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左民間故事|皇叔修道觀

喀喇沁左翼旗屬重鎮大城子,有一處巍峨美麗的古老建築群。建築面積方圓兩三百畝,樓臺殿閣規模宏偉。不像廟,不像庵,是觀無大殿,高樓正中懸。還有一個佔地百畝的大花園,雖比不上頤和園,卻能和熱河的離宮相媲美,這就是始建於清朝初年的天成觀。

喀左民間故事|皇叔修道觀

據說明朝年間,這裡是一座喇嘛廟,有個主寺的大喇嘛,在這裡為王府的佛事盡責。

崇禎末年,李闖王從四面八方攻進了北京城。嚇得明朝宮廷的文官武將,哭爸喊媽,弄得雞飛狗跳、四散奔逃。闖王帶著大軍佔領明朝宮殿後,四處搜捕崇禎皇帝和他的三宮、六院、文武大臣。這些保駕的明官貪生怕死,嚇得丟了皇帝,帶著細軟、老婆孩子各自逃生去了。有一位明朝的官員,有的說是崇禎的皇叔,他帶著老婆孩子跑到熱河,又被清兵打散。最後,只帶著他的小兒子,逃出了清兵的搜捕,逃到熱東,化裝成道人,隱藏在喀喇沁左翼旗大城子鎮。這個明官叫啥名、啥官職,誰也弄不清楚,只知道他扮著道士,師徒二人以算命打卦為生。這個老的有五十多歲,四方臉堂;身穿長袍,頭戴道帽,腳穿僧襪雲鞋,腰裡掛著寶劍,手裡搖著拂塵,嘴裡還唸唸有詞。後邊跟著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童,真有些仙風道骨呢!

喀左民間故事|皇叔修道觀

一天上午,這個道人來到喇嘛廟,見了主寺的大喇嘛爺,口裡念著“阿里亞寶痕” (阿彌陀佛),接著就和老喇嘛敘說起來。他說:

“道教佛教是一家,我是東海一仙家。

奉命長老丘處機,雲遊蒙地做佛家。”

這位道士派小童點燃香火,大禮參拜,裝著神靈附體,披髮仗劍,跳起大神來。邊跳邊吆喝著:

“我是國師大教丘處機是也,奉成吉思大汗先之命,下界雲遊天下;興蒙民之邦,保蒙民之家,消蒙民之災,開蒙民之福……”

他一邊叫著跑到院裡巡視,一瞅院中間有棵小柏樹,就雙手合十對天禱告,然後,亮個架勢,舉劍對著小柏樹劈去,只聽“咔嚓”一聲,小柏樹被攔腰砍成兩截。大喇嘛和正在唸經的小喇嘛,吃驚地瞅著這位仙家。這位道士又說,剛才見到了成吉思大汗王,見到國師丘處機啦!命令他翻蓋這座廟堂,共做佛事。說完,連聲念著:

“啊里亞寶痕!阿彌陀佛!”

喀左民間故事|皇叔修道觀

這老道士假道作法這麼一鬧騰,鬧得廟裡的大喇嘛、小喇嘛真假難分,個個驚奇,不得不把他當成下界奉行佛事的大仙啦,紛紛跪地磕頭。就在這時候,突然聽見雷聲隆隆,閃電交加,頃刻間大雨傾盆。這位老道士跑出廟外,瞅瞅西北,看看東南,溜溜風向,看看行雲,他兩眼一閉,又想出個主意來。老道士用寶劍對空一指說:

“你們不是問我姓字名誰嗎?我就叫‘下屍陣’!一會兒工夫,風吹雲散,雨過天晴。這一回,老道作法,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仙術就叫響了。把廟裡的大小喇嘛都給糊弄住了,他們趴在地上就跪拜,連連叨唸著:

“仙師,仙師!請問大仙師尊姓大名!”道士信口說來: “啊!本道姓下,叫下一陣,道號付明,徒下陽春,道號付聖。”

從此,後人就管這個道士叫夏義鎮,管他的兒子叫夏陽春。付明就是復明,付聖就是復聖,是他們隱晦的道號,別有內容在裡邊。首先他把喇嘛廟的人給糊弄住了。大喇嘛爺崇拜老道士五體投地,每天備以豐盛名齋大事招待,而且將此事很快稟報王爺。王爺信以為真,很快派八抬大轎,把一老一小兩個假道人接到了王府。

到了王府,老奸巨猾的明朝大官,隨機應變,竟然成了大汗王成吉思的代表,道教國師丘處機的轉化。他信口編造著: “我神大師丘處機,東海嶗山雲洞裡。煉成千年靈丹藥,修成萬年不滅體……”

從此他又成了丘處機的繼承人,成了道教的主宰;在神職上,他就是最大的統治者啦!

於是,乘著明亡清初的混亂之機,老道士佔據了喇嘛廟三百多畝田產,接著就開始興建他理想的建築。老道士夏義鎮對他的兒子夏陽春說:

“明王南方立腳,我們北方興兵。復興大明江山,大有希

望。”

兒子擔心地說: “這裡蒙古人多向著清朝,清政府不準漢人出關,復興明朝,難呀!”

夏義鎮說: “你懂啥!我不但能取得蒙古王公的信任,還能讓清廷信任。只要我們在此立足,遊說東北三省,不久大明的江山,就會垂手而得。”

夏義鎮復明抱負挺大,他要在這建一座宮殿式的廟堂。從康熙初年就動工修建,他親自設計、親自指揮,他要建成一座華麗的宮殿,但又不能違抗大清的律令,只能建一座道教的觀院。他不甘心就此完結,一直到雍正年間,他都在建這座觀院。這座觀院午門向裡,三套大院落,有前殿、偏殿、鐘鼓二樓,兩層中堂大樓,樓左右設涼亭,設月牙門;真是青磚黃瓦,五脊六獸;雕樑畫柱,五光十色。夏義鎮為了享受著仙人的生活,又在觀院後邊,興建一座美麗的大花園,據說是取太湖石,尋天下名花異草,設九州山川景物。在他的觀裡、花園裡,收買了許多美人為他效勞,他活了一百多歲,享樂了五十多年。老道士死後,他的兒子把他埋在花園裡,用石棺裝葬,深埋三丈五尺深,說是不犯天狗星。 .

夏陽春把他父親從北京王宮裡帶出來的珍寶全都變賣掉,把他父親的復明計劃一火毀之,不留後患。他繼承了家業之後,夏陽春收了許多徒兒、徒孫,從乾隆年問又大興土木,一直建到道光年間,才算全部落成。

夏陽春兒子遵從老父親夏義鎮“我是天成大業”的遺囑,為道觀取名“天成觀”。

這座古老的天成觀,凝結著蒙漢人民的血汗,三百多年來,雖屢遭兵災戰禍,仍留下一處完好的建築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