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大道至簡,先賢的生命智慧

這些天,和大家一樣困守家中,無意中看到了《財新》記者對浙江大學王立銘教授的訪談。

王立銘教授說:“現代世界越來越複雜,科學技術也變得越來越反常識,在複雜的現代世界,科學技術已經不足以為普通人的生活提供一個確定性的支點了……啟蒙時代以來,人類總覺得所有事物都能在人類已知的框架裡得到解釋,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也是人類的一種傲慢。”。

錢穆先生在他的《國史大綱》裡面有這麼一段話,說:“國民對本國曆史略有所知,則必要對其懷著溫情與敬意;國民對本國曆史懷著溫情與敬意,則不會對其抱有偏激的虛無主義,不會淺薄狂妄到以為自己已然進化到歷史的最高處……”錢穆先生還有王立銘教授的話,讓我們是不是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這次的經歷,我們人類應該反思些什麼呢?


大道至簡,先賢的生命智慧

什麼是我們人生的支點

王弼注《易》說:“物無妄然,必由其理”,意思就是萬事萬物的一切行為、變化,都是遵循天道地理而作的,不會亂來。我們見過飛禽走獸、竹樹草花有悖逆自然亂來的麼?沒有!但天地之間,偏有一物經常會亂來、敢亂來,那就是人類,客氣地說,是人類中的另類和異類。

先賢說,宇宙與其中的一切萬有皆是一“太極”,不過一陰一陽而已。宇宙與其中之萬有亦是一“五行”,不過土、金、水、木、火而已。“五行”一體,生克不息,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如似一條無盡迴環的長鏈,其任一行都與其他四行密切相關,亦與整體密切相關,可謂“一發”之動,“全身”皆應。亞馬遜河畔蝴蝶振翅,而後有哥倫比亞暴風呼嘯,不正是此理嗎?


大道至簡,先賢的生命智慧

陰陽五行,大道至簡

《易》說:“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意思是天以“易”為智,地以“簡”為能。天地創始萬物,養肓萬物,天地成就了一份這麼大的事業,一份大到無以復加的事業,可它尚且以易為智、以簡為能,我們現代人還要把複雜當機智、以繁冗來逞能嗎?

“大道至簡”!水火木金土五行構成了天地萬物。五環中任何一環都不可或缺,比如金缺了,水就無從得生;水缺了,木就無從得生;木缺了,火就無從得生;火缺了,土就無從得生;一環之缺,將導致大家一起“玩完”。人生在世,不管你在哪一“環”,一旦別的“環”無以為繼,你絕難“風景這邊獨好”!

人與自然,人類和飛禽走獸,不正是如此嗎?推而廣之,高明的企業,總要讓“上游”、“下游”的合作者都賺錢;高明的政治家,總要讓最底層的老百姓活得有滋味、有盼頭,不也是基於這一道理嗎?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原本說的是不要把老百姓的生活空間壓迫到非常狹窄,不要把他們賴以存活的生計、產業壓迫到無以為繼。不然……我們能不能理解為,我們人類是不是也應該給飛禽走獸留下點生存空間,這樣,它們也就會對我們人類“手下留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