛变,他部下的士兵未必服从。士兵不听从,日后一定会叛变,将会带来危害。不如乘秦军守将懈怠,趁机消灭他们。”于是,刘邦率兵向峣关发动突然攻击,秦兵大败,弃关退守至蓝田刘邦乘胜追击,引兵绕过峣关,穿越蒉山,再次大败秦军。

峣关是古代南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是通往秦都咸阳的咽喉要塞,也是拱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秦有重兵扼守此地。面对这一守难攻的强敌,张良认为。如果与秦军正面作战,将会有不小的危险和损失!然而想要安全地进入咸阳,峣关守军所带来的威胁又不得不解除。于是,张良向刘邦献上了一个巧妙的连环计。峣关的守将是屠夫的儿子。屠夫、屠夫的儿子,都是市井之徒。屠夫每日的工作是杀猪宰羊,一次次的宰肉割肉、买进卖出,收获着细小、琐碎的利益。这种生活让他们知道利益是多么难得,这种人多半会贪图财富。所以张良说:“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这时的张良已显现出精通世俗、谙熟人性的智慧。然后又派遣士卒到个个山头上插上旗帜,设为疑兵,以此来恫吓秦军。又令郦食其携带宝物利诱秦将,威逼利诱,双管齐下。果不出张良的预料,秦军将领在利益的诱惑下果然背叛秦国,打算跟沛公联合一起向西袭击咸阳。不过,这只是连环计的开始。张良早已预测到秦将将会上当,不能真的与之联手西进图秦,于是又建议刘邦趁秦军防守松懈之时进攻,果然大获全胜。

敌我双方作战,双方皆有强有弱、有长有短。善于用兵的人,总是利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方的短处。使得能够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以很小的损失来取得巨大的成功。秦军的强处在于它的利于防守,而他的短处在于其将领贪财好物。如果向秦军正面进攻将会付出巨大的伤亡,而应当避实强,击虚弱。而张良与秦军守将并不熟识,仅依凭其守将是屠夫之子来判断对方的弱点,只能称赞张良此人实在是艺高人胆大。于是又多设疑兵,使其误以为刘邦兵多将广,心生惶恐、畏惧,又令郦食其携带重宝以此满足守将的贪心,许给他权利、地位,邀他一起联合西进图秦。威逼利诱,逼其就范。不出所料,守将上当受骗,误以为真。又趁其防守松懈之时施以快速的军事打击,于是乎连战连胜,秦军溃败,沛公攻入了咸阳。

当初,派遣郦食其为使者与秦守将谈判作出约定,诱惑其上当受骗。约定完成之后,又趁他松懈之时予以攻击,击败、消灭对方。这实在是极其阴险奥妙的连环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