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霸蜀中的劉備,爲何不做漢王,或蜀王,而是漢中王?

喜歡三國,因為三國短短90多年的歷史,卻演繹了不一樣的人物情懷。

劉備,是我最喜歡的英雄,沒有之一。

但是劉備作為三國雄主之一,為何在進位的時候,沒有叫做漢王或者蜀王呢?而是叫做漢中王呢?

劉備的一生是坎坷的,他不像曹操那樣,可以變賣家產徵得五千士兵,也不想孫權那樣坐擁父兄的基業。劉備能夠做的,便是廣交天下好友,人脈就是機會。

桃園三結義可以說是他創業的首次合夥人。

參加黃巾之亂,他旗開得勝,因為戰功做得一個小官,但奈何督郵欺負他,劉備打了他一頓,溜之大吉!

稱霸蜀中的劉備,為何不做漢王,或蜀王,而是漢中王?

也許那時候的他開始懂得擁有權力和地位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他開始學會迎合身邊的人,跟隨他們以趁機發展自己的實力。

但奈何奮鬥了50多年,依然是在靠別人生活,依然寄人籬下。

從他開始投靠公孫瓚、呂布、曹操、袁紹,劉表這些大大小小的諸侯,似乎只有他是被吊打的,也似乎只有他顛沛流離很多年依然一無所有。

縱有幾千、幾萬的兵馬,對於有雄心壯志的劉備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當他在荊州感慨自己已經年過半百,仍然對大漢王朝的岌岌可危無可奈何的時候,也許正是這個時候,他開始了人生的逆襲。

稱霸蜀中的劉備,為何不做漢王,或蜀王,而是漢中王?

赤壁之戰讓他贏得盆滿缽滿,仔細想想似乎荊州是他的福地,也似乎是他的災地,在赤壁之戰他奪得了荊州四郡,順勢西取益州,這時候的他兵強馬壯,勢頭正猛,也許這對於他碌碌無為的一輩子來說已經夠了,但是曹操曾經說過:天下英雄惟使君與爾,也許他的夢想是源於曹操的這句話,也許他最初的夢想是僅僅做一個芝麻大的官,不至於受人欺凌。

稱霸蜀中的劉備,為何不做漢王,或蜀王,而是漢中王?

漢中大戰爆發,這是劉備第一次手握重兵和曹操抗衡,也是劉備有生第一次打敗了曹操,但悲哀的是這也是最後一次,兩個英雄的狹路相逢,他們倆或許也沒有想到這竟然使他們人生中的最後一次見面。

漢中大戰,曹操大敗,劉備收取漢中,進位漢中王。

可是他為什麼沒有進位漢王或者蜀王呢?我想是他內心匡扶漢室的夢想依然在心中燃燒,他告訴自己不可越界稱王,漢中王僅僅是一小塊地方的老大哥,但是一旦進位漢王或者蜀王,他的夢想就不再是單純的夢想,而是赤裸裸的野心了。

二弟去世,三弟不久也離開人世,當他擁有一切的時候,和他一起出生入死二十餘載的兄弟雙雙去世。

稱霸蜀中的劉備,為何不做漢王,或蜀王,而是漢中王?

夷陵之戰,這一年他再次來到江東這片土地,這個曾經讓他屌絲逆襲的地方,卻充滿了無盡的仇恨。

劉備在夷陵被陸遜大敗,不久便病死白帝城。

稱霸蜀中的劉備,為何不做漢王,或蜀王,而是漢中王?

三國中,劉備的一聲是坎坷的,但是相比其他的諸侯,我更喜歡白手起家的劉備。

他的心中是有著火種,有著希望的。

稱霸蜀中的劉備,為何不做漢王,或蜀王,而是漢中王?

他也不像《三國演義》中的愛哭、愛笑的拖油瓶。

對我而言,他是一個有激情、有夢想的少年。

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亦或是將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