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會哭的人,未必就是軟弱的人

文/暮深

劉備:會哭的人,未必就是軟弱的人

《三國演義》裡面,有幾位仁兄,一直都被羅貫中老爺子“照顧非常”,彷彿是他的親兒子。

比如諸葛亮,才智過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忠臣示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世尊稱智者的化身。

比如關羽,跨下赤兔寶馬,手中青龍偃月刀,於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身陷曹營不忘義兄,千里單騎護嫂,後世尊其忠義武聖。

更比如劉備,早年賣草鞋,中年逃命忙,一路哭哭啼啼… …但即使如此,劉備還是成就了自己的一番霸業。

1、

劉備:會哭的人,未必就是軟弱的人

一個賣草鞋的,文不能提筆,武只能開溜,打不過就跑,一邊跑還一邊哭,居然就這麼當上了漢中蜀國的皇帝,實在是出人意料。

劉備的經歷就像一部狗血小說,出世悲催,每次小有成就,就被人按著腦袋一陣錘。當個縣令,督郵欺負;當個武將,袁紹瞧不上;收留呂布,讓人家把窩端了;投劉表,又讓曹操攆的到處跑。混得那叫一個慘,一邊慘一邊哭一邊前進,真叫人感嘆。

就這麼一個悲催的早期創業失敗者,手下卻總有些死忠的文臣良將,武有關羽、張飛、趙雲等,文有孔明、龐統、法正等。天地之才,為何跟著劉備吃苦受罪,這怎麼理解?

2、

劉備:會哭的人,未必就是軟弱的人

要論轉折幅度,劉備也是誇張的如坐火箭一般,曹操本來抓劉備如同籠子裡逮兔子一般,結果頭一痛,腦一熱,一個沒留神,赤壁一場大敗,腦袋瓜子有點小痛,回去將養幾天。

就這麼個當口,劉皇叔光環爆發,取荊州,入蜀地,拿漢中,等老曹緩過勁來,人家三分天下已經定了,這上哪說理去?

前期混得太慘,打怪沒能升級,轉折過於誇張,彷彿是虛構小說的劇情。

清朝人章學誠在章氏《丙辰扎記》有云:“惟《三國演義》則七分實事,三分虛構,以致觀者往往為所惑亂”。

有七分的的確確是真正的歷史,其中真實情況就包括了劉備的奇葩經歷。

3、

劉備:會哭的人,未必就是軟弱的人

打了敗仗就跑能算本事嗎?還真算,人要是沒了,可就什麼也沒了;人要是活著,什麼事也是有希望的。

道理雖然簡單,但並非人人都能做到,其實逃跑之後奔向何處,也是有學問的,你要是投錯了人,人家把你一捆往,往仇家那一交領個賞,反而成了羊入虎口。

劉備逃得多,估計經驗也豐富了,打不過曹操,就跟呂布聯合,打不過呂布,又去找曹操,曹操那裡混不下去就去找他的死對頭袁紹。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句話看來劉備也真是運用到了爐火純青。聯合就煮酒論英雄,反目就真刀真槍幹,頭腦如此清晰,貌似比袁紹,袁術之流強多了。

4、

劉備:會哭的人,未必就是軟弱的人

羅老爺子寫劉備總要突出他的“仁”,人人都知道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可是要是你就這麼一個兒子,你的下屬給你救回來,你捨得扔嗎?

如果年幼的劉禪會思考,肯定會想:自己的命為什麼這麼苦。

但這些,劉備都是為了讓屬下們感受一下,劉備與大家共患難的決心,為了讓大家感受自己的愛才之心。

在劉表經營數十年的荊州之地,居然有十餘萬百姓“雖死,亦願隨使君”。所以劉備最清楚,手中的資源是有限的,成大事,最大化的保護資源很重要,“仁”也成了他做人做事的主基調。

至於後半程突然開掛的人生,就更突出的劉備的一種果斷,隆中對就說明了問題。

孔明分析了:曹操、孫權,肯定打不過,要想立業,只能照著親戚下手了。

諸葛亮拿出西川五十四州圖問劉備:“你這個兄弟(劉璋)的家挺大,你要不要考慮一下?"

你看劉備怎麼說,拱手謝曰:“先生之言,頓開茅塞。”哪能不要,成帝業這時候就不能再跟你講什麼“仁”了,到了這時老劉終於不再掩飾我的“仁”也是要為我的帝業服務的。

總結起來,我們發現劉備身上的幾點品質:

1. 白手起家,志向遠大的人,最珍貴的資源是命,打敗仗不可怕,有人有信念遲早會成功。

2. 資源有限怎麼辦?找準切入點,慢慢積累,定會成功。

3. 機會來臨怎麼辦?認清形勢,管你是誰,不達目的不罷休。

所以真實的歷史中,劉備看起來很弱,但逃跑是為了保存實力,流淚是為了積聚勢力,裝弱是為了等待時機。

看到這裡你覺得劉備的弱是真的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