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車可能還是要黃了 「賣身」或許是難以逃脫的命運

小黃車可能還是要黃了 “賣身”或許是難以逃脫的命運

大概17年夏天,ofo推出騎行領紅包活動,用於和Mobike對抗。活動內容很簡單,每天騎行都會獲得一個紅包,累計起來可以提現。

提現是指可以把活動紅包提取到銀行卡或支付寶裡變成現金。

活動開始沒幾天,ofo就私自改了規則,把提現按鈕取消了,活動的紅包只能變成餘額,鎖在ofo裡,甚至有的用戶紅包都消失了。

小黃車可能還是要黃了 “賣身”或許是難以逃脫的命運

這不是他第一次這麼做了,在這之前,ofo表示邀請好友註冊,兩人都可獲得紅包。可實際中,很多人沒有收到。

這兩個問題,ofo接到大量投訴後表示解決,其實並沒有解決。當時正值ofo如日中天,大有幹倒Mobike之勢。但這次單方面撕毀合同、毫無商業信譽的行為,我就覺得ofo毫無大企業應有的樣子,配不上他的體量。

一年過去了。

我再用ofo的時候,發現他還是很差勁。小黃的壞車很多,點擊用車,鎖並沒有自動打開,手動也打不開。然後點報修,ofo要求上傳一張故障部位照片,他們要審核。

鎖打不開,通過照片是完全看不出任何問題的。結果顯而易見,報修被駁回,ofo強制收費,如果拒絕支付,它就會認為你不誠信、在騙ofo這1塊錢,卻不去想想照片檢測故障部位的設定有多腦殘。

也許在ofo看來,即便是車子難騎的要命、鎖打不開/合不上...只要是照片不可分辨的故障,都不是故障。

ofo先設定用戶是來騙騎的,然後再找用戶騙騎的行為,無往不利。

以上兩點,我已經對ofo十分厭惡了。最噁心的還是在今天,幫我姐退餘額和押金。

餘額是用戶現金充值,最低30,這個額度設定有多腦殘就不說了,但用戶充值的錢用戶隨時有權利退,合理合法。而ofo退餘額沒有自助,必須撥打電話。這一體驗非常噁心,會讓多數人放棄退餘額。

我堅持退,電話另一邊是全自動語音系統。用戶從退餘額按鈕撥打電話,理應直接由退餘額的客服接待,卻還要經歷一大堆語音系統的折磨和按鍵,然後才進入退餘額選項。

ofo最傻逼的地方來了,它讓你按照他們指定的格式發送郵件至ofo郵箱,全程自動語音,不給用戶提問的機會。播報的速度本身不慢、還中英文混著念,用戶如果沒有準備,第一次幾乎不可能記住他要求的格式內容和郵箱的全部地址。

你只能返回,再重聽,把以上步驟再重複一遍。

既然是語音播報而非人工客服,為什麼不把語音播報的文字放到客戶端裡讓用戶一目瞭然呢?

對不起,ofo從不考慮為客戶著想。它只是想方設法讓你退餘額的時間成本變高,把你惹毛,從而放棄退款。

一家差勁到什麼地步的企業才會想方設法給用戶設絆?我對ofo最大的噁心在於,他的所有傻逼行為都是故意的,無一例外。這不是蠢,是壞。似ofo這麼大的企業,讓人失望。

還是去年夏天,mobike和ofo的投資人馬化騰、朱嘯虎在朋友圈爭論的截圖火了,當時朱嘯虎說(誰能笑到最後)一年後再看,現在一年之期剛好到了。mobike實行全民免押金騎行,而ofo非但沒有跟上,反而推出了更低價的月卡和年卡,原因一目瞭然。

關於ofo的歸宿,一直以來就盛傳滴滴是那個最有可能的接盤俠。

傳聞此前滴滴與ofo已有過多次接觸,但由於雙方對收購價格存在分歧,ofo不滿意滴滴給出的價格,就沒有達成過一致。

就這樣,戴威一直掙扎在賣與不賣之間,然後一邊不斷地否認ofo式微的現狀,一邊不停地安穩外界的情緒。今年5月份,南華早報就有消息稱,戴威拒絕了滴滴方面的潛在收購要約,並稱ofo在未來要繼續保持獨立發展,號召公司員工“戰鬥到底”。

戴威的堅持不是沒有道理,ofo畢竟是共享單車小巨頭,是在體量上唯一能與已塵埃落定的摩拜抗衡的一家,而且,ofo本身的估值並不低。

自2015年到現在,3年中,ofo一共獲得了12輪融資(包括兩輪戰略融資),IT桔子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3月,ofo估值為30億美元(約200億人民幣)。

如此,14億美元的賣身價未免低的出人意料,要知道,4個月前,美團收購摩拜,是作價27億美元,外加承擔摩拜債務的10億美元。如果價格為實,只能說明戴威的掙扎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但是,“賤賣”也並非不可理解,因為如今ofo手上的砝碼真的不多了,且還有著財務上的困窘。

財新在去年12月的消息顯示,截至12月1日,ofo動用了30億元押金,當時,ofo賬面上可供調配的資金僅剩3.5億元。

眼看掙扎在獨立生存線上的ofo進行了一系列自救:ofo的車輛採購銳減;取消了全國20個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動;5月下旬,ofo還發動員工售賣車身廣告,試圖從B端尋找大規模變現的路徑......

戴威還在3月份通過動產抵押的方式,先後兩次將共享單車作為質押物,換取阿里巴巴共計17.7億人民幣的融資來為ofo續命。

摩拜之於美團已經“落袋為安”,阿里嫡系哈羅勢頭正猛,滴滴助力小藍車捲土重來......ofo四面楚歌的境遇已經難以扭轉。在外界看來,ofo早已難逃被收購的命運,大家關心的只是花落誰家。

如果這次消息為真,那麼,滴滴終於如願以償。

已經坐擁小藍車和青桔單車的滴滴,能將ofo拿下,就又多了一個和美團抗衡的籌碼。出行本就是滴滴的主營業務,如此一來,滴滴也在共享單車領域的佈局裡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虎嗅曾經探討過,滴滴很可能在ofo身上覆制拯救小藍車的模式——還掉小額債務,拿下既有投放量和運營權。

摩拜和ofo這兩個共享單車頭部,似乎都妥妥地找到了在這個階段還算體面的歸宿。

而當它們變成了滴滴和美團的附屬品,命運早已交付,接下來共享單車的故事,已經徹底變成由阿里、滴滴和美團來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