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赚上亿的黑马股!股民:什么也别说了我脱光了干!

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工信部部长苗圩不约而同地强调加快电动汽车充电产业的发展。万钢指出,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由汽车智能化与充电智能化共同驱动。苗圩建议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并调整投建布局,尽快缩短车桩比例,确保实现2020年建设50万个公共充电桩的战略目标。

充电,如同二十年前的“中石油、中石化”,成为电动汽车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要支撑。而充电网背后蕴藏的工业大数据和能源互联网,也慢慢浮出水面。

随着2017年新能源汽车双积分政策落地,新能源汽车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累计销售77.7万辆,整车与电池技术的稳步提升,也更加坚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战略。一时间,传统造车企业频频给出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也开始攻城略地,新能源汽车的“群雄割据”的时代已经开启。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指出智能汽车已成红海,而智能充电还是蓝海。“蓝海”之中谁最强?谁又进行了优先的布局?谁能成为未来充电产业的BAT?

充电市场布局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国务院、国家能源局筹备成立)发布数据,截至 2017 年底,成员单位累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 213903 个。全年新增公共充电桩 72649 个,增长率达到 51%。其中相对规模化的运营商有13家,位列前四名的分别是特来电97559(占比46%)、国网42304(占比20%)、星星充电28521(占比14%)、中国普天14660(7%)。

从充电联盟的数据看,前四家充电运营企业占比超过86%,行业格局分化明显。汽车充电这个巨大的产业,是否成为石油行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分天下的局面,我们不得而知,单从布局的领先性来讲,特来电和国网已经实现了高度领先。

从充电布局领域分析,位列前三位的特来电、国网、星星充电均有不同侧重点。特来电重点布局城市公共场站,在公交、物流、网约车市场领先,城市中心充电站同样布局完善。资料显示,特来电通过与各地政府、车企、产业链企业合资等形式,成立了84家子公司,充电设施遍布全国277个城市,在北京、天津、武汉、成都等200余个城市市场占有率第一。投建总充电终端近20万个,累计充电量已经达到近7亿度。采访中,特来电负责人表示,特来电从14年开始进入充电产业,累计投资达50亿元以上,2018年会有更多在建的充电桩上线,并且规划紧密跟随B端的公交、物流、出租、共享汽车,C端紧密建设公共快充站,解决车主公共充电难题,******2018年目标充电30亿度,服务200万车主******。

月赚上亿的黑马股!股民:什么也别说了我脱光了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