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猪肉制成美容圣品,听说古代的唐山美女都爱它

用猪肉制成美容圣品,听说古代的唐山美女都爱它

这篇推送,我们先从一个荒诞、恐怖、血腥却又真实的故事说起。

用猪肉制成美容圣品,听说古代的唐山美女都爱它

中世纪的匈牙利,有一位名叫李·克斯特(Le Čachtice)的伯爵夫人,相传她是波兰国王斯达芬·巴托瑞 (Stafen Báthory) 的表妹,以血腥的美容方法而闻名于世。

用猪肉制成美容圣品,听说古代的唐山美女都爱它

电影《女伯爵》就是以李·克斯特为原型创作的

她用鲜血沐浴,而且只用纯洁少女的鲜血。她相信,只有浸泡在她们纯洁的血液中,方能不断吸取其中的精华,而让她永葆青春。在长达50年的黑暗时光里,一共有2800名少女惨被杀害……后世有关这段历史的文学、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更为她的形象蒙上了神秘诡谲的面纱。

用鲜血永葆青春容颜,这样“以形补形”的做法是否真的符合医学常识我们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拥有一副白里透红,光洁无暇的肌肤是不少女孩儿的心愿。在今天,精致的猪猪女孩为了美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是在以前,要想皮肤好,就得用很社会的方法,牺牲一只真正的猪猪!

不仅方式社会,手法上也是很“残忍”,不抽血,不扒皮,直接挖它的内脏作原料。

用猪肉制成美容圣品,听说古代的唐山美女都爱它

社会人佩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更“过分”的是,这种用猪猪内脏做成的护肤品,竟然被评为省级文化遗产。现如今,它又因为成分天然无添加,走俏网络。

用猪肉制成美容圣品,听说古代的唐山美女都爱它

说到这里相信你已经猜到了,这就是老人们常用来护手清洁的猪胰子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它是贫苦人家少女心中的玻尿酸,乡间少妇的羊胎素。今天,大牌哥就介绍一下猪胰子界的SK-II——来自唐山乐亭的新寨猪胰子

历经几百年的文化遗产

传统猪胰子的制作技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洪武至永乐年间的大移民,不仅使一部分山西人定居乐亭,而且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猪胰子传统制作技艺就是从那时起落户乐亭并传承发展的,影响丰富着乐亭文化。

但猪胰子发扬光大还看当地的一大家族,话说清朝康熙年间,在乐亭县新寨镇有一位老汉名叫洪德安,老人家祖传100多年猪胰子的手艺,经过他的改良自成一派,在他这代成了气候出了名,十里八乡皆来探访,只为求得一块正宗的猪胰子。

北方的冬天寒冷干燥。旧时,“足肤皲裂而不知”是困扰百姓的事之一。猪胰子温和柔滑,用它洗漱,不但皮肤光滑,还能防冻防裂!这神奇的功效让用过的人们纷纷点赞。

用猪肉制成美容圣品,听说古代的唐山美女都爱它

取新鲜的猪胰脏,去筋膜捣碎,逐次添加食用碱、白砂糖、猪油、蜂蜜和一些香料,反复锤捣,让猪胰脏和其他原料充分混合,聚拢、分模、风干成型,一块手工制作的猪胰子就这样完成了。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老百姓苦不堪言,传统手艺被工业产品冲击得七零八落,新寨正宗洪记猪胰子无奈停止了生产。直到解放前,洪记猪胰子才又被重新唤醒。从一开始的自力更生,到后来的公社合作,新寨猪胰子传人洪玉山为增加农民收入,早日摆脱贫困,毫不吝啬地将祖传手艺拿出来,带领本村、本队人民加工生产猪胰子,在附近地区、周边邻县和京津唐一带销售。

用猪肉制成美容圣品,听说古代的唐山美女都爱它

正在冷却的猪胰子

1978年,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乐亭新寨洪记猪胰子重获新生,开始正式投产制作。生产设备不断更新完善,产品销往京津唐及东三省,后来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洪记猪胰子远销湖北、深圳、香港、内蒙等10多个省市,年产量达4万多斤。

2013年,“新寨猪胰子制作技艺”被评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将失落的传承

虽说新寨猪胰子有过一段还算辉煌的历史,但纵观如今的各类消费市场,猪胰子已与人们的生活已渐行渐远。我们从一些电商平台搜索关键词“猪胰子”,基本上只能找到山西、山东的土特产,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寨猪胰子却难觅踪迹。

用猪肉制成美容圣品,听说古代的唐山美女都爱它

猪胰子的生产制作工艺繁琐、劳动强度大、对工人的经验有较高的要求,低温的生产环境也限制了猪胰子的产能,有限的经济效益让人望而却步。后继无人成为眼下新寨猪胰子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据乐亭的朋友介绍,目前新寨猪胰子在农村的大集上还有销售,但是城镇里已经不多见了。在假期,新寨小学偶尔会组织孩子去探访猪胰子的制作工艺。

历经几百年风雨的古老传承

新寨猪胰子还能走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