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第一善書《太上感應篇》|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古今第一善書《太上感應篇》|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太上感應篇》是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著作之一,非常具有醒世意義,被譽為“古今第一善書”。它成書於我國北宋末年,其作者是誰尚無明確定論。它是一部篇幅很短的道教典籍,全文僅1274字,書中主要講述了因果之報,所謂善惡皆有報,皆由此也,關於善惡的標準和因果的道理,這些均能在文中明察其根源。

此書歷經宋、元、明、清而久盛不衰,且是民國佛門泰斗印光大師一生最為推崇、刻印流通最多的三種經典之一。印光大師曾說:“兒女從小,即為教其常念《感應篇》。此文每日或念三五遍,至少須念一遍。盡此一生念,再看看(《太上感應篇》)直講,依之而行,則自可歸於正人君子之域矣。”《太上感應篇》內容從發心立願,一直到落實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禮儀道德,是修學者很好的立命處世、培福遷善的導引。

古今第一善書《太上感應篇》|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如下摘錄一些《太上感應篇》中頗具有現世意義的精華語句,與君共勉。

01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這四句為《感應篇》的總綱,前兩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是闡明感應的道理,講感應之理,後兩句“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闡明報應之事,講這些事相。

我們常言“舉頭三尺有神明”,無論是行善還是造惡,這一切都難逃神明的眼睛,種善因得樂果、造惡因得苦果,這一切都是自感召來的,“有感必應,隨感隨應”,天地並沒有私心,吉凶禍福其實取決於自己,善惡之報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示現,正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這些道理聖人說得都很詳細,可奈何現世仍有一些痴人不相信,往往棄善從惡。因為還沒看到現世的果報,或者是心存僥倖,他看到有些善人的命運殊途坎坷,而有些惡人卻能順遂高壽,於是說“善惡之報莫須有,因果之理不足信”,卻殊不知因果之理何時會饒過任何人,善惡之報可能會報在今生,或是來生、子嗣等,只是時日長短罷了,這就是俗語所說的“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02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大意為“合乎道理的就要前進去做,不合乎道理的就必須退避不為。”

順天理、心地坦蕩,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為“是道”;逆天理、行於逆亂,一心利己,這是“非道”。這兩句,一個勸人遷善,一個教人改過,但都最終統歸於一個“善”字而已。

善重要的是心善,即心態要平和,無論儒釋道都講究善的後天培養。即修身,通過行善獲得自淨,而達到心善。《易經》:“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這個道理就相當於自然的法則,如同日月變換,四時交替。順從天理前進,則事半功倍,得天庇護;逆著天理而行,則事倍功半,必有餘殃。

曾國藩曾說:“人生有可為之事,也有不可為之事。可為之事,當盡力為之,此謂儘性;不可為之事,當盡心從之,此謂知命。”合乎禮節之事要銳意進取,不符禮節要學著避之如避虎,尤其是,懂得取捨與進退。


古今第一善書《太上感應篇》|禍福無門,惟人自召03

《感應篇》裡羅列出了十二條最能培福與修善的途徑,只有勤行之,方才能得其妙悟。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譯】不走邪惡之途,不在暗處欺人。

積德累功。【譯】積聚德業,累進功績。


正己化人。【譯】端正自己,勸化別人。

矜孤恤寡,敬老懷幼。【譯】憐憫孤獨者,賙濟鰥寡者,尊敬衰老者,關懷年幼者。

宜憫人之兇,樂人之善。【譯】應該憐憫他人因作惡所招得的兇禍,讚歎他人因行善所獲得的福報。

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譯】幫助他人的急難,救助他人的危困。

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譯】看見別人有所得,就如同自己得到一樣高興;看見他人有所損失,就如同自己損失一樣難過。

不彰人短,不炫己長。【譯】不要彰揚別人的短處,不要炫耀自己的長處。

遏惡揚善。【譯】阻止惡行,讚揚善行。

推多取少。【譯】把多的推讓他人,自己則取少的部分。

受辱不怨,受寵若驚。【譯】受到侮辱不怨恨,得到寵愛的待遇誠惶誠恐。

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譯】佈施恩惠,不求回報;贈送給他人後,不再追溯後悔。

《太上感應篇》:“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此書的義理其實就是在告誡世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正所謂“一念善心起,萬福順緣生”,趨善避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樣長久去實行,那麼從前所造的罪過就能消散,餘禍也能夠消除,以後的德行日漸圓滿,新增的福報自然就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