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时光印记(31):今年是最艰难的一年

2018时光印记(31):今年是最艰难的一年

【20180804】2018年倒数第31篇投资笔记。

今年是我投资生涯最难的一年。

截止当前,今年上涨的个股只有365只,占比10.4%,涨幅超过20%的个股只有133只,占比3.84%,全部A股的中位数是-24.58%,今年腰斩的个股176只,占比5.08%,跌幅超过30%的个股1180只,占比34.12%。

数据说明了一切,这不仅仅是熊市,甚至是疯熊。

90%的个股是趋势性下跌,这个时候想抓住一只趋势上涨的股很难,加上外部扰动因素过多,股市已然脱离了自身的运行规律,越是看的短做的短,今年越难受。

在我记忆中,没有比今年更加艰难的时光。哪怕是在2008年、2011年、2015年几次记忆深刻的大跌,也没有感觉像是今年这么难熬。可能是因为那几次都跌的痛快,而今年,就像是慢刀子割肉一样,一点点的割,时而让你有希望,时而又让你绝望,周而复始,摧残信心。

想在这个市场存活下去,靠选股是很难的,因为市场已经不是基本面能决定的了,基本面和技术面全部失效,只有一个维度起作用,就是“情绪”。

几轮牛熊,我都是满仓过来,这次也不例外。然而,这样的行情,对于长线持股来讲,内心着实是折磨。想淡定的持股,其实很难很难。今年年初积累的一点优势,也消失殆尽,目前已经开始浮亏。我自己每年30%的收益目标,第一次感觉是那么的遥远。

不过,情绪归情绪,还是要让自己冷静下来,至少分析清楚市场所处的位置,以及短周期和长周期到底是处于山底还是半山腰。

从估值角度讲,目前的估值和几次历史大底相当,换句话说,当前估值底已经到了。政策也逐步向好,影响行情的去杠杆因素已经解除警报,可以说政策底也到了。但是市场底还没走出来,这个市场底,是情绪下的综合产物,外因内因的扰动太多,因此真正的市场底,需要时间。

其实对于我来讲,我不太关心短期指数怎么走,其实对短线看不很准,也不刻意去看,核心还是在于个股。但是,难的是,个股在大势不好的情况下,短期会受影响,很多基本面很好的个股,仍旧跌幅不小,覆巢之下,基本面短期失效。但是,长期呢,个股的上涨还是脱离不开业绩的层面。

这个过程会有取舍,也和自己体系的长短和侧重点有很大关系,你到底是在意短期的指数波动,还是在意个股的成长。我自己倾向于这里是大底区域,但是这个大底并不是一个点。或许,三年后再看这个位置,你的感受像是在3年前看5178点一样,当时很多人认为会到6000点甚至10000点,现在很多人也看到2638甚至2300点。这就是人性。

其实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因为每个人对市场周期的理解不同,操作的周期不同,自然看法也不同。每个重要的转折点,都是分歧最大的时候,底部看空的声音会远多于看多的声音,反之亦然,顶部看多的声音会盖过看空的声音。人都是情绪的动物,情绪同时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传染性。今年的难,并不在于指数的下跌,而在于市场过于情绪化,而情绪化又源于对未来未知的恐惧,外因干扰变化多端,内因也是瞬息万变,导致很难有长线资金这个时候冒险介入,剩下的都是短线资金打一枪就跑,这个结果就直接导致板块轮动超级快,风向不对马上拔腿就跑。所以,现在估值底部已经到了,政策也逐步向好,但是情绪和外围不稳,这个需要时间。别融资,看长远,挺过难关,市场好转时你还活着,就是胜利。那个时候,基本面才开始会占据上风起作用,而不是现在这样情绪在起大部分作用。

今年是熊市的第3年,很不幸,我们都在3年熊市的最深水区,对于某些投资体系来讲,这个时候是最艰难时刻。但是,这个艰难时刻同时蕴含着曙光,也是估值大底区域,如果你是短周期去看,现在根本不适合投资,但是如果看长远,或许就是数年一见的改变人生的大机会。

我自己没有减仓或者空仓的打算,我不在这里减仓或者空仓,一是基于我对这里是历史大底的判断,虽然短期看不准,但是长期来讲,整个A股的估值水平怎么会永远停留在16倍的水平呢?二是对自己持有的个股有信心,很多高增长个股只有十几倍估值,这个时候我反复问自己,到底是该贪婪还是该恐惧?我想吧,这些折磨,甚至这些短期的浮夸,是必须经历的,如果把这部分刻意剔除,我想也无法成就我过去的一些成功,这些成本,早已是我投资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波逐流,被市场情绪牵着鼻子走,是投资最大的敌人,所以,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让自己冷静下来,按照自己的策略和体系去做。相信光明就在不远的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