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路上的小鎮奔子欄,分路而過卻不止是中轉站

奔子欄鎮背靠綿延不斷的白馬雪山山脈,面對滔滔不息的金沙江。 隸屬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在千百年的歷史進程中,這裡不僅作為滇藏門戶的必經之路,還留下了許許多多傳奇故事,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獨特的生活方式。

滇藏路上的小鎮奔子欄,分路而過卻不止是中轉站

奔子欄是由滇入藏的重要門戶,曾經是茶馬古道物資轉運的重鎮,客商歇腳的驛站,後來又成為了滇藏公路214國道的必經之地。如今卻引來不少大牌酒店入駐這座小城,自古以來,青海、四川、甘肅、西藏等民所用的擠奶桶、糌粑盒、茶桶、木碗等生活用具都出自這個地方,些木質用具便於攜帶又不易破碎,非常適合遊牧民族。儘管這裡只是一個小小的集鎮,但商店、酒店、娛樂會所卻有很多,街道上更是人稠物攘,熱鬧非凡。

滇藏路上的小鎮奔子欄,分路而過卻不止是中轉站

奔子欄的彩繪色彩豐富絢麗,繪畫線條細膩流暢,圖案活潑多樣,融唐卡、工藝彩繪於一爐,自成一派,別有風格和特色,聞名藏區。歷史上曾有眾多彩繪藝人被請到西藏寺廟、貴族莊園裡擔任畫師。

滇藏路上的小鎮奔子欄,分路而過卻不止是中轉站

益西是奔子欄鎮的一位彩繪老藝人,他每天都要以嫻熟的手法和專注的神情在藏式茶具、酒具、花瓶、酥油盒、盤子、鼻菸盒、木碗等成品上面畫出不同的圖案,彩繪這是每一件工藝品的最後道工序。​

滇藏路上的小鎮奔子欄,分路而過卻不止是中轉站

​這類傳統加工行業,過去在奔子欄極少有女人參與其中,如今很多工序,如打磨、上漆、貼箔、彩繪等,女藝人可以比男藝人做得細膩和完美。這種純手工製作的生活工藝品,現在仍然受到不少人的青睞,產品不僅在藏區暢銷,還銷往尼泊爾、印度、不丹、錫金等國。

滇藏路上的小鎮奔子欄,分路而過卻不止是中轉站

奔子欄的藏人除了又傳統手工藝彩繪外,還有最具特色的歌舞,奔子欄鍋莊已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2017年春晚預選賽中還獲得了金獎。奔子欄鍋莊有悠久的歷史,傳說文成公主進藏時,奔子欄地區就已經在跳鍋莊了。參加歌舞者服飾必須整齊劃一,男子一方先唱,女子按原調原詞回唱,曲調典雅渾厚,拖腔多而長,猶如巨浪起伏。舞姿舒展、舞步穩健豪放,猶如雄鷹展翅,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滇藏路上的小鎮奔子欄,分路而過卻不止是中轉站

四周大山圍繞的奔子欄,一片一片田地,整齊的挨著。星星點點的房屋坐落在田間裡,黃綠顏色交替,彷彿一幅畫。如今這些田地改變了原來的傳統種植,家家戶戶種起了更能帶來經濟價值的葡萄。如今這些被稱為高原黑珍珠的葡萄和釀出的葡萄酒,逐漸成為了奔子欄新的名片。

滇藏路上的小鎮奔子欄,分路而過卻不止是中轉站

奔子欄的人們經常在星空下,用流光溢彩的木碗喝著自家釀的葡萄酒,圍著放有吉祥寶瓶,並插有鮮花及纏繞哈達的藏式雕花桌,沉醉在曲調深沉,舞步灑脫的鍋莊裡。

這是去梅里雪山朝聖途中,精彩的驛站,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哦!

滇藏路上的小鎮奔子欄,分路而過卻不止是中轉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