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那个时代的演奏方式(上)

莫扎特那个时代的演奏方式(上)

西方音乐史是否就是教科书讲的模样?

西方音乐史是否只有一个版本?

让我们给你不一样的内容,

古典音乐意外史!!!


用了超长的篇幅,我们给大家介绍了莫扎特的交响曲,到目前为止你应该知道了交响曲在那个时候跟现在可不是一会事儿,但那个时候的演奏形式是怎样的呢?

莫扎特那个时代的演奏方式(上)

管弦乐团的编制

与专业的声乐家、协奏曲演奏家相比,管弦乐队是相当不被重视的——他们永远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演奏——无论是歌剧还是音乐会,他们都在乐池里,鲜花和掌声似乎不关他们什么事儿。在给王公贵族们演出时,如果没有乐池,管弦乐队也从来只是偏于一隅,与舞台的独奏、独唱者们保持一定距离,以外观上不干扰观众视线为标准,这和现在流行音乐演唱会的舞台布置很类似,当然现在的伴奏者们地位可是高多了。

十八世纪,乐手的地位还不如贵族们的厨师长,他们和普通的仆人没什么区别。音乐会、歌剧主角们被当成艺术家而受到礼遇;管弦乐团的乐师长们也可以跟贵族一样从正门入场,而一般的乐手却只能跟仆人们一起从不起眼的小角门进进出出。

莫扎特那个时代的演奏方式(上)

即便是这样,那时候的普通乐手也未必比今天的管弦乐团员们差——莫扎特这种无药可救的“拖延癌”,时常是在音乐会当天才把墨迹未干的新作品分发给大家。管弦乐团连一次事先排练的机会都没有,就视奏着正式演出了。如果搁到今天,任何一个交响乐团都会罢工吧,但对于当时的乐手们来说,似乎这就是生活的日常,他们待遇不佳、不受尊重完全是因为生不逢时。

而且当时的乐手们大都是多面手,一般都会掌握三四种乐器的演奏技法,不像今天你可以“一招鲜吃遍天”。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多面手,即便萨尔斯堡的“法国号手”只有两名定员;莫扎特也敢放心地为自己的交响曲配上四把圆号,因为一定会有能“临时转行”的其他乐手来担任那其余两把法国号的演奏工作,比如《F大调第十八号交响曲》K130.和《降E大调第十九号交响曲》K132。或者你会发现:莫扎特的交响曲中有两头是双簧管在演奏,中间却只有长笛的情况。现在管弦乐团是这样演奏的:从座次安排上看长笛、双簧管坐的那么近,谁的工作就由谁来完成;但莫扎特的时代不是这样——吹双簧管的兼职吹长笛。

莫扎特那个时代的演奏方式(上)

莫扎特的发小——宫廷乐师哈特纳就是位既会吹小号,又能拉弦乐的多面手——这要是放在当今可是凤毛菱角的人才了;还有法国号手洛伊特蓋普也是放下法国号就能拉小提琴的人才;莫扎特自己也是这样:钢琴家身份自不必多说,年少时候就是乐团的小提琴首席,后来还学会了演奏管风琴,在维也纳之后他还把自己相当的热情投入到中提琴演奏之中。

从这些事例上看,那个时候的乐手是万能型、精通视奏的音乐从业者,随便拎出来一个穿越到现在,他们都能找到更加体面的工作;令人扼腕叹息的只是他们生不逢时罢了。

莫扎特那个时代的演奏方式(上)

管弦乐团的规模

关于那个时候管弦乐队的编制,就犹如我们春秋时期一国诸侯能养几乘战车一般,财大气粗才能是“千乘之国”,同理王公贵族们能养的起多少乐师直接决定了每个乐团的规模。不过在意大利,以及在类似于巴黎、伦敦这样文化发达的城市,王公贵族们以资助的方式为管弦乐团输血也是有的。

当时著名的管弦乐团规模大致如下:

曼海姆管弦乐团有弦乐手三十名

巴黎斯皮里奇艾尔乐团弦乐手二十六名

巴黎歌剧院有弦乐手三十六名

这是在十八世纪初期的样子,海顿在游历英国时候指挥的萨洛蒙管弦乐团也大致如此,弦乐手大致有二十二到二十七名;这样大致可以推断出整个管弦乐团的编制大致是四十至五十人;不过这些可都是一流的管弦乐团。那些偏于一隅的小乐团可没有这样的规模:在萨尔斯堡这样的地方宫廷,记载着弦乐手是十六名(1757年)或十八名左右。到了莫扎特时代,萨尔斯堡的乐团管乐声部标配双簧管两名、法国号两名,这样整个乐团的规模大致在二十到二十三人,再根据不同的曲目增加一些其他管乐手或者打击乐手,总共人数不超过二十七人,莫扎特时萨尔斯堡的乐团顶破天也不过是这样的规模了。

莫扎特那个时代的演奏方式(上)

海顿面对过更加“寒酸”的乐团——艾斯德哈吉(就是自己的Boss)的剧院中只有弦乐手十五人、管乐手六人——即便是这样,比起自己人生中面对的第一个就职的、在慕尼黑叔叔家的管弦乐团:弦乐手只有七人还是强多了。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首演时,布拉格剧院的乐池里只有二十四人。管乐手和打击乐手经常要十三人,所以弦乐声部就仅仅剩下十一人(小提琴七人、中提琴两人、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各一人。)在第二幕结束时候,还得从其中抽调三人去吹长号,所以这个时候拉琴的就只剩下八人了。

莫扎特那个时代的演奏方式(上)

不过,也有相当“规模宏大”的时候:1871年,在维也纳谋生的莫扎特受宫廷乐师长波诺邀请,演奏他创作的交响曲,给莫扎特的乐团规模仅弦乐就六十八人,加上管乐声部总人数有八十人以上了,这跟今天的一流管弦乐团几乎没差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