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禪詩二十首,讀完了悟人生,你最喜歡哪一首?

贈藥山高僧惟儼〔唐〕李翱

經典禪詩二十首,讀完了悟人生,你最喜歡哪一首?

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解讀

李翱去藥山參拜藥山惟儼禪師,禪師正在窗下看經,既不起身迎接,也不抬頭招呼他。李翱急躁地說:“見面不如聞名!”禪師說:“太守為什麼要貴耳賤目?”李翱連忙施禮道歉,請教:“什麼是禪?”禪師用手指指空中,又指指地上。李翱沒有領會,禪師說:“雲在青天水在瓶。”李翱欣然有悟,當即吟出此詩。

“雲在青天水在瓶”,這便是禪師所指示、李翱所體悟到的“道”。雲在青天,從風變滅,卷舒自如;水在瓶中,恬靜安祥,清光可鑑。如果你是雲,就以雲的立場,在天空逍遙飄流;如果你是水,就以水的立場,在瓶中安逸自在。(六不和尚微信公眾號:midouwei)

贈建業契公〔唐〕孟郊

師住青山寺,清華常繞身。

雖然到城郭,衣上不棲塵。

塵勞迥脫〔唐〕希運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解讀

禪的參悟是異常刻苦的。要想免受塵勞之苦,進入明淨的禪境,絕非等閒之事。制服妄想雜念,如同牢牢地抓住頑牛的鼻繩,一刻也不容懈怠,這樣下力氣苦修一場方可奏效。只有“一番寒徹骨”,才有“梅花撲鼻香”,可見要擺脫塵勞,是何等的艱難。

悟道詩〔唐〕良价

經典禪詩二十首,讀完了悟人生,你最喜歡哪一首?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解讀

洞山禪師有一天乘船過河,看到河面上映著自己的影子,豁然有所省悟,就作了這首詩。洞山的悟道經歷和這首詩遂成了禪門佳話。

詩中借談形體與影子的關係來表示對真我、佛性的體會。影子代表本體界的我,形體代表現象界的我,本體不能離開現象尋求。

船居寓意〔唐〕德誠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解讀

詩中用垂釣比喻尋求大道和尋覓弟子。千尺絲綸,喻尋求大道尋覓傳人之時,大道隱藏得還很深,弟子和自己的緣分還很遠。萬波相隨,喻尋求大道尋覓傳人,都要等待因緣的成熟,不可勉強。魚不食餌,喻自性難求,弟子難覓。滿船明月,喻大道光華皎浩,師徒心光相印。禪師垂釣,意不在魚,只是隨緣任運地享受當下,享受心靈的愉悅。

家在閩山東復東〔五代〕懷浚

經典禪詩二十首,讀完了悟人生,你最喜歡哪一首?

家在閩山東復東,其中歲歲有花紅。

而今再到花紅處,花在舊時紅處紅。

插秧詩〔五代〕釋契此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

解讀

詩以農夫插秧感悟人生哲理。“手把青秧插野田”,農夫插秧時,手裡拿著滿把的秧苗,低頭彎腰,倒退著身子,依次把秧苗插到田裡。“低頭便見水中天”,低下頭來才能看到倒映在水田裡的天空。這句的喻義是,人在虛心謙卑時,就能發現自己清淨的心靈如同清澈的水一樣,包容輝映著天地萬物。“六根清淨方為稻”,表層的意思是說,秧苗乾淨,沒有被蟲蛀,才能長成稻子。喻義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受塵埃的汙染,才能修煉成大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插秧時一邊插一邊往後退。退後一是不會踩到剛插下去的秧苗,二是能把插下去的秧苗與前面的對齊,不會插得歪歪斜斜。當人在“退步”的時候,秧田在一步步地前進,插秧的工作正在一步步地完成,可見這“退步”實際上就是最大的進步。

悟道詩〔宋〕鬱山主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天才夢(張愛玲)|節選

鬱山主騎驢過橋,驢子失足把他從背上掀了下來,於是豁然開悟,寫下了這首悟道詩。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顆屬於自己的明珠,這顆明珠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但是,長期以來它被物慾塵勞所矇蔽、禁錮住了。

“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今天,去除了物慾塵勞層層的覆藏,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佛性明珠的智慧之光熠熠顯現,放光動地,發揮出無窮的妙用,它照破了千山萬水,乃至整個世界。

送朱大卿〔宋〕法演

經典禪詩二十首,讀完了悟人生,你最喜歡哪一首?

但得心閒到處閒,莫拘城市與溪山。

是非名利渾如夢,正眼觀時一瞬間。

遊鐘山〔宋〕王安石

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得老山間。

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閒。

和子由澠池懷舊〔宋〕蘇軾

人生到處何所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君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解讀:

蘇軾之弟蘇轍,字子由。澠池在今河南境內。當時作者赴任陝西路過澠池,其弟蘇轍送作者至鄭州,然後返回京地開封,眷眷手足之情難遣,寫下《懷澠池寄子瞻兄》寄贈,本詩是和詩,也是一首備受稱道的七律,著名的成語“雪泥鴻爪”就來自於本詩。詩中透露出人生無常、珍惜緣分的思想。

題沈君琴〔宋〕蘇軾

經典禪詩二十首,讀完了悟人生,你最喜歡哪一首?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解讀

韋應物《聽嘉陵江水寄深上人》詩:“水性自雲靜,石中本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也表達了同樣的禪悟體驗:水石本靜,由於地勢的高下,江水激石,這才有了聲音。如果水石之間沒有因緣的合成,則水聲就無從產生。世上萬物,莫不如此。

登快閣〔宋〕黃庭堅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學詩渾似學參禪〔宋〕吳可

學詩渾似學參禪,竹榻蒲團不計年。

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閒拈出便超然。

無得〔宋〕空巖有

經典禪詩二十首,讀完了悟人生,你最喜歡哪一首?

夢裡堆藏總是金,一場富貴喜難禁。

枕頭撲落忽驚醒,四壁清風無處尋。

悟道詩〔宋〕無名尼

經典禪詩二十首,讀完了悟人生,你最喜歡哪一首?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解讀

這是一位女尼悟道時寫的一首韻味頗濃的禪詩,反映道不遠人的機趣。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終日尋春,芒鞋踏破了千山萬嶺的雲霞,苦苦尋覓,卻了無春的蹤影。比喻無數的禪人為了求道,不辭辛苦踏遍了千山萬水,卻了不可得,大道、春天到底在哪裡?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尋春不得,興盡而歸,看到庭院中的寒梅,拈起一嗅,清香四溢,這才驚喜地發現,喔!原來春天早就綻放在寒梅枝頭,春天原來就在自家院裡!——佛性人人具足,不假外求,可是又有多少人能領悟得到呢?

閒到心閒始是閒〔明〕無慍

經典禪詩二十首,讀完了悟人生,你最喜歡哪一首?

閒到心閒始是閒,心閒方可話居山。

山中剩有閒生活,心不閒時居更難。

曾慮多情損梵行〔清〕倉央嘉措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本事詩〔清〕蘇曼殊

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解讀

蘇曼殊相貌俊美,詩情洋溢,深得美人眷愛。但既已為僧,自當遠離愛河情海,偏偏他骨子裡又春心未泯,難捨情緣,這就使他一生情障極重,經常陷在悽楚的情思中而難以自拔。蘇曼殊詩中自稱“不向情田種愛根”,雖然倒也屬實,但他最大的問題,則是“不向情田斷愛根”。愛根未斷,難成正果。他是一個成功的情僧,卻是一個失敗的修行者。終其一生,也沒有功力衝過情字大關。(六不和尚微信公眾號:midouwe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