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共同見證一位女醫生40年的醫路芳華!

從醫四十年,從無到有創立了株洲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將一個從只有一名醫生十名護士的科室帶領發展成為有90餘名醫護人員的市重點學科,她就是株洲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曹曉玲。

我們共同見證一位女醫生40年的醫路芳華!

中華醫學會湖南省分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委員、株洲市神經內科學科技術帶頭人、1992年株洲市衛生系統“十佳白衣天使“稱號、“株洲市先進工作者稱號“、2000年獲國家人事部、衛生部、國家醫藥總局先進個人稱號等等這些頭銜和光環見證了曹曉玲教授這四十年的“醫路芳華”。

我們共同見證一位女醫生40年的醫路芳華!

在從醫整整四十年之際,曹曉玲教授光榮退休,離開她為之奮鬥的醫療事業,她的學生黃亮特寫此文來回憶自己與老師相處的每一幕。

謝謝您讓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我們共同見證一位女醫生40年的醫路芳華!

七、八月份,迎來送往已成為中心醫院常態。又迎來新一批的碩士研究生、住培生、實習生,他們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神采飛揚地邁入從醫生涯的新起點;也送離多位老專家、老教授、老主任,他們千言外語、情起情伏、淚溼滿襟地結束傾其一生心血的醫院工作。

我們共同見證一位女醫生40年的醫路芳華!

這些老專家、老教授、老主任在各個科室的地位就是“家有一老,如獲至寶”。其中曹曉玲主任就是我們神經內科的“寶貝”,65歲的她,這位我倍感珍視的老師,今年也成為了送往中的一員。科室上下難捨的心情無語凝噎,感恩於曹主任在我漫長臨床征程中最初10年的出現,我嘗試著用孱弱的文字、黑白的畫面,留作更久遠的記憶。

初見傾心,同事眼中的你

初見曹主任,2005年,畢業不久的我還處在輪科階段。那天我在內分泌科值晚班,遇到一個棘手的病人。病人異常躁動,間斷有肌肉的痛性抽搐,當時林小紅科主任也覺得病情難以判斷。林主任對我說“我需要請神經內科的曹曉玲主任來會診,她非常有經驗。”林小紅主任是內分泌專業的大咖,但她言語中流露出對曹主任的信任和欽佩,讓我對素未蒙面的曹主任肅然起敬。10分鐘後曹主任風風火火的趕來,悉心地分析病情,耐心地安慰家屬。於我而言正是一見傾心。

我們共同見證一位女醫生40年的醫路芳華!

一名醫生能得到同事的認同和尊敬,她的職業操守和專業素養是毋庸置疑的,這就是我初見曹主任時她已然的樣子。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我們共同見證一位女醫生40年的醫路芳華!

因為被曹主任的風範和魅力吸引,我有幸成為了神經內科的一員。但是神經科基礎解剖複雜枯燥、記憶量大、又容易遺忘,這讓我在很長時間都沒有找到學習神經內科的樂趣,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膚淺的瞭解常見病的診療。後來在一次和曹主任的交談中知道她是如何建立起對神經科專業的興趣,我也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投入到深入的學習當中。到現在我們年輕醫生覺得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曹主任做細緻的神經系統體查,聽她抽絲剝繭的分析疑難病例,同時她也引導我們多學、多想、多說。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們共同見證一位女醫生40年的醫路芳華!

聽前輩說,剛剛建立神經內科的時候,曹主任就鼓勵大家利用休息的時間外出學習,所以那時候的狀態——神經科的醫生週末不是在學習就是在去學習的路上。直到現在曹主任還在為我們樹立這種學習的理念——業精於勤荒於嬉,各種學習場合都留下她上下而求索的身影。

一舉一動都是擔當

我們共同見證一位女醫生40年的醫路芳華!

臨床一線的醫生難免做事有疏漏,醫患之間或多或少會有摩擦。在這個時候,年輕醫生都希望上級醫生能多擔待。曹主任在擔任神經內科主任時,有次下級醫生和病人鬧了矛盾,她親自到病友家中拜訪,做好溝通工作,這一舉一動都是擔當,無形中提高了年輕醫生的幸福感。就在她退居二線後對科室的發展也每每出謀劃策,責無旁貸。

一片冰心在玉壺

我們共同見證一位女醫生40年的醫路芳華!

近幾年醫生常常採用PPT做講學、演講、比賽。我在PPT的製作上和講課風格上喜歡採用“博眼球和找噱頭”的方式,自認為很受歡迎。聽了我幾次講課後,曹主任多次告誡我,學術需要嚴謹,不要華而不實。要讓人輕鬆易懂,但不要只是為了吸引觀眾而丟失了該有的專業素養。開始我有些不以為然,覺得曹主任思想老套。後來我發現這種“打廣告”“煽情”的做法,不加以收斂,在學術上就會有失真實,存在偏頗。曹主任關注年輕醫生在工作中的不足,直言不諱,所以我們也特別珍視她給予的真誠意見,這些才是我們成長的良藥。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我們共同見證一位女醫生40年的醫路芳華!

這幾年曹主任作為醫院返聘的老教授,在神經內科承擔了常規會診和病歷質控。神經內科的常規會診量很大,曹主任每天在醫院各樓層奔波,她常笑言每天日行輕鬆2萬步。每個月的病歷質控會,對於我們病歷上的頑疾,她不厭其煩的指正,她說病歷是保護醫生、保障病人的文書,沒有任何藉口可以疏忽、草率。曹主任的嚴苛其實就是對我們最好的愛護。

忠誠的病人

我們共同見證一位女醫生40年的醫路芳華!

在曹主任從醫40多年,有太多這樣的病人,他們只等著看你的門診,因為你而理解醫生,包容醫生,我們把這些病人稱為忠誠的病人。病人的口碑是對醫生最好的讚譽,曹主任的名聲也就這樣家喻戶曉,有口皆碑。

我們共同見證一位女醫生40年的醫路芳華!

下筆至此,思緒萬千。慶幸的是,這10年,我有機會盡情的吸收著曹主任的臨床經驗,膜拜她榜樣的力量,讓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遺憾的是,這10年的追隨,如此蒼白的文字和畫面無法記錄她為摯愛的醫學事業鞠躬精粹、嘔心瀝血的所有。神經內科發展、壯大離不開曹主任這些前輩無數個春夏秋冬、花開花落、日升月潛的辛勞,那麼唯有堅守,唯有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回饋吧!

今天是曹曉玲主任上班的的最後一天,她有太多的不捨,一大早她特意來到醫院每一個她工作過的地方,診室,病房,急診科,監護室......眼中含著熱淚,去觸碰診室的一角一物,滿是回憶和留戀。這裡是她奮鬥了40年的陣地,這裡凝結了她太多的心血和情懷。40年,她把一生當中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患者,獻給了醫療事業。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都寫進了她40年的醫路芳華。

今天,神經內科的全體醫護人員特意舉辦了一個歡送會。在歡送會上,看著學生和後輩們回憶起自己四十年行醫生涯的點點滴滴,曹曉玲教授一度激動落淚。

我們共同見證一位女醫生40年的醫路芳華!

四十年來經她救治的病人無數,對待每一位患者她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責任和極端的負責。她經常告誡我們:患者將生命無條件交付給我們,我們沒有理由不全力以赴,不竭盡所能。很多時候,看到患者一次次從死亡線上重生,是對我們醫者最大的肯定。醫者責重如山,如履薄冰。

我們共同見證一位女醫生40年的醫路芳華!

雖然她捨不得這些一起奮鬥的同事,捨不得工作了四十年的醫院,捨不得付出一生心血的醫療事業,但是也正是因為她培養出了這一大批能讓她放心的株洲醫療界的頂樑柱,她才可以選擇回家安享晚年,告別她為之奉獻一生的臨床一線。

她既是我們株洲地區腦血管領域的先行者,也是我們後輩從醫者永遠學習的榜樣,相信在曹教授一絲不苟嚴謹工作的言傳身教下,我們會將她的精神繼續發揚下去,守護株洲人民百姓的健康,祝福曹教授,也祝福無數為醫療事業奉獻一生的醫療前輩們!

通訊員:神經內科 黃 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