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中段祺瑞的皖系,是如何从巅峰走向没落的?

langman莘蒂


段祺瑞是安徽合肥人,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到德国深造,回国后参加袁世凯小站练兵,成为袁世凯的主要支持者,随着袁的倒台去世,原北洋军阀缺少一位能使各方完全心服的领袖,出于不同利益分成直,皖、奉三系和大小军阀,直系尊冯国璋为首,皖系则唯段祺瑞马首是瞻。


翁同龢曾作上联讽刺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鸿章是合肥人,长期熏染下,合肥的子弟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高超政治手腕,(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段祺瑞也曾受过李的赏识,段祺瑞又重用老乡王揖唐和亲信徐树铮,组建操控选举的安福俱乐部,军政上,以老乡,门生,姻亲等关系组成利益共同体的新派系。


全国中皖、鲁、浙、沪、闽、陕等地方军阀都是段祺瑞的铁杆嫡系,而属山西晋系的阎锡山、四川川系的刘存厚也在政治上投靠段谋求好处。皖系以北洋正统自居,操纵政局,声威煊赫,段祺瑞挟“三造共和”的声望,对南方各省主张武力统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坚持对德宣战而与总统黎元洪闹翻。(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皖系在政治和军事的贪得无厌得罪了其他各路军阀,在河南督军的任命上彻底得罪直系的曹锟吴佩孚,1920年4月,直系和张作霖的奉系结成反段联盟。吴佩孚自河南衡阳率直军北上讨段,段祺瑞心腹将领徐树铮率领西北边防军迎战,直皖之战中皖军全线溃败,徐树铮孤身逃回北京,7月19日,段祺瑞通电辞职。直奉两系控制北京政权。后来段祺瑞虽又曾出山担任“执政”,不过有职无权,皖系已名存实亡。

读史鉴今,修心明性,欢迎关注南方鹏共同探讨。


南方鹏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2点需要澄清:

第一,段祺瑞上台后,至少在初期,他代表的并非只是皖系,而是整个北洋系。袁世凯死后,北洋系开始分化,但有一个过程,并不是袁世凯一蹬腿就马上散伙分家。段祺瑞上台时,不仅北洋系一致拥戴,连南方军阀们也没表示异议。

第二,所谓皖系,并非全是安徽人,也有其他省的人。准确地说,皖系就是跟段祺瑞走得近的人,未必非要与段是老乡关系(当然老乡更好)。比如,老段最器重的小徐“徐树铮”就不是安徽人而是江苏人。又比如,冯玉祥和陆建章都是安徽人,但他们和老段是对头。

皖系走下坡路,与段祺瑞有直接关系,他办了两件事,生生把自己搞下台。

一是“借错了一次钱”,这笔钱叫“西原借款”。段祺瑞借这笔钱,是想用来搞一支嫡系军队,然后武力统一,做一件他前主公袁世凯也没彻底做到的事情。问题是,这个钱是向日本人借的,袁世凯前面刚同意“二十一条”部分条款,现在日本人突然大方却不要多大代价就借钱给段祺瑞,难免令外界怀疑:段祺瑞一定和日本人有什么见不得光的私下交易,甚至答应了日本人连袁世凯都没同意的“二十一条”有关条款,出卖了国家利益。如果少数人质疑也就算了,关键是持怀疑态度的人太多了:除了敌对的南方军政府和西南军阀,还有学界、报界,甚至北洋系内部。当国家政府被贴上“卖国”的标签自己又说不清楚,离倒台也就不远了。

二是“用错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吴佩孚。段祺瑞为了武力统一,派出3路人马南征,吴佩孚只是曹锟一路的一个师长。吴佩孚想进步,打得很卖力,也很有战果,在其他两路一败涂地的情况下,愣是把湖南拿下来了。吴佩孚正等着戴湖南督军的帽子,结果被段祺瑞给了“草包将军”张敬尧,吴佩孚那个气啊。他能当上师长,是曹锟赏识提拔而非段祺瑞,所以对段没有什么情谊。这回老段任人唯亲,彻底把吴佩孚激怒了。吴佩孚不仅愿再往南打,而且公开反对“武力统一”,还率军撤出湖南,最后干脆直接与皖系干了起来,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黯然下台。

无奈之下,段祺瑞只好去天津当了寓公。


脑洞大开的历史


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培养了三个心腹。后来,随着袁世凯的一路升迁,形成北洋系,这三人也受到他的重用,号称北洋三杰,他们分别是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

王士珍对名利看得比较开,没有形成自己的派系。而段祺瑞和冯国璋,则在袁世凯死后形成了自己的派系:皖系和直系。

为何段祺瑞的派系是皖系呢?因为段祺瑞是安徽人,而他重用的人以安徽老乡为主,故称为皖系。同理,冯国璋是直隶人,故称为直系。

段祺瑞的巅峰,是在袁世凯死后。袁世凯生前,他因为反对袁世凯称帝,因此被袁世凯排挤,他只好赋闲在家。

袁世凯重病时,意识到需要找一个人来收拾残局,于是又把段祺瑞请出山。袁世凯死后,虽然黎元洪是总统,段祺瑞是总理。但因为黎元洪并非北洋系出身,是一个光杆司令,所以一直被段祺瑞压制。

由于段祺瑞和心腹徐树铮太过跋扈,黎元洪忍无可忍,爆发了府院之争。手中无枪的黎元洪最终退位,直系的冯国璋做了总统。

冯国璋死后,曹锟接掌了他的势力,成为直系老大。

冯国璋活着的时候,因为与段祺瑞是老兄弟,直系、皖系还可以基本上保持和平。曹锟上位后,直系与皖系的利益冲突日渐紧张。

最终只好大打出手,这就是直皖战争。结果,段祺瑞的皖系大败,从此走向没落,段祺瑞也退出了政治舞台中心。

直皖战争的结果,其实取决于当时的第三大势力——张作霖的奉系。老张支持谁,谁就会赢。

老张支持了曹锟,于是直系胜利了。

张作霖为何支持曹锟呢?据说,这是因为张作霖觉得段祺瑞、徐树铮太精明,而曹锟是大老粗,日后比较容易控制。

曹锟的外号是“曹三傻子”,可他手下的吴佩孚却不傻。所以,最终奉系和直系也发生了战争,而且还打了两次。当然,最终的胜利者是老张。


趣谈秘史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许多派系,其中势力最大的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冯国璋、曹锟为首的直系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这是实质上的三足鼎立。

但在表象上,因为三造共和之功,加之是袁世凯指定的实际权力继承人,所以段祺瑞更像是站在最巅峰处的那一位。

表象是一峰,实际是三峰。当局者迷,这种格局态势对段祺瑞的心态及清醒认识产生了严重的误导,更决定了段祺瑞从巅峰走向没落会非常的迅猛。

高处不胜寒,处在权力之巅时的段祺瑞并没有此番心境,相反他是唯我独尊,有些不可一世的。

因为这种霸道的姿态,段祺瑞在外强中干时就犯了几个严重的错误。

第一,无限任用众矢之的徐树铮。

直系列举的徐树铮六大罪状:祸国殃民、卖国媚外、把持政柄、破坏统一、以下弑上、以奴欺主,虽然有夸大之嫌,但很大程度上也道出了某种事实。

因徐树铮,段祺瑞无形中其实是让对手们走到了一起 。

第二,为段祺瑞服务的安福系,其罪恶已为举国共见,这直接导致了段祺瑞失掉了民心。

第三,段祺瑞盲目自信,对主要对手尤其是直系的吴佩孚未能提前做出有效的防范与限制,在军事上,这几乎等同于无视致命尖刀的存在。

而要从直皖大战皖系大败的主客观因素上讲,段祺瑞从巅峰走向没落又可以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段祺瑞极力奉行的亲日外交和穷兵黩武的国内政策,事实上是遭到了当时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从民心向背来看,当时的全国舆论几乎都站在直系一边,当时的老百姓不仅都希望直系获胜,更对直系给予了很多事实上的支持。

而对此,段祺瑞却试图以所谓的军事优势来对抗舆论民心,非常的刚愎自用。

第二,在直皖大战酝酿以及双方诉诸武力的整个过程中,日本由于中国国内不断高涨的反日反皖浪潮以及英美等国的牵制,在皖系最需要支持的时候被迫采取了中立立场,对段祺瑞而言,这几乎就是皖系崩盘前的釜底抽薪。

第三,皖系军队虽然装备精良,但成军时间却很短,段祺瑞的学生兵是既缺乏训练,更没有真正经过任何阵仗,统兵将领也多是昏庸无能之辈,实属只会纸上谈兵毫无实战经验可言的绣花枕头。而直系军队则训练有素、屡经战役,尤其是统兵大帅吴佩孚,素以能征善战而闻名,实属当时国内第一流的军事强人。

两者相比,段祺瑞不仅矛不尖,盾也不坚。

第四,在直皖大战正酣、胜负未分时,奉系张作霖突然出兵助直攻皖,这一刀捅下去,直军声威大振,而皖系则随即一蹶不振,直至步步后退,丢盔弃甲——

总而言之,巅峰时的段祺瑞就像庙堂上的一个牌位,一打就倒,而他自己反是沉醉其间,膨胀不已。

再具体说,巅峰时段祺瑞几乎就是个刚愎自用的政客,而非审时度势的军事强人。

而逐鹿之事,政客终将是看客,只有军事枭雄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最终的结局只能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着楼塌了。


黑句本


一句话就是在内斗中走向巅峰也在内斗中走向衰落。

首先皖系军阀是在北洋军阀集团的分裂过程中兴起的,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成许多派系,主要包括皖系、直系和奉系。

当时实力最强的是段祺瑞和冯国璋。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而冯国璋则驻守江南重镇南京,虽然略逊于段,但掌握很大兵权,因此双方实力相当。

当时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出兵问题,引起了府院之争,张勋趁机复辟,段祺瑞以退为进,打垮张勋,重掌政权,自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迎冯国璋为总统,对德宣战。

在此时,南方举起了护法旗帜,段祺瑞出于借镇压革命扩大自己势力,排挤冯国璋势力的目的而主战,冯国璋企图勾结西南军阀排挤段祺瑞而主和,最后,段祺瑞迫不得已而辞职,从此段、冯二人矛盾日益尖锐,逐渐走向对抗。

辞职后的段祺瑞并不甘心失败,鼓动军队继续主战,又借用日本势力向冯国璋施压,冯国璋无奈,又复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这一回合,皖系占了上风,直系宣告失败。

段祺瑞东山再起,一手炮制两个机构,一个是督办参战事务处,目的是借日本装备,训练自己的嫡系部队,掌握军权,一个是安福俱乐部,目的是操纵国会选举,把持政权。

这一时期段系可谓达到了鼎盛时期,他的军事已经有了三个师四个混成旅的兵力,分布在北京、察哈尔、河南、直隶、山东等,之后又伸张至外蒙,南方上海、福建、浙江军阀都依附于皖系。

在混战中皖系走向衰亡,自从分裂为两个军阀集团后,两派水火不容,逐渐走向战争,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直系军队号称讨逆军,由吴佩孚率领,皖系军队号称定国军,段祺瑞任总司令,结果就是皖系出师失利,直系取胜。

段祺瑞移居天津日租界,安福俱乐部造解散,遣散边防军 ,除浙江督军卢永祥外,其余均垮台。从此,皖系一蹶不振,日渐衰落,北京政府中,直系代替了皖系。

直皖战争中,皖系只有浙江督军卢永祥在倾轧中保存下来,但他控制的是上海等富庶地区,这对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搜刮不利,于是便发生了齐卢之战,卢的失败,直宣布了皖系军阀的最后的最后一只力量的消失。

之后,在直奉战争中,由于派系平衡,段祺瑞一度都复任国务总理,但这只是两大派系相妥协的产物,没有军队的段祺瑞只能周旋于两大派系之间,段祺瑞知道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难于施展的边缘,便辞职去天津日租界做起愚公来,从此退出政坛,也标志着皖系的终结。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历史传讯社


段祺瑞:“北洋三杰”之一, 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一直处于权利的核心。一生三造共和,号称“六不总理”,生活朴素,清廉如水,势力最强大的时候控制了北京的北洋中央政府,势力范围遍布皖、鲁、沪、浙、闽、陕。

袁世凯死前为平息国民的怒气,缓和南北双方的政治矛盾及北洋体系继续掌控话语权,由黎元洪为总统,但段祺瑞实际掌控北洋政府,北洋体系为保证自己绝对的政治地位,只有抱团取暖,此时北洋体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分裂.

黎元洪贵为大总统,但段祺瑞对其政令视为空气,并对是否对德宣战产生纠纷,最终被架空的黎元洪愤然辞职,冯国璋入京任代总统。不肯甘居人下的冯国璋与段发生“府院之争”,由此北洋体系开始分化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与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因为段祺瑞是安徽人,而他重用的人以安徽老乡为主,故称为皖系。同理,冯国璋是直隶人,故称为直系。

段祺瑞时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而冯国璋则驻守江南重镇南京,虽然略逊于段,但掌握很大兵权,因此双方实力相当。

1920年7月,直奉联军讨伐徐树铮,段祺瑞命令皖系军队反攻。14日双方战争正式爆发。21日,直奉联军攻入北京。

直皖战争之后,发生了齐卢之战,卢永祥卢战败,宣布皖系军阀的最后一只力量的消失。

在直奉战争中,由于派系平衡,段祺瑞一度都复任国务总理,但不久认清形式的段祺瑞辞职去天津日租界做起愚公来,从此退出政坛,标志着皖系的终结。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作为一名著名的“亲日派军阀”严词拒绝日本邀请其前往东北组织傀儡政府后,为国人所尊重。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病逝于上海。

我是美丽青春您真痘:码字、原创不易,如喜欢请点赞、转发、留言!祝您幸福!


美丽青春您真痘


段祺瑞在北洋军五虎将中当推第一,深沉机智,少言多虑,为人正直,深得袁世凯赏识,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任其为陆军总长,统帅全军,又忌其志大,又重用冯国璋等人,驾空段祺瑞,袁世凯要称帝,段祺瑞反对,失去了北洋军的支持,又招致全国各界一致反对,于是吞金,段祺瑞执掌的北洋军接管了国民政府,从此被称为北洋军政府,喻其不合法,黎元洪当总统后,北洋将领张勋率辫子军杀入北京,扶溥仪复辟,是段祺瑞首发檄文,声讨复辟,派军队天津誓师,讨伐张勋,再造共和,自此掌握北京政府实权,任国务总理,然此时北洋军与北洋政府分裂为两派,一派以祺瑞为首的安徽派叫皖系,另一派以冯国璋为首的河北山东派叫直系,直系与黎元洪合作,控制了政府,皖系控制了国务院,于是就有了北洋政府的主旋律一一府院之争,直系对皖系独揽大权不满,就让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段祺瑞就挑动南方各省独立,反对黎元洪,于是爆发了直皖大战,经过妥协,段祺瑞重掌实权,再任总理,下令恢复《临时约法》,跟随日本,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这只是个立场,段祺瑞发起了护法战争《临时约法》派北洋军进攻南方各省,让直系部队进攻,皖系部队负责接收,引起直系吴佩孚的不满,护法战争停止,当时直系势力,高于皖系,有三十万军队,占据八个省,皖系有二十万人,占有皖,鲁,闽,赣四省,吴佩孚调兵北上,要与皖系开战,段祺瑞欲连奉系对直系,反为奉系所卖,直系击败皖系,将段祺瑞逐出北洋政府,其军队也归了直系,没有了军队,也就退出了历史,段祺瑞只重权谋,不重作战,大凡这种单纯的政治家,终归会失败。


缥缈孤鸿影45


段祺瑞走向没落主要由两个方面,一个是失去民心一个是军事上的失败

段祺瑞为搞自己的嫡系部队向日本借了很多钱,也从日本进口了很多武器,甚至连马匹都从日本进口的。段祺瑞还以北京政府陆军部的名义向先后借了总额高达3200万日元的军械借款,除此之外,日本向段祺瑞政府提供1400万元,用于编练三个师,另加200万左右的附属机关开销。日本怎么可能会好心帮助段祺瑞,段祺瑞与日本来往的如此密切,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段祺瑞一定和日本人有什么见不得光的私下交易。无论是北洋军阀内部还是南方敌对势力,甚至学界都对他失去了信任。再加上巴黎和会外交上的失利,让段祺瑞彻底失去了民心。

面对段祺瑞的狼狈局面,直系的曹锟(直隶)、奉系的张作霖(奉天)、陈光远(江西)、鲍贵卿(吉林)、孙烈臣(黑龙江)李纯(江苏)、

王占元(湖北)结成了七省反皖同盟,以清除皖系徐树铮为借口,联合发动了倒皖战争。直皖战争实际只进行了一周,段祺瑞就下了台,皖系剩余军阀势力或是解散或是被吞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其中有一个人物的倒戈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吴佩孚。吴佩孚对段祺瑞的对日政策很是不满,甚至怒不可遏,曾怼段祺瑞:爱国之心,人人皆有。我吴佩孚对曹使(曹锟当时任直鲁豫巡阅使)听令,对总统(冯国璋、徐世昌均呼吁和平)听令,独独不听卖国之段祺瑞的令。再加上,吴佩孚在奋力拿下湖南之后,段祺瑞没有湖南督军的头衔给首要功臣吴佩孚,吴佩孚对他痛恨有加。于是吴佩孚不在南下帮助段祺瑞“武力统一”,反而北上,驱逐段祺瑞。


国家人文历史


段祺瑞巅峰的时候就是袁世凯死时让他出任国务总理。所谓的皖系是因为首领段祺瑞是安徽人。所以北洋派系皖,直,奉中,因为段祺瑞接任国务总理成为所谓的北洋正统。

关于皖系的没落,就不得不提一下直皖战争。1917年的时候,皖系军阀首领,国务总理,国务总理段祺瑞,以对德宣战为名。向日本大量借款,训练参战军,扩充自己的实力,而引起的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的不满。直系军阀首领曹锟,吴佩孚和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联合起来,准备对皖系用兵夺取北京政权。


1920年4月,曹锟在保定召开了八省代表会议组成反皖联盟。吴佩孚率军北上,张作霖率军进入山海关。段祺瑞面对,直奉联合,于是将所率部队改为定国军,自任总司令,反抗直奉的联合攻击。

直系为讨逆军,吴佩孚为总司令。直奉两军东西两路迎战皖军。皖军两线作战,很快失败。段祺瑞苦心经营的部队,在四五天内几乎全军覆没,段祺瑞被迫辞去了国务总理职务。直奉军队进入北京城郊,直皖战争结束。




红雨说历史


段祺瑞从巅峰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就是军事战败,“北洋军阀”时期,无论你多么高尚、多么有智慧,只要在军事上失败,就必然走向没落。

(1)段祺瑞如何走上巅峰

段祺瑞出生于合肥,因此又称“段合肥”。他的崛起基础是参加北洋新军,逐渐成为“北洋之虎”。他的成功有两个贵人,一个是李鸿章,一个是袁世凯。

1885年9月,段祺瑞考入了李鸿章创办了北洋武备学堂,进入炮兵科,时年20岁。1895年,又与对其发展至关重要的袁世凯相识形成利益共同体。1901年,袁世凯将义女嫁与段祺瑞为继室。自此,正式向所有人宣布成为他的亲信。1903年,正式与王士珍、冯国璋并称为“北洋三杰”。

段祺瑞一生曾被人称作“三造共和”。其中第一次(1912年1月26日要求清廷退位)、第二次(1915年反对袁世凯称帝退职,袁世凯死后推举黎元洪人大总统,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三次(1917年讨伐张勋复辟)可以说是获得全国支持。

(2)段祺瑞战败和徐树铮之死,使得段祺瑞彻底失去实力,只能靠时局变化发动影响力

1919年5月因为“巴黎和会”外交谈判失败,“战胜国”中国反而形同“战败国”,消息传来,皖系政府受到全国讨伐,各色势力借机放风放火。11月5日,原为段祺瑞皖系的靳云鹏组阁,段祺瑞丧失了政治上的优势。1920年7月,直奉联军讨伐徐树铮,段祺瑞命令皖系军队反攻。14日双方战争正式爆发。21日,直奉联军攻入北京。

段祺瑞军事战争失败后,失去了战争实力的他树死猢狲散,前往天津避居。徐树铮也是联合多方面势力准备东山再起,特别是与孙中山联系紧密。最终,1924年,段祺瑞再次找到政治机会,徐树铮劝阻段祺瑞不要做傀儡不成后赶回国内。1925年被杀。

徐树铮死后,段祺瑞势力更加孤单。直至彻底成为“寓公”,但他晚年号“正道老人”,可以说其心中传统儒家思想还是大量存在,是很想为中国做好事儿的。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作为一名著名的“亲日派军阀”严词拒绝日本邀请其前往东北组织傀儡政府后,更是为国人所尊重。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病逝于上海。

他不愧于民族之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