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文艺复兴以后,古希腊理性精神重新兴起,新古典主义随之而来。

如果说中世纪人文精神泯灭的话,那么18世纪的欧洲就是过分理性的。理性到了什么程度呢?那时候戏剧创作讲究苛刻的“三一律”:表演时间和事件时间必须一致,连故事地点都不能变。

百科全书也是在这个时代火起来的。

18世纪末,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一群信奉主观、感性、灵感、自然的诗人拉开了浪漫主义的序幕,将启蒙运动提倡的思想自由、个性解放发挥到了极致,彻底摆脱了僵化复古的新古典主义。

这场运动在19世纪上半叶枝繁叶茂,在拜伦雪莱

的笔下攀至顶峰。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界的八卦女王——拜伦情妇异父异母(继父和前妻生的)的亲姐姐、雪莱的第二任妻子、21岁就写出西方第一部科幻小说《科学怪人》的玛丽·雪莱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玛丽·雪莱

由沙特阿拉伯第一位女性导演

海法·曼苏尔执导,艾丽·范宁主演的传记片[玛丽·雪莱],讲述了这位传奇女作家最传奇的一段经历。

这段经历用海报上的话来说,就是“她最伟大的爱情,激发了她最黑暗的创作。”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玛丽·雪莱]1080p资源已出

1797年8月30日,玛丽·戈德温出生于伦敦。她的出身并不显赫,但完全可以算是书香门第。

只不过这个“书香”,在当时是被质疑的。

父亲威廉·戈德温,无政府主义的提出者之一,凭借《政治正义论》在伦敦激进主义圈子出名;母亲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被通认为是史上第一位女性主义者,代表作《女权辩护》。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玛丽·雪莱父母的著作

有这样的父母,玛丽很快就长成了一个喜欢在坟头读鬼故事的少女。

是的,她妈妈的坟头。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玛丽喜欢在墓园阅读哥特风格的小说

虽然出生11天后,母亲死于产褥热,四岁时父亲再娶,玛丽受父母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在15岁时,她被父亲评价:“异常大胆有些傲慢,心态积极。拥有追求知识的渴望,对遇到的事物抱着

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和父亲对她母亲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形容很接近——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父亲经常带她去拜访知识分子,比如浪漫主义先驱诗人柯勒律治,甚至美国副总统阿龙·伯尔

1812年,还把15岁的她送到位于苏格兰的激进派老朋友威廉·巴克斯特家。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在这里,玛丽有了更多的时间磨练写作。

在1831年出版的《科学怪人》引言中,她回忆:“当时写作,总是在最寻常的地方——在属于我们房子的树荫下,或在附近荒凉无树的山上。那时我真诚地创作,新鲜的空气掠过我的脑海,作品诞生并蓬勃地成长。”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在苏格兰的时光,玛丽接触到大自然,自然对浪漫主义文人影响很大

同样是在这里,她遇见了珀希·雪莱。这个出身贵族的年轻诗人,仰慕玛丽的父母,跟他们一样激进。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16岁的玛丽和21岁的雪莱相爱了。

玛丽回到伦敦后不久,雪莱也去了她家——以她父亲威廉·戈德温门生的身份,资助这一家子,和玛丽来往。

他们在墓园定情,在墓园幽会。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这段关系不被双方父母接受。因为雪莱早有妻女,他结婚五年了。

曾经提倡群婚的戈德温指责雪莱勾引他16岁的女儿,雪莱的父亲干脆切断了给他的资金支持。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玛丽和雪莱决绝地选择去用生活践行玛丽父母信仰的理论,他们私奔了,还带上克莱尔蒙特·戈德温,这个继母与前夫生的、与玛丽毫无血缘关系的、法律上的亲妹妹。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纵然这个妹妹在文学上没有什么建树,却促成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她后来成为了拜伦的情妇,还为他生了一个孩子。

正因为她,1816年玛丽和雪莱才有机会搬到日内瓦,与拜伦一起度过了一个夏天。正是在这个夏天,玛丽构思出了《科学怪人》的故事。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IMDb6.3,豆瓣6.1,[玛丽·雪莱]是一部口碑很平庸的传记片。

“叙事中庸”是平庸的原因:太过中规中矩,没有态度,传记片套路。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这部片子最大的意义不在于电影本身,在于表现了玛丽·雪莱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是她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以母亲的墓碑开始,以雪莱的死亡结束。

其实就是八卦。

就像[杀死汝爱]不说杰克·凯鲁亚克如何写《在路上》,艾伦·金斯堡如何写出《嚎叫》,而集中展现了垮掉的一代中那段出名的命案[心之狂蚀]起始于兰波接受魏尔伦的邀请,展开的是二人之间的相爱相杀。

[玛丽·雪莱]叙述的是玛丽和雪莱之间的爱情,里面夹杂着雪莱前妻的自尽、妹妹克莱尔与拜伦的纠缠——19世纪文学界绕不开的八卦,被说烂了的八卦。

但是在想象这段经历时,[玛丽·雪莱]并不是像评论中说的那样“缺少作者气息”。

影片在叙事上是有角度的,在想象中也是有态度的。这使人们能从这段八卦中看到新的东西:在叙述玛丽与雪莱的故事时,有个非常重要的线索,那就是《科学怪人》的创作。

《科学怪人》是说一个科学家为了打造完美生物,从坟场挑选尸块,拼成人型,通过电击使其复活,创造出来的却是个怪物

片中玛丽的灵感除了对科学的兴趣,还有她对爱情的思考:当她和雪莱不顾一切地投入爱情时,他们都发现彼此不是完美的。

对自由的理解就有很大偏差。雪莱认为理想的生活方式是自由地想爱谁就爱谁,玛丽认为的则是自由地爱一个人

所以当雪莱建议她把小说改成美好结局时,她断然拒绝。她知道,没有什么是完美的,包括爱情。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不光这样。妹妹克莱尔也从那个渴望被爱、却惨遭抛弃的怪物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觉《科学怪人》是在写她和拜伦那段始乱终弃的情史。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玛丽·雪莱]的这种想象,使《科学怪人》的意义超越了“西方第一部科幻小说”,成为了承载着玛丽·雪莱的生命体验的作品,既可以看到“缺陷”,也可以看到“背叛”“复仇”

也就是海报上所说的“她最伟大的爱情,激发了她最黑暗的创作。”

爱情总是有缺陷的,只不过玛丽与雪莱的是理想基础上的缺陷。就像也践行过自由爱情理论的顾城谢烨,就像[心之全蚀]中不顾一切的兰波魏尔伦,疯狂着迷、疯狂相爱、然后再疯狂伤害。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心之狂蚀]中的兰波和魏尔伦

这些追求不到完美的诗人们,就永远处于追求当中。这种近乎偏执的追求使他们成为诗人。

19世纪文艺圈的八卦女王,就是她了

兰波死于37岁,拜伦死于36岁,雪莱死于29岁。

诗人的短寿,让人怀疑这种极致是以生命的损耗为代价的。

他们燃烧生命化为诗句。是兰波的“我永恒的生命,注视着你的心,纵然黑夜孤寂,白昼如焚”;是拜伦的“若我再见你,事隔经年。我该如何致意,以眼泪,以沉默”;是雪莱的“你是一只云雀,衔来一枚阳光”。

是玛丽·雪莱的“一个人走向邪恶不是因为向往邪恶,而是错把邪恶当成他所追逐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