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人必須關注的「一村一品、一縣一業」

“一村一品”運動是日本大分縣前知事平松守彥先生於1979年倡導發起的。當時的日本正處於快速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中,大分縣地處日本東南,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農村一度陷入人才外流、農業萎縮的凋敝狀態。面對困境,新任知事平松先生髮起了“一村一品”運動,目的是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導產品和主導產業,提高農民收入,振興農村經濟。

日本大分縣在倡導和推廣“一村一品”運動後,農民收入持續增長(1994年農民收入已達2.7萬美元),農村面貌不斷得到改善,成為農村開發的成功典範,不僅在日本國內,而且在世界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許多國家領導人和政府代表團前往大分縣考察學習。“一村一品”運動在一些亞非拉國家推廣,已成為許多國家尤其是欠發達國家農村振興的重要途徑。

三農人必須關注的“一村一品、一縣一業”

一、“一村一品”的科學內涵

1、基本概念

“一村一品”的基本概念:為了提高農村地區的活力,挖掘或者創造可以成為本地區標誌性的、可以使當地居民引以為豪的產品或者項目,並儘快將其培育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一流的產品和項目的農村開發模式。這些項目以農特產品為主,但也可以是文化和特色旅遊項目。

2、科學內涵或精神實質

立足“一村”,以人為本,發展主導產業,做足“一品”文章,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這裡的“一品”,主要指優勢特色農產品(或文化、旅遊等項目)的規模、品種、品質(品位)和品牌。換言之,“一村一品”,就是按照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發展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主導產品和主導產業,進而形成產業集群,最大限度地實現農村勞動力的就地轉移,促進農民增收,建設新農村。

3、概念的延伸

“一村一品”運動發展到今天,其內涵和外延不斷延伸,不再侷限於傳統的定義。“一村”可以擴展到“一鎮”、“一縣”,甚至“一國”;而“一品”也不僅僅是農產品,可以是工業產品或文化、旅遊等服務業產品,但特色農產品的開發仍是最主要的內容。所以,可以是“一村一品”,也可以是“幾村一品”、“一村幾品”、“一鎮(區、縣)一品”或“一國一品”,因而其意義不僅在於振興農村,而且直接關係到一個地區、一個產業乃至一個國家的競爭力。

三農人必須關注的“一村一品、一縣一業”

二、“一村一品”成功的主要經驗

“一村一品”首要條件是“最能體現當地優勢”,特色產品必須面向市場,提高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其成功經驗主要有三點:

一是自主自立,銳意創新,靠質量打造產品知名度。以津久見市為例,此處位於大分縣南部,氣候溫暖,盛產桔子,但當地桔子質量差,沒有銷路,於是,他們就栽種了新品種柑桔“山魁”,這種水果果汁多,味道酸甜,被喻為“太陽女神”,進入市場後反映很好,非常暢銷。在平松守彥先生看來,農業也是高科技產業,是技術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產業。大分縣的香菇被公認為在日本首屈一指,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氣,其出口量佔全國生產額的20%,質量也被評為日本第一。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關鍵在於大分縣於1989年就成立了縣香菇研究指導中心,運用新的生物工程技術,開發新品種,並對農戶進行技術培訓,使全縣香菇生產長盛不衰。

二是立足本地,面向世界,佔領消費市場。在本地製造產品的時候,瞄準國內和國際市場,打造名牌。做到這點並不容易,大分有土特產品,但原來沒有知名度。為提高知名度,大分人利用電視廣播廣為宣傳,通過召開產品展銷會等形式,廣泛開展促銷活動。平松先生親自到東京澀谷站前,身穿廣告衣叫賣本縣的產品加寶斯酸桔;親自站到肉類市場拍賣臺上向中間商宣傳本縣的“豐後牛肉”;每次到東京辦事他都提著本縣的麥燒酒前往,在高級飯店同朋友共飲,得到“果然味道不錯”的讚譽。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分的產品逐漸打開了銷路,如今,香菇和麥燒酒在日本市場佔有率居第一。其中麥燒酒還打入了國際市場,銷往美國、英國、法國和亞洲的許多國家。

三是培養人才,面向未來,創造最好的經濟效益。要想生產出能打到國內外市場的優良產品,必須有優秀的帶頭人和技術人才。為了培養人才,大分開了很多講習班:農業技術講習班、商業講習班、海洋養殖講習班、婦女講習班等。參加講習班的有農協的,農業合作社的,也有專門從事農業的工作人員。大家白天工作,晚上聚在一起學習討論:本地有什麼土特產,如何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怎樣才能賣上好價錢。在大分縣,“一村一品”的選擇完全由本村或本地區的居民來決定,關鍵是產品要最能體現當地優勢、又有市場需求。政府不下行政命令,不拿錢包辦。村民用自己的錢,根據自己的判斷確定“一品”。根據各地情況,可以“一村三品”,也可以“兩村一品”。

三農人必須關注的“一村一品、一縣一業”

三、“一村一品”成功基石——日本支農和保護農業的政策措施

日本從國情出發,採取了一系列支農和保護農業的政策措施。

1、變明補為暗補,提高關稅力保農業

日本農業保護政策主要體現在稅制、補貼和控制進口等3個方面。日本農民與城市居民一樣,每年需要繳納與土地關聯的稅收,但是,如果農業用地被繼承人繼續用於農業生產的話,遺產稅總額超過土地交易價格的部分便可以延期繳納;如果繼承人死亡或者從事農業生產滿20年後,未繳納的部分稅收可以免除。在其他稅種中,日本政府也對農業網開一面,如從事農業生產的企業或個人可以在法人和個人事業稅、法人和個人所得稅、繼承稅、贈與稅等許多方面得到優惠。

比起稅收來,日本的農業補貼對於農民來說優惠更大。日本每年農業補貼總額在4萬億日元以上,農民收入的60%來自政府的補貼。近年來,日本對農業採取鉅額補貼的政策不斷受到世界貿易組織和一些國家的指責。在此情況下,日本在逐步改變農業補貼辦法,如擴大市場開放度,減少糧價直接補貼,將支持農業發展資金更多地投入到對農業人才的培養、對農業資源的保護、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更新以及促進鄉村建設等方面。日本還對進口農產品施以提高關稅或加徵批發價來保持國內農產品售價的平穩。

2、培育健全的農業科研推廣體系,提供完善的社會化服務

日本在全國建有國立和公立科研機構、大學、民間(企業等)三大系統組成的農業科研體系;推廣服務主要由政府的農業改良推廣所和農協負責,從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據統計,目前全國有485個地區改良推廣中心,平均每個中心有推廣員20人,中央政府每年撥技術推廣經費約350億日元,佔農業預算1.2%,都道府縣配套與此相當的資金用於農業技術推廣;日本農協則成為一個代表農民利益的基本完善的組織體系。1996年,全國有農協組織5985個,營農指導員近2萬名,圍繞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和產後開展多元化、社會化服務,在促進農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3、大力推進改革,發揮農業多功能作用

為在21世紀保證農業持續發展,日本對農業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採取了一些新措施。1999年他們制定了《食物、農業、農村基本法》,並提出了《食物、農業、農村基本計劃》。日本在戰後制定了《農業基本法》,在保證農業增產、縮小城鄉差別、促進流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都是應對新挑戰的需要,對農業管理本身賦予了多方面功用:即不僅確保食物穩定供給,努力提高食物自給率,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還要起到保護國土、水資源、自然環境,提供美麗的景觀等作用。為實現這些目標,日本著力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加強生物技術研究,培育新品種,開發普及新技術;支持從事農業生產的新人,幫助他們獲得知識和技術以及必要的資金;開展規模經營,擴大水稻種植戶的耕作面積,實現小麥、大豆、飼料的規模生產;推進經營多元化,支持農戶發展高附加值的農產品生產;對農業災害造成的損失進行補償;設立“農業特區”,放寬農業准入條件,吸引企業、技術和人才進入農業領域。

4、促進規模經營,企業介入農業領域

多年來,日本政府期望農民離鄉棄農,促進土地集中,逐步形成規模經營。然而,實際上許多農民依靠農業的補貼維持自給自足,不願放棄土地。許多學者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讓企業進入農業服務領域。

農產品的快捷流通是建立在大規模的市場調查、加工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以及品質管理、廣告商標、網絡銷售、物流等各種服務基礎上的。對於這些不同領域的服務要求,即使是目前日本農村的合作社——農協也無法獨攬承辦。但企業在從事和提供上述服務方面卻具備了相當的條件和實力。為此,日本政府允許企業通過合作、融資、出資等手段參與農業生產管理與流通,幫助農民開發高附加值農產品,並於2000年修訂了有關農用土地和農業法人企業相關法規,使不擁有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地方公共團體、企業或個人出資者都可以介入農業經營。

5、積極調整作物結構,鼓勵發展蔬菜生產

近年來,日本一直實行作物結構調整政策。由於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勵種糧,進行價格補貼,從而保證了大米生產和糧食自給,但現已供過於求。於是,政府一方面對農民種植水稻實行嚴格的面積控制,以免過多種植加重財政負擔;另一方面,鼓勵種植蔬菜等經濟作物,對改種蔬菜、飼料作物的農戶給予一定的生產補貼。這些措施目前已收到一定效果,生產結構漸趨協調,水稻種植面積已從1997年的251萬公頃,下降到2003年的168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擴大,特別是設施栽植面積明顯增加。

6、實行集約化管理,開展區域化生產

由於人多地少,日本十分重視集約化生產和機械化耕作,積極開展品種引進和改良,大力發展堆肥和高效農藥,科學防治病蟲害,目前有90%以上的農業作業實現了機械化。同時,根據各地氣候特點和地勢,推行區域化生產:如在涼爽的青森、長野縣集中生產蘋果,兩縣的產量佔全國的80%;北方集中生產優質大米;蔬菜生產已從大中城市向遠郊轉移。並積極利用高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

7、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狠抓無公害農產品生產

日本政府為確保消費者身體健康,切實加強對農產品生產的監管工作。重點是促進生產者進行標準化生產,同時產品上市也按標準進行嚴格篩選、分級。農產品批發市場經銷的產品都標明產地、生產者、電話等,既表明誠信經營,又在萬一出現問題時便於追溯,查明其“身份”。由於日本人喜歡生食,所以他們高度重視食用農產品的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安全工作,管理也非常嚴格。即使對大米的消費也有明確的規定,儲備米全部進行低溫保管,經過一段時期存儲的大米,要打上儲備米標誌進行銷售。精米的標示要提供產地、品種、生產年份等等。農林水產省已決定在2005年年底前,建立優良農產品認證制度,進行“身份”管理,為優良農產品授予認證標誌,標明產品的生產者、產地、收穫和上市日期,以及使用農藥和化肥的名稱、數量和日期等,以便讓消費者能夠更加容易地判斷其安全性,正確選用食品。由於畜產品、油脂類產品消費增加,大米消費減少,結果造成日本民眾營養失衡,生活習慣病趨於嚴重。為此,政府加強了對平衡飲食的指導,制定了“飲食生活指針”,努力幫助國民實現健康而豐富的飲食生活。

8、追求營養口感,創造品牌效應

日本國產農產品價格普遍高於進口產品,然而,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本國農產品的地位仍然不可動搖,這與日本農產品的品牌效應有直接關係。

比起進口產品,日本更重視通過精心策劃的宣傳來創造農產品的品牌效應。在日本的農產品廣告中經常可以看到“用心培育”的字樣,詳細地介紹產品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國內媒體也都一邊倒地讚揚本國農產品的美味、營養與安全,逐漸在日本人心目中形成了國產品貨真價實的消費觀念。另外,日本的農業生產並不片面追求高產,而是不惜成本地提高產品的營養含量和改善口感。這樣即使本國農產品價格偏高,也不愁沒有銷路。 “松阪牛”可以算是品牌效應的代表之一。“松阪牛”的飼養程序極為嚴格,飼料是大麥、豆餅為主的混合飼料。牛長肥後,為了增進牛的食慾,每天要給牛喝啤酒,為牛按摩,甚至讓牛聽音樂、曬日光浴。儘管一頭優質“松阪牛”的價格在四五千萬日元,卻仍然深受日本人的歡迎,擁有美國牛肉所無法取代的地位,從中可見品牌效應對日本人的影響之深。

三農人必須關注的“一村一品、一縣一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