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真的就是吃出来的吗?

血脂高真的就是吃出来的吗?

很多中老年朋友在体检完发现血脂偏高,但自己并没有感觉哪儿不舒服,就很理所当然的认为血脂超标了,只要自己管住嘴就好了,少吃或不吃煎炸、油腻、高脂类等食物,那么真的就是管住嘴就能控制好血脂这么简单吗?血脂高就是吃出来的吗?

血脂高真的就是吃出来的吗?

其实,只有30%的血脂来源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而70%的血脂来源于肝脏等器官的合成和脂肪动员。如果你的血脂出现升高,就说明有可能你的脂代谢出现紊乱了,需要看心血管医生了。这是为什么呢?

高脂血症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急性心梗、急性脑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正因如此,我们称他为无声的杀手。血脂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那么,我们的血脂是如何高起来的呢?

血脂高真的就是吃出来的吗?

引起胆固醇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1、高胆固醇饮食:我们把每100g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200-300mg的食物称为高胆固醇食物,常见的有动物的内脏(像猪肾、猪肚、猪肝等)、动物的脑,蛋黄、蟹黄、贝壳类、肥肉,虾皮,鱿鱼,比如100g猪脑含2000多毫克胆固醇,一个鸡蛋黄含200mg的胆固醇。

血脂高真的就是吃出来的吗?

2、高饱和脂肪酸饮食:每100g食物包含或超过5g的饱和脂肪即为高饱和脂肪酸食物,常见的有动物性油脂(比如奶油、黄油、猪油、牛油),全脂乳制品、椰子油、可可油、棕榈油。成年男子每日摄入饱和脂肪应不超过30g,女性和5-10岁儿童应不超过20g。

3、肥胖:因为肥胖导致肝代谢紊乱,使全身的胆固醇合成增加。

4、年龄因素:人在出生时血脂较低,成年期随年龄增高而继续增高,知道50-55岁。

5、绝经后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胆固醇水平出现升高;

6、遗传因素:遗传基因的缺陷、基因突变,出现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这一类人,生下来胆固醇就高,如果不进行治疗,很难活过二十岁,或者四十岁左右急性心脑血管风险高,在临床上总体不是太多见,大概就是二百到五百分之一,因为目前对这个病总体研究的还是比较少。

血脂高真的就是吃出来的吗?

引起甘油三酯升高的因素:

生活方式和习惯:酗酒、吸烟、久坐不动、大量摄入碳水化合物,热量过剩,导致胰岛素抵抗;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某些疾病状态: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代谢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肝肾疾病、骨髓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激素和药物影响:如口服雌激素及避孕药物;

基因突变,常见家族聚集性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大部分TG升高主要见于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

血脂高真的就是吃出来的吗?

因此,当血脂升高了,我们首先得采取生活方式干预了,同时,请心血管内科医生做出心血管风险评估,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结果没有箭头就正常,其实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只适合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普通人群,因为每个人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不同,血脂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一定要请专业的心内科医生分析结果,进行危险分层,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动脉硬化、肥胖、痛风、吸烟饮酒、有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一次血脂异常别紧张,在判断是否存在高脂血症或决定治疗措施前,至少应有两次血脂检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