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那些事兒之16:爲什麼說林沖必然火併王倫?


晁蓋等人被官兵圍剿,投奔梁山。白衣秀士王倫懼怕晁蓋取而代之,就千方百計阻止他們入夥。餞行宴上,林沖拿出寒光閃閃的尖刀,火併了王倫。

水滸那些事兒之16:為什麼說林沖必然火併王倫?

不妨回顧一下當時的情景:王倫便起身把盞,對晁蓋說道:“感蒙豪傑到此聚義,只恨敝山小寨是一窪之水,如何安得許多真龍?聊備些小薄禮,萬望笑留,煩投大寨歇馬,小可使人親到麾下納降。”說著,只見林沖雙眉別起,兩眼圓睜,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來時,也推道糧少房稀!今日晁兄與眾豪傑到此山寨,你又發出這等言語來,是何道理?”

吳用便道說:“頭領息怒,自是我等來的不是,倒壞了你山寨情分。今日王頭領以禮發付我們下山,送與盤纏,又不曾熱趕將去。請頭領息怒,我等自去罷休。”

林沖道:“這是笑裡藏刀言清行濁之人!我其實今日放他不過!”

王倫喝道:“你看這畜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語來傷觸我!卻不是反失上下!”

林沖罵道:“量你是個落第窮儒,胸中又沒文學,怎做得山寨之主!”

王倫要尋路逃走,卻被晁蓋、劉唐兩個攔住。王倫見頭勢不好,口裡叫道:“我的心腹都在哪裡?”王倫雖然有幾個心腹,本待來救,見林沖這般兇猛頭勢,都不敢上前。林沖摁住王倫,罵了一頓,一刀把他送上了西天。

水滸那些事兒之16:為什麼說林沖必然火併王倫?

《水滸傳》這段火併描寫,血淋淋,陰森森,充滿血腥味。一向隱忍的林沖為何心懷憤恨殺死頂頭上司?通篇分析,原因多多。

其一,王倫壓制林沖埋下禍根。林沖殺死陸謙等三人,拿著柴進的介紹信,雪夜上梁山投奔王倫。王倫沒有因為高手林沖的加入由衷高興,而是擔心對方識破自己的本事,搶佔一把手的位置。王倫的一段獨白坦露內心之憂:“他須強佔,我們如何迎敵”,他完全把林沖當成了對立面。因此為穩固一把手地位,確保領導權在自己手中,王倫必然不擇手段。即使是介紹人小旋風柴進的面子“如今也顧他不得”,堅持攆林沖下山。他婉言拒絕的表面理由是糧少屋缺,怕日後誤了林沖,其實這都是託詞。王倫不顧朱貴等勸告,以及林沖命案在身全國通緝的危急處境。後來雖然因為“投名狀”問題,王倫似乎給了林沖一條生路,但是他在林沖落魄時落井下石的行為,在林沖的心底留下陰影,為日後火併埋下了隱患。

其二,王倫對部屬缺乏關愛。林沖從屢屢忍讓到受誣陷發配,其中隱忍的理由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在林沖個人生存條件得到保障後,他最希望做的事情就是把林娘子接到梁山。而作為一把手的王倫卻沒有考慮這件事情,所以也失去部屬對領導的信任和尊重。故此,當晁蓋等人入夥時,林沖馬上決定投靠晁蓋,從而引發了一場血案。當林沖見晁蓋做事寬宏疏財仗義時,才把自己心中隱藏多時的想法說給晁蓋:“小人自上山之後,欲要搬取妻子上山來,因見王倫心術不定,難以過活,一向蹉跎過了。流落東京,不知死活。”晁蓋聽到彙報,馬上爽快地批准星夜取上山來。林沖當下寫了一封書信叫兩個心腹小嘍羅下山去了。結果林沖擔心的事情發生了,林娘子自縊身死,已故半載,老岳父半月前病故。林沖見說潸然淚下,自此杜絕了心中掛念。試想想,如果當年王倫及時解決了林沖的“家屬隨軍”問題,解除後顧之憂,林沖感激還來不及呢,哪裡會出現手刃領導的悲劇!作為領導,帶領和指導部屬完成任務,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解決好凝聚力和向心力問題,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而有的領導卻像王倫一樣,只讓大家為他衝鋒陷陣,卻不關心部屬的切身利益,其結果必然是不得人心,怨聲載道。

水滸那些事兒之16:為什麼說林沖必然火併王倫?

其三,林沖抓住機遇渴望價值實現。俗話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更多的原因是秀才缺乏遠大的理想。王倫佔山為王,從未想“殺去東京,奪了鳥位”,而是不願意樹大招風,傾向於過著小打小鬧小吃小喝小國寡民的幸福生活。而林沖犯下命案,沒有後路可退。從當年曾在朱貴酒店題下“他年若得志,威鎮泰山東”的勵志詩,可以看出他極具抱負。然而,正是這個有奇志的英雄,卻屈居在平庸之輩王倫之下,仰人鼻息,聽其指使,這是隱忍性格較強的林沖最不能容忍的。面對晁蓋入夥的機遇與挑戰,林沖及時捕捉到這個難得的時機,他決意鋌而走險。在江湖上火併老大,這是一件為人不齒的事情,所以林沖事先與晁蓋、吳用聯絡,取得支持和信任,然後在餞行宴上伺機殺死王倫。倘若此時林沖毫不羞赧地一屁股坐上第一把金交椅,也未嘗不可,但如此落下汙點是跑不掉的。因此,林沖極力推舉晁蓋為一把手,這樣巧妙地躲開“黃袍加身”之嫌。晁蓋當上寨主,作為有功之臣,林沖在11位好漢中排名第四,比較靠前。

從梁山集團人民內部矛盾轉換到敵我矛盾的悲劇可以看出,無論任何單位任何時候,凝聚力和向心力才是第一要義,二者解決好了,不必考慮和叫響穩定壓倒一切的口號,也可以高枕無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