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 道法自然一一獨家專訪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

◆文 / 孫志

道教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它深深紮根於中國社會,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道教的發展與中國歷史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對中華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至今它依然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當今,中國正進入實現偉大復興的重要時刻,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復興大業的重要內容。而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道教,如何在未來的中國社會發揮作用?道教對未來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有何意義?面對中國快速發展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道教有哪些解決之道?帶著這些問題,本刊記者近日專程赴中國道教聖地——西安終南山,獨家採訪了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道長。

任法融道長是中國道教界的“領袖”級人物,他從小學習儒家四書,精通中國傳統文化。他學養深厚,著述豐富,不僅是道教的虔誠信仰者,也是研究道教的泰斗。他經常在世界各地講學,傳播中國文化。他還是全國政協常委,積極參政議政,經常從道教理念出發,對時政大事提出真知灼見。

大道至簡 道法自然一一獨家專訪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

任法融道長

東方文化:終南山樓觀臺空氣清新,植被蔥蔥郁郁,自古被譽為“天下第一福地”。請您講講樓觀臺的歷史沿革?

任法融:從道教來說,這個地方是最早的,從老子講經算起已經2000多年了。春秋戰國時,這裡已經有道教的一些建築,只是建築物沒那麼龐大。大型建築,是秦漢之際擴建的。為啥秦始皇悟長生之道對老子就特別重視?據傳說,秦始皇派徐福到東海採藥,就是想長生不死,最後就老子的《道德經》裡有長壽之法,所以秦始皇對於老子特別重視,並在那時開始增建廟宇。歷代人都說它是“天下第一福地”。

為什麼老子經典裡頭經常談到長生之術?比如他講的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在無形中觸發天道,如何能長生,老子的《道德經》裡頭經常闡述長生之術,秦始皇本身就好長生之道,史書記載:“始皇謀長生之道,親見老子,故建老子廟。”但是到漢代,劉邦治理天下時延承不多,到第二代也延承不多,到第三代文帝,就尊重老子的“無為而治”了,“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就是如何治國,大道至簡,所以以正就一個政策,治國就對了。

這個理論文帝就重視了,所以漢代治理堅持以老子的“無為而治”。景帝是文帝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遺言,沿用老子的“無為而治”,就天下太平,社會穩定,而人民才能安居樂業,所以漢代顯示“文景之治”。在解放以後馬王堆出土的《道德經》,甲乙兩個版本,據考據那是漢代文帝時代的本子,說明那個時候,漢朝文景時朝野大臣都遵從老子道德,老子興盛一時。秦始皇重長生之道而修老子廟,漢代重視老子“無為而治”,後貞觀之治而大修樓觀臺。秦漢擴充以後,就代代都重視。老子的《道德經》,代代都研究,代代都有著作。都說《道德經》可以理政治國,可以用兵打仗,可以為人處世,它是含括全面的一部學術綜合性的經書,到現在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現在一些學者或有識之士都學老子《道德經》。

大道至簡 道法自然一一獨家專訪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

樓觀臺內的呂祖殿。

東方文化:據說《道德經》是一本在全世界發行最廣的中文書。

任法融:據學術界考證,除《聖經》,老子《道德經》發行量最大。所以國際上都特別重視。中華民族最早的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在三皇時代,天人合一的文化仍然是以道為它的根基。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形成以後,追本溯源還是以道為核心。就那麼厲害,現在你看社會進步,科技飛躍發展,中外的一些學者都重視老子,文學界、科學界、政界和軍界都認為老子《道德經》蘊藏很多智慧。

現在科技雖然很發達,但是諾貝爾獎的宣言還有世界上的名流,都宣稱要學習中國的老子。雖然《道德經》只有5000多個字,但是包括面特別廣,是闡述世間萬物的原理。

《道德經》的頭一條就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眾妙之門,誰都沒辦法,你說要用兵可以,要治國也可以,養生也可以,為人處世也可以,說它呼牛即牛,呼馬即馬,願意說它是什麼就是什麼,可以叫科學,也可以叫哲學。

因為老子講無為,講道本身並沒有形象,你說道大我說小了。老子在第一章上的“道可道,非常道”,這一句話就是最高的哲學範疇。“道”等於“無”和“無極”,它不是普通常見之物,也不是絕對的不存在,而是純粹、樸素的物質,是先天一氣。

尤其是在當代,科技飛躍發展,最近科學界把目光投入物質量子糾纏這個理論,這一現象是一個十分奇怪的東西,因為它能產生“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通俗解讀這些科學術語可以發現,它們同宗教中的許多現象描寫,諸如道教靈魂出竅(穿越)說等等,有著十分類似的結構。現在只是慢慢驗證而已。神學與科學、哲學從本質上來說並不衝突,只是認識層次不同罷了。

目前有人認為,我們的科技還趕不上人家,有些東西是慢慢地實踐,慢慢地應驗,慢慢地通過人們利用才慢慢地認識。所以年輕人對道文化繼續研究,它不僅是個理論東西,實際作用也包含在裡邊了。這如同宇宙學的功能。能量在裡邊了,這個能量是什麼?《周易》裡面就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餘慶餘殃是怎麼來的?就是能量的存在。

老子在幾千年前就認識這個問題了。說植物生長繁茂,現在繁茂,就是隻顧葉落凋零而歸根覆命,這是植物。動物生老病死,事物成敗興衰,吉凶禍福,這是怎麼一回事,主要誰作用著?是能量,就說這個能量大,誰都擋不住,任何時候都擋不住。

所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是誰都擋不住的東西。天子皇權都不能駕馭,英雄豪傑不能抵抗,金錢不能買賣,智謀高士不能算計,這個能量是無堅不摧。要慢慢認識這個事,這就叫法則。新事物叫規律,自然法則是逃脫不掉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所以老子的《道德經》是一部大智慧。這個理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是真理。這不光是個理論,也包含著能量。

這個能量是無堅不摧,你搞地下的程序,你看黨政幹部受賄的,你做得藏得再嚴實,一步一步,量大質變了。只要把你暴露了,雙規,受處分,或大或小或善或惡,最後終究是有後果的,這個後果就是運行程序,你再藏得嚴實,是逃不脫的。過去民間說的話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為,只要這樣做了,你就跑不了。

大道至簡 道法自然一一獨家專訪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

樓觀臺內的太極圖案。

東方文化:道教是中國幾千年文化中唯一一箇中國本土的宗教,您曾擔任道教協會的最高領導,又是研究道教的泰斗,請您給我們讀者介紹一下,中國古代和現代道教究竟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和作用?

任法融:最早道的產生就在三皇時代,按照《莊子》的記載,黃帝治天下19年,天下大定,往空同之上,見廣成子,就是現代的廣成老祖,問:“無為而治,敢問治天下奈何?”廣成老祖沒有答覆。軒轅黃帝回去之後,思考了三個月,然復見之,就是第二次見,“無為而治,達於止境,敢問修身奈何?”廣成老祖說你今天問的才對。道從那個時候就已產生,且至今蘊含了5000多年的思想。

道的思想在那個時間就講了天子之大道,宇宙之生髮,本源就宏觀地講了這些內容,修身之術就從那個時候把黃帝給教化的,所以道家的文化教益在黃帝時代就已產生,起承在老子,已經迄今5000多年曆史,治國大法、用兵之術、處世之法都在《道德經》裡面。道教講天地人三個是一體的,誰都分不開,誰也離不開誰,天地人三層,它是合一的,是個統一體。但是那個時候還是以道為核心。

有領導讓我把這個天人合一講清楚,太抽象了,我說有個具體辦法,以人道看天道,以天道看地道看人道,天、地、人三層才能統一。舉個簡單例子,誰要脫離道,誰都不能太平,天地都不能太平。天地也有失道,天地失了道咋辦呢?天地不清,地不盈,河海不淨。

地震之後為什麼有滂沱大雨,那是哪裡來的?地道有反應,天道也會有反應,這就是說天地人三者是一體啊。所以在三皇時代,天人合一的理念不能光看人,人類在不斷破壞生態,這都是人造成的,不怪老天爺。老天還來問你們呢?天道不是人家造成的。這就是天人合一。

所以人對自然起了很大的作用。為什麼過去的一些大文學家觀天道,知人道,符合自然規律。觀天文、知地理,而曉人間社會。這才是文化。現在我們的文化膚淺得很,你們看報紙、看天氣預報、看國際形勢,打仗從哪裡形成的?這要看天道。為什麼國際上很亂,就是脫離了道德關係,就這麼簡單。

大道至簡 道法自然一一獨家專訪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

任法融道長書法作品。

東方文化:中國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經濟和社會各方面都是飛速發展,但是社會普遍把追求物質放在第一位,信仰道德滑坡,道長您認為道教在恢復信仰方面、拯救人們的靈魂方面,能夠發揮什麼作用?

任法融:我把這“人道”總結四句話。道德滑坡,良心缺失,情義淡薄,勢利為重。為了利益,父子決裂,兒子都不認他爹了。只看勢利,不講良心和道德了。以利益為重了,利益為重之後把一切都湮沒了。

道教就講人道和政。道不遠人,而人自遠。現在勢利太嚴重,勢利不嚴重,什麼都解決了。《孟子見梁惠王》記載,戰國時代,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所以如果國家上下都爭這個利益,國家就危亡了。當官為民的都為利益著想,這個國家就完了。這個道理很抽象,上下交徵利而國危!國家的發展,只講利是不合適的。後來梁惠王就尊重孟子的說法,說你說的對,孟子說,說的對你就遵照而行,符合國家大利的。而現在都是講利益,追求利益越來越重,家裡人都不認。很多人都沒人情味可言,父子都沒關係了。情義淡薄,道德滑坡,良心缺失,勢利嚴重。我就總結這四句話。

大道至簡 道法自然一一獨家專訪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

任法融道長當場為本刊揮毫潑墨。

東方文化:目前真正理解道教這些道理的人不是很多,還有好多人不理解或誤解。比方說“無為而治”“道法自然”,可能只是口頭上會念出來。“無為而治”,您剛才也提到,好多人都認為這是一種消極的態度對待社會、對待人生,但實際上這跟道教本意不是一回事。對於這些現象,請您做個權威的解釋?

任法融:這些道家經典,一下子說是要理解、身體力行,還是很困難的。需要通過本人實踐,我在“文化大革命”中當“牛鬼蛇神”時,才把這個道悟出來,才理解的。我有15年在當“牛鬼蛇神”。

東方文化:您有15年被當作“牛鬼蛇神”?

任法融:對。我在修水庫、修路、“勞改”時,我才理解《道德經》。“勞改”嘛,“牛鬼蛇神”嘛。

比如說“無為而治”,“無為而治者無為”的意思,不是說光治國,也說為人處世。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不但是人類,每一個事物都有它本身的存在,它都有它的發展動向,都有規律存在。你把它的情理理順了,就成功了,理不順情理就不成功。比如松樹,它本身就是四季青的,它的情理就這樣子。楊樹,你說要它四季青,那就是你的主觀的。你的主觀改變了,你就違背了規律,是人為的了。“無為”是說你的行為要依照事物本身的發展。

比如說,自己生的兒和女,各有各的個性。你要因勢利導循循善誘,比如說我是父母,我要把意志強加在兒身上,這是不對的。道家思想和儒家的不同,儒家講究三綱五常,道家講究辯證地看問題。儒家講三綱五常,是調治人類的,是不自然的東西。

創業以後,徐茂公等道人就說主觀看世道,為老百姓的人就能成功,順道而成。後來很多人看問題,始終是喊天嘆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徐茂公說你都不要急,天下是李唐的,誰都不行,愛老百姓,天下就是李唐的,誰都不要爭。最後也是李唐得了天下,順其自然順道而成,順應民心。這就說明咱們的一些人為的主觀意志要強加上去是不可行的,每一個事物本身都有它本身的規律,有它的情理,如果違背了,即便是自己的兒子也是不行。

事物也是這樣子,是不是?你比如說是人家開個寶馬車,寶馬車的架構就是那麼快啊,你開個四輪車,你非要攆人家,不但攆不上自己還翻了。這就是說你要攆就是違背自然規律的,你就是人為的。四輪車本來就跑不動啊,你要把人為的強加在無為上面。無為和人為,要認識這個問題,一切事物都是自然的,天道也是自然的,你說這個天氣熱了,皮衣和棉衣就穿不住了,你說是皮衣和棉衣有問題?不是的,它們本身沒有問題,是人們利用得不對。所以說天道自然,人道自然,所以說一切違背規律的事情必然是不會成功的。

所謂“無為”,我說就是事物的情理,是事物的自然規律。

大道至簡 道法自然一一獨家專訪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

任法融道長題贈本刊書法作品《文以載道》《文道千秋》。

東方文化:現在還有一個現象,剛才您也提到了,經濟發展了,但是生態破壞很厲害,環境汙染很嚴重。難道這兩者不能和諧相處嗎?

任法融:是,我認為當前在生態文明建設和治理環境方面,措施還是不夠得力的。對於這個問題沒完全認識到位,沒能從根本上解決。所以根本問題和要害還沒有抓住,病沒看清,自然就還下得不夠準。經濟發展與人類、與自然陰陽造化都是有關係的。一些經濟問題還是人為造成的,是有泡沫的,比如房地產問題,有人為的因素。

正因為人的干預太多了,市場規律本來如此,你看物價的漲跌,貨多了價格自然就低了,貨少了自然就價高了,這是個必然規律,市場就順其自然發展嘛,你多管他幹啥?對於房地產,沒有辦法解決嗎?還是沒有抓住關鍵問題嘛。你不去幹擾他,無為而治嘛,充分發揮市場本來的調節功能,這就是人為的因素造成的,所以始作俑者還是人為的因素。

比如說,現在西安市的空置樓房一棟一棟的,但為什麼現在空置樓房還在漲價?這就搞不懂到底是誰在胡操作。空置樓房那麼多,房價要是降,這就是正常的規律,房價要是漲這就是人為操作。房價現在有些還在漲,這就是過分操作導致的(好多都是人為炒作)。就像西安,還有全國很多大城市的樓房都是空置房,特別多,但現在還在漲價,為啥還要漲價?這不是人為操作錯誤嘛。

東方文化:道長,我們大概看了一個數字,目前全國信奉道教的道士,大概只有三四萬人,是否表明道教目前的發展有些滯後,您是怎麼看待這個情況?

任法融:對於道教這個人數很難統計,很難有一個準確科學的統計口徑。正式入觀的道士可能是沒有多少,社會上散居的比較多,國家統計局無完整統計,也統計不了。

大道至簡 道法自然一一獨家專訪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

東方文化:那您覺得這個數字並不準確,不要相信這個東西。您也不太看重這個東西?

任法融:對,我不看重這個,認為都不準確,沒啥必要。

東方文化:還有就是道教的創新發展的問題,因為我們也注意到其他一些宗教動用一些創新性的傳播方法,比方說用微博、用機器人,年輕人會樂於接受,而道教並無這方面的創新做法,這是否會影響人們對道教的瞭解,不利於道教擴大影響。

任法融:在香港,也有人向我提到這個問題,宗教在那裡還很活躍,道教比較是沉穩一點,他們向我提出這個問題。我認為任何宗教都不要(人為主動)發展,人為發展是不正常的,就不要去主動地吸納,要順其自然。

宗教突然而起突然而落,都是違背了自然,違背自然的發展難以持久,對於宗教,我認為發展宗教的提法是不對的,不要人為發展,不要人為操作它。

有的宗教藉助宗教斂財,藉助宗教興建廟宇,坐高級汽車,都是不正當的操作,我當會長以後就不主張修建廟宇。過去出家人都是修行、坐禪,還有就是鑽茅庵、入山住山洞,現在人為操作的,搞一些騙人的東西,我看都不對。我認為這種行為是走偏了,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唉,國家的法律也是有漏洞。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順其自然,順應事物的發展變化,順應社會的需求,人為的操作是錯誤的。我認為宗教人為的發展都是錯誤的。

大道至簡 道法自然一一獨家專訪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

東方文化:那道教的主要的經濟來源是什麼?

任法融:經濟來源,過去只是種地,種地為主。現在還有一些地,自己種。

東方文化:那道士搞募捐、化緣嗎?

任法融:不募捐。現在化不來緣了。有一些香火錢,小小布施。做法事,南方的道士做法事的多,上海廣州的做法事的多,北方少。

商品化、經濟化對於宗教形成衝擊,這樣就弊端多。一些宗教的修行人藉機斂財,那還發展啥宗教?背道而馳,南轅北轍。把宗教異化,當商品賺錢呢。修行成為一個職業了,成飯碗了。

東方文化:道教自古以來和修身、養生、長壽關係特別密切。道教有好多這方面的智慧,現在社會上保健養生成風,各種活動和產品層出不窮,並藉此推銷某種商品,道教如何對待這種現象?

任法融:主要就是大道至簡。這個最原始的養生法,是軒轅黃帝傳的,傳的很簡單,也就幾句話。後來就把這話越拆越多,著作越來越多,越多就沒實效了。其實,吃飯規律,飲食規律,生活就規律,就是養生。不用人為的胡作,胡作都不正常。

所謂要吃飯!要飽肚子,急著去吃,吃了有規律,起居有常,動靜有時,這就對了,不要人為的,人為的都是錯誤的。

東方文化:過去歷史上道教有煉丹?

任法融:這個煉丹是丹鼎派,丹鼎派最後都失敗了,因為還是沒有生命力。到底怎麼做好,就是清心寡慾。成吉思汗問丘處機,道長你煉丹,我是不是能夠長生,道長說不行,清心寡慾可以延年益壽,但是不能長生不死。丘處機給成吉思汗說,“清心寡慾,延年益壽”,就這八個字,但後來人把事兒搞複雜了,添油加醋越來越多,結果就不起作用了。

“清心寡慾,延年益壽”,就這八個字,長生不死本來就是錯誤的觀點!一直錯誤的。

東方文化:道長有什麼養生的方法嗎?

任法融:我82歲了,看報紙,還不用眼鏡。昨天還和一個小夥摔跤,他沒摔過我。我到嘉興去講,講兩個小時我都能拿下來。對,就是自然養生。

東方文化:我們《東方文化》雜誌在臺灣、香港、澳門都有不少讀者。道長能否向我們的讀者介紹一下大陸道教與臺灣、香港、澳門道教界的交流情況?

任法融:交流很頻繁,我去過臺灣,去過好多次。臺灣的王金平我也見了。我向他談了對宗教問題、對文化領域的看法,王金平都很接受理解。兩岸之間的問題,從宗教和文化方面著手,還是有效果的。我們與香港道教界也常來常往。

東方文化:道長,比方說,如果我想成為道士,需要經過那些修行儀式?需要哪些條件?

任法融:不要那些東西。你們都是高級知識分子,都是有文化的,搞個道文化研究就好了,不要搞形式,搞形式都是錯誤的。我主張,要成為道士,就要成為一個理性的信仰者。

看看古代,李白信奉道教,是個居士;趙孟頫也是個學者居士;呂洞賓也是個居士,不要搞得太形式化了,不要拘泥於形式,重點是接受道教的理念和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