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商业,或将成为未来商业发展的蓝海

在线上增量乏力及技术创新驱动下,实体经济再度回暖,尤以社区为单元的连锁实体终端蔚然成风。

社区商业,作为最后一片蓝海市场,成为诸多巨头觊觎已久的待采矿藏。受限于地理位置与物理空间,实体终端成为线下稀缺资源,其获取成本近年来随资本推动水涨船高。很多缺乏雄厚资源支持的产品及服务被挡在了社区门外。

社区异业合作联盟,旨在聚合众多产品及服务,以成本分摊的方式深入社区,给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集中采购服务。

目前社区异业合作常见类型主要有:①线下社区集市。由运营商协同物业搭建社区展销平台,经销商、服务商入驻。②线上社区综合平台。由第三方运营商或物业等开发线上平台,邀请实体服务及产品供应商共同合作,满足小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③线下实体终端主导,异业合作伙伴参与。主要以实体商超、品牌终端、购物中心等发起针对小区居民的营销活动,合作友商参与响应。

社区商业,或将成为未来商业发展的蓝海

近年来,异业合作在各品牌商、渠道商大力推动下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合作方式呈现多样性,比如折扣联盟、积分联盟、广告联盟、储值联盟及混合模式。社区异业合作,具有异业合作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

1、消费能力有较为明显的划分。老小区,回迁区,高档住宅区,聚居人群的消费能力各有不同,组成结构也有不同侧重,比如多数新小区以年轻住户居多。

2、消费需求以居家生活为主。社区异业合作因考虑地理便利性,支付成本可控性,消费服务周期性,一般都有时间周期,便于合作的二次及多次后续运作。

3、口碑极其重要。社区异业合作面向的是具有群居情感基础的消费群体,社区属性显著,如果出现品质问题,将面临整个群体质疑和抵触。

4、成本优势明显。由于消费群体的物理空间集中,因此不存在因时间差、空间差而产生的成本消耗,比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物流配送成本和宣传推广成本可以获得降低。

社区商业,或将成为未来商业发展的蓝海

针对以上特性,社区异业合作联盟在组建时就需要考虑以下几点建议:

1、品类互补,品质一致,品牌相当。这是减少联盟内部分歧,使外部用户体验一致的一般性要求。

2、基于社区居民的群居性,要做到交互及时,不留疑虑。比如尽可能多地开展线下面对面活动,及时消除用户疑虑,建立信任基础,稳固消费粘性。

3、适时借助第三方公信力,明确周边利益分配。比如借助街道办、居委会的公信力,通过分担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功能实现。

社区商业,或将成为未来商业发展的蓝海

社区异业合作联盟因涉及多方利益,需要因时因地因人构建合适的合作模式与合作方式。选择合作伙伴也很重要,不能所有人都合作,不能给钱就接纳,联盟成员需谨慎筛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