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老派”欧洲,消费“新派”思乡

体验“老派”欧洲,消费“新派”思乡

中世纪的教堂,浮雕遍布,百年前的青石板路,白鸽舞动,波光涤荡的多瑙河,诉说着流趟过的曾经;精美宏伟的哥特式建筑有大块的彩绘玻璃窗,也有历经沧桑被磨损的痕迹,更有多年浸润雨雪而生发的青苔;团团簇簇的白云每日自由地在湛蓝的天际展现希望的形状,小城里则像打翻了水彩的色块,“填充”着红砖垒砌的屋顶,有颗粒感的黄漆墙体,湖蓝色高耸的钟楼,乳白如玉的天使装饰以及名留青史人物的青铜雕像……

体验“老派”欧洲,消费“新派”思乡

去欧洲旅游似乎就是去接受历史文化的洗礼,体会一份崇敬,感知一份肃穆。但旅游的观感并非只有这一个层次,当与衣食住行的生活所需对接,已经被科技进步“宠坏”的国人似乎总有那么一点点变扭和遗憾。

体验“老派”欧洲,消费“新派”思乡

日前,笔者行游了中东欧四个城市,多元的慕尼黑、沉淀的布拉格、音符流淌的维也纳和灵动素雅的布达佩斯,尽管味道各有不同,但同样有美不胜收的景色和让人恢弘仰止的建筑,当然还有同样的“老派”作风:诸如晚7点就准时闭门的商超,宁愿一枚枚数钢镚找钱的买卖,以及屡坐屡晚点的跨国列车……总是有点不那么便利,引人升起“思乡之情”。

体验“老派”欧洲,消费“新派”思乡

不久前,英媒曾有一篇报道谈及,所谓“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网购、共享单车,没有一项是中国发明的。如欧盟并没有关于“高铁”的标准化定义,但法国的一列火车在1955年就已经跑上331公里/小时;最早一批由移动设备完成的付款发生在1997年的芬兰,这项服务可以在赫尔辛基机场买可口可乐;而英国人麦克·奥德里奇被认为在1979年发明了网上购物的概念,他利用一种被称为Videotex的技术,通过电话线将普通电视机连接到了当地零售商的电脑;此外,第一次大规模的共享单车计划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哥本哈根。

体验“老派”欧洲,消费“新派”思乡

但显然,中国形成了后发优势,在这四个引领社会经济新发展的领域持续创新、推广应用,终成主导玩家,而也因为这种领先,我们发现生活真的变得越来越便利。中国不仅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标准时速350公里/小时的复兴号,让旅客从北京到上海仅需要4小时18分;有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个人消费移动支付总交易就已高达7900亿美金,相当于美国的11倍,不拿钱包不花现金就能吃饭、打车、购物、看电影,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此外,单看以电子商务起家的阿里巴巴和京东当前的市值和影响力,就能感受到中国人的网购激情,而物流服务的争分夺秒、细致入微,竞争的市场环境也让企业把消费者“宠上天”。

体验“老派”欧洲,消费“新派”思乡

所以,比对下来,似乎真的是在国内体验消费充满了“新派”的福利,而欧洲老城则稳守着他“老派”的步调。但仔细想想,你却不能评价到底哪种生活方式更好,在旅行中,你能明显体会到欧洲人轻慢舒缓的生活气质,他们不那么着急,不那么忙碌,于此也就有精力一分分找零钱,给予自己更多的时间休闲,以及极少催促上菜,也能接受列车的延迟到站。而在国内,“慢”已经是一种奢侈品,所以发展也迅疾,会领先,随之再迭代,生活成了科技展演的舞台,成了创造需求的战场,但一切,或许,是习惯的,就是好的。

体验“老派”欧洲,消费“新派”思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