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派使者袒露身體跪行求和,敵軍給出答覆,大王聽後捂臉自刎

勾踐臥薪嚐膽之後終於等來的報復的時機,此時的越國在范蠡的治理下國力早已超越了吳國,反觀吳王夫差,在得到西施之後更加的荒淫無道,不聽伍子胥的勸阻一意孤行,最終釀下了苦果。

大王派使者袒露身體跪行求和,敵軍給出答覆,大王聽後捂臉自刎

越國在笠澤之戰中連連大捷,最終在勾踐二十四年的時候攻破了吳國都城,此時夫差率領賢良的大臣,帶著眾多的財寶登上了姑蘇臺,眼看就言亡國,他的心中不僅有無奈、悔恨還有一絲僥倖。

他想起了自己打敗越國後給勾踐的“優待”,於是派公孫雄為使者前去敵營求和,當初發生在勾踐身上的一幕竟戲劇性的在他的身上重演了一遍。

大王派使者袒露身體跪行求和,敵軍給出答覆,大王聽後捂臉自刎

夫差命公孫雄袒露身體,跪著行走到越國軍營,公孫雄見到越王之後說道:“之前,上天給吳國降下了大禍,在會稽得罪了大王,現在希望大王為我們考慮一下,就和當初在會稽的情況一樣處置我們,希望兩國能夠講和。”

勾踐見到對方可憐的模樣心有不忍,準備答應對方的要求,但范蠡卻不答應,對其說道:“我們在會稽戰敗,是老天要將越國賜給吳國,但吳國卻不要,今天同樣是上天將吳國賜給越國,我們能違背上天的意思嗎?若是不要定會受到上天的責怪,大王難道忘了會稽之後所遭受的痛苦了嗎?”

大王派使者袒露身體跪行求和,敵軍給出答覆,大王聽後捂臉自刎

勾踐還是心有不忍,范蠡又對手下說道:“大王已經將越國的政事交給了我,現在趕快讓吳國使者離開,否則我就治他的罪了!”說完便擂鼓進軍,公孫雄無奈只能哭泣著離開了軍營。

勾踐最終還是派人帶給了夫差一個消息,說可以把他安置在甬東,並且給他一百戶讓他管理。

大王派使者袒露身體跪行求和,敵軍給出答覆,大王聽後捂臉自刎

一百戶人家簡直是個笑話,夫差總算意識到再無翻身之日只能嘆息回道:“我已經老了,不能再侍奉君主了”。

此時的夫差恐怕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有聽從伍子胥的建議,而聽從了奸臣的話,結果賜劍令他自盡。

據說伍子胥死後憤恨不平,留下遺言,讓人在他的墳上面種一顆梓樹,等到這棵梓樹長到可以製作器具的時候吳國就會滅亡,又讓人在他死後將自己的眼睛挖出來放在吳國都城的城牆上,他要看著吳國是怎樣被越國滅亡的。

伍子胥生前的話全都得到了應驗,吳王夫差怎能不心有悔恨?以至於在他拔劍自刎之前,捂臉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沒有臉面去見伍子胥”。

大王派使者袒露身體跪行求和,敵軍給出答覆,大王聽後捂臉自刎

這世上有多少的事情是令人追悔莫及的?不管是吳王夫差還是伍子胥都是悲情人物,吳王親小人遠賢臣導致滅國,而伍子胥忠心衛國卻落得個沉屍江水的下場,實在是可悲、可敬、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