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永宁王府回填土后,命运如何?

2018年7月9日晚,回填中的永宁王府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2018年7月8日,回填中的永宁王府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2018年7月7日,回填中的永宁王府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2018年7月6日专家得出结论: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回填前的永宁王府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2017年12月13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节目“2017考古进行时”第四季古殿奇谭,展示了我市出土文物“魁星点斗”,引发市民热议。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2017年,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开封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对开封市中心的一处明代大殿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出土文物层出不穷,形态各异,不断涌现的发掘信息就像错放的拼图碎片,让原本就疑云密布的大殿遗址笼罩着神秘。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永宁王府遗址

明代周藩永宁王府遗址整体布局是沿中轴线对称分布的三进院落明代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南北通长约122米,宽约42米。中轴线上的建筑为遗址主体建筑,由南向北分别为大门、照壁、仪门、前厅房(银安殿)、后厅房(寝殿)。后厅房以北是花园,花园南北长约70米,内有假山、池塘。花园以北为北院门,院门为门楼式建筑。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明代周藩永宁王府遗址保存较为完整,中轴线上的建筑群布局明晰,每栋主体建筑之间沿中轴线有踏道或甬道相连,前厅房与后厅房均有附属的东西厢房。”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三营介绍说,在遗址中还出土了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昭代贤宗”木匾额1块,这款匾额为最终确立明代周藩永宁王府遗址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据史书记载,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意图依靠宗室子弟实现对全国的稳固统治,自洪武九年(1376年)开始将诸皇子分封于各地。明代开封城虽不是都城,但仍是中原地区政治文化中心。朱元璋便将其第五子朱橚封为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

永宁王为周藩郡王,第一代永宁王朱有光为朱橚庶六子,封于永乐元年(1403年),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最后一代永宁王朱在镗薨,因无子而被除国。至此,永宁王一系共历8代,在开封生活延续了196年。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久攻不下,决开黄河灌城,一场洪水将整座城市瞬间淤埋封存于地下,永宁王府也随之湮没。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开封永宁王府所在位置

再见!永宁王府,开封一处明朝王府遗址保护性回填

站在永宁王府遗址之上,

踏着脚下的泥沙与青石板混合的地面,

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在推土机的轰鸣之中,

永宁王府也随着被再次淹没在历史尘埃之中。

再见,永宁王府遗址!

再见,永宁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