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奇女志——萧皇后:始于情色 终于人性

说起古往今来的奇女子,必定是貌若天人,身世浮沉。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奇女子,历经三朝更迭四皇交替,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台之后,在晚年的太平盛世中寿终正寝。她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萧皇后。

古今奇女志——萧皇后:始于情色 终于人性

传闻萧皇后姿色过人驻颜有方,在风雨飘摇的隋末侍奉过六位皇帝,久居高位而不衰。

然而,抛去这些野史流言的外衣,历史上真实的萧皇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古今奇女志——萧皇后:始于情色 终于人性

萧皇后,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生于公元567年。

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夫妇为次子晋王选妃于梁国,然而因梁国诸位公主的占卜结果皆为不吉,于是从张轲府中迎回萧氏,占卜为吉,策为晋王妃。

古今奇女志——萧皇后:始于情色 终于人性

开皇二十年(600年),杨广如愿受封太子,萧王妃亦随之成为太子妃。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崩于仁寿宫,杨广登基为帝,并册封萧氏为皇后。至此,萧氏拥有了其著名的萧皇后身份。

古今奇女志——萧皇后:始于情色 终于人性

大业十四年(618年),江都政变,隋炀帝杨广为权臣宇文化及所弑。而萧皇后因其特殊的政治身份先后流落于宇文化及,窦建德,两代东突厥可汗之间。

而正是这段经历,在野史中为萧皇后留下来香艳的一笔。这里需要特别标注的一点:大业十四年(

618年),隋炀帝驾崩之时,萧皇后已是51岁高龄。此时的萧皇后恐怕很难在众多年轻貌美的宫人中脱颖而出。所以,萧皇后因其貌美而受到宠幸的说法很难成立。

古今奇女志——萧皇后:始于情色 终于人性

在《北史》中有“化及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一如炀帝故事。”得记载,宇文化及祸乱后宫,却并未有宇文化及立萧氏为淑妃的记载。后来两代突厥可汗迎萧皇后至突厥,更重要的是看中随萧皇后一同逃亡的皇孙杨政道。东突厥立杨政道为隋王,管理突厥治内的汉人。这点和日本侵略者在二战时期以华制华的策略颇为相像。至于中间的窦建德,自立夏王,从始至终未曾称帝,史书中亦未有其宠幸萧皇后的记载。

古今奇女志——萧皇后:始于情色 终于人性

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灭东突厥,迎萧皇后回京。回京后的萧氏受到了唐太宗的礼遇。至此,颠沛流离了大半生的萧皇后,终于在晚年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此时的萧皇后已是61岁高龄,美人迟暮。而此时的李世民正满而立之年。所以坊间所传李世民以少年天子迎娶38岁娶萧皇后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这里有一段小插曲要注意,早在隋朝尚在之时,李世民娶萧皇后的女儿杨氏为杨妃,后隋朝覆灭,杨妃却并未失宠,只是所生的两个儿子已不能再立为太子。所以,

唐太宗李世民论起来算是萧皇后的女婿。

古今奇女志——萧皇后:始于情色 终于人性

而萧皇后之所以受众多割据势力的欢迎,不仅因为其前朝后妃的身份,可以安抚前朝贵族。更重要的是兰陵萧氏是当时赫赫有名的顶级门阀。历史的改朝换代不只是单纯的战争与杀戮,更重要的是各方政治力量的妥协。对于隋末的任何一方势力来说,“两朝天子,九萧宰相”的萧家绝对是一股必须维持的政治力量。

古今奇女志——萧皇后:始于情色 终于人性

年轻时,助晋王夺嫡的萧王妃自然是意气风发,风光无限。然而乱世终究是男人的舞台,经历了半生颠沛流离的萧皇后最终在初唐盛世中寿终正寝。

对于萧皇后来说,前半生的荣耀显赫,恰恰是造就其后半生颠沛流离的梦魇。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萧皇后病逝,享年八十一岁。一代乱世红颜结束了其身如浮萍的一生。

在国逢难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祸乱方作曰愍。国家遭受战乱、民不聊生国将不国时的皇帝称作愍帝。同理,皇后亦然。萧氏逝世后,唐太宗以后礼将萧皇后葬于炀帝之陵,上谥愍皇后。

古今奇女志——萧皇后:始于情色 终于人性

虽经历各方势力粉饰,但萧皇后终究只是一个死了丈夫和儿子,与孙儿苟全性命于乱世的老妇人而已。她的荣耀早已被历史的车轮碾碎,留下的只剩江湖野史中的饭余谈资。在阅读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被野史的趣味所吸引,但是更应该怀有一双辩证的眼睛。历史的阅读可以始于情色,但更重要的是要终于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