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解密——鱼凫盛世、弓鱼反商、杜宇之难(二)

三、鱼凫氏——新百濮部族,O1b、R1a、O1a

三星堆最鼎盛的青铜时期是第三期,第三期大致相当于公元前1600—前1200年,对应史料上的“鱼凫”。原因之一是鼎盛期的文物上有大量的鱼图案,该时间段等于中原的晚商时期,青铜时代比中原稍晚。

专家最新发现,三星堆虽然没有史书,但青铜头像具有丰厚的史书价值,其发型、发饰捎带出族群情报。头像上有两种特色鲜明的发型:一种是脑后梳着一条下垂的麻花长辫,一种则长发上盘并以发笄牢固。专家以为,从三星堆出土青铜头像的数目上察看,辫发族群有劣势;辫发族群执掌社会中政治、经济等世俗事务,地位比笄发者低。殷墟同样有辫发人物像,地位不高。而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居住在云南地区的西南夷族有蓄辫的习俗,简单来说,辫发者应该为蜀地的夷族土著。

三星堆解密——鱼凫盛世、弓鱼反商、杜宇之难(二)

看上去像祭奠神职职员的,均属于笄发族群。笄发者应是神职人员,从事宗教的祭祀活动。神职人员地位崇高,推测为塞种人,R1a类型。

三星堆解密——鱼凫盛世、弓鱼反商、杜宇之难(二)

前文提到了,先羌部族北上参与夏朝的建设,蜀地形成人口真空,原百濮构成的柏灌氏独木难支,出现了一段低潮期。之后,南边的塞种人、东边的百越人纷纷涌入蜀地,形成了一股多元文化的冲击。冲击体现在文物上,百越文化强势插入——三星堆器物坑出土巨大的铜鸟头、人首鸟身的铜神像等,反映了鸟的显赫地位,而且,三星堆的玉器文化深受良渚文化的影响。鸟图腾、玉器文化起源于中国的东部沿海,经过华中的百濮人传入蜀地。

三星堆解密——鱼凫盛世、弓鱼反商、杜宇之难(二)

三星堆的祭祀对象既有祖先崇拜,更有以鸟、神树为代表的太阳崇拜。太阳崇拜在良渚文化中也有反映,说明O1a的百越人很可能也参与到了三星堆的三期建设中。

三星堆解密——鱼凫盛世、弓鱼反商、杜宇之难(二)

神树则可能是先夏的遗存,是所谓的“建木”,或者也与百濮、百越人有关,神树上每根树枝各有九只鸟,下部还有龙,感觉是一种多元文化结合的产物。

百越的老巢在东部沿海,远涉到蜀地的人数并不会多。人数比较多的,应该是O1b的百濮部族,在长江流域生活着很多百濮部落,有一支善于捕鱼的华中百濮,也来到了这里,他们和原百濮土著合并,形成鱼凫氏的主体,所以我们称之为“百濮中兴”。虽然百濮人数众多,但他们没有塞种人的先进技术,在文化上处于老二的地位。百濮后来再与其他族群混居,形成西南夷族,此是后话。

塞种人带来了青铜技术和黄金面具、权杖,注意:这是一支老塞种人,并不是铁器时代的新塞种人,战国时期古滇的斯基泰文化属于新塞种人,新塞种人以优秀的骑兵著称。

老塞种人为何不见于记载?当时整个斯基泰文化、南方丝绸之路都鲜为人知,也没有文字,没记载一点也不奇怪。据说老塞种人喜欢经商,以农耕为生。他们不喜欢武力,注重神灵和祭祀,祭祀在他们心目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更制定出神权高于王权,并以金杖作为神权的最高象征。老塞种人为鱼凫氏提供青铜器和祭祀制度,鱼凫氏给予塞人统治人民的地位,双方和睦相处,共建大蜀国,所以我们称之为“塞种加盟”。。蜀国之所以能在商代晚期发展成称霸一方的方国,除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之外,更重要的是积极对外开放,文化交流频繁。

公元前1600至前1100的商帝国,以其宏大的城址、难以计数的青铜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系统,呈现了黄河流域青铜文明鼎盛时期的面貌。而长江流域的蜀国,也建立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明,与商齐相辉映,鼎足而立。商国、蜀国互相鼎立的时间,大约有五百多年。

商国、蜀国的祭祀也不尽相同。商人认为,先祖的亡灵甚至仍然以上帝的形式参与着国家的管理,上帝永恒存在,从而形成一种原始的、唯一神的萨满教。而蜀国也是一个“神的国度”,是“群巫之国”,在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之中,大多数是祭祀用品,他们既崇拜祖先,又崇拜鸟和太阳、以及土地,是一个信仰万物有灵的多神体系。蜀以金杖为最高象征,商人则以九鼎,非常明显地反映出,这是两个不同的文明系统。

甲骨文中也保存有关于商、蜀关系的史料,辞例有:

癸巳卜贞旬在蜀(《合集》33141、33142)

癸卯卜贞至蜀无祸(《合集》21729)

癸丑贞至蜀无祸(《合集》21731)

癸未卜贞至蜀无祸(《合集》21724)

贞蜀不其受年(《合集》9774正)

贞蜀不其受年二月。二告(《合集》9775正)

丁卯卜口贞王口口于蜀(《合集》6860)

丁卯卜口贞王口口于蜀。二告(《合集》6862)

伐┅┅蜀(《合集》35083)

上述辞条中,“在蜀”、“至蜀”、“伐蜀”可证商蜀两国之间有过交往,商王更曾经亲自率人或派臣下“征蜀”。“贞蜀不其受年”的辞条,则显示了商王对蜀地年收成的关注,证明蜀确是商时期时服时叛的方国。

三星堆极少有青铜兵器出土,说明古蜀国不喜欢战争,他们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由于被商压迫得太厉害,他们才起来反抗一下。但是蜀国在武力上不是商帝国的对手,一直被打败,蜀国唯有和西北的周人联合。由于他们都被商人打压,同病相怜,所以他们组建了一支以周人为盟主的反商联盟。

《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

《尚书·牧誓》则详细记录了周武王邀请的八大部落——“庸、蜀、羌、 髳、微、卢、彭、濮”。

可以看出,八大部落都是O1b的百濮部族或近亲,名为巴蜀之师。此次大规模的反商战役获得了大胜利,建立了一个新的中原王朝:周。

作为对蜀国的奖励,姬周分封了蜀国的一支弓鱼氏到宝鸡,并把宗室井姬嫁给了弓鱼伯。弓鱼氏翻过了秦岭的北坡,把汉中、宝鸡也划进了蜀国的势力范围。考古上得知,弓鱼氏是一个以鸟为祖先神、氏族标识,且又以鱼为捕获对象的族群,他们还保留了铜鸭(凫)首的短杖。

西周建立之后,弓鱼伯不要西周的陶器,却要了西周的文字,说明蜀国原先的确是没有文字的,他们只发明了七个至今无法破解的符号。弓鱼伯死后,奉行人殉制度,好几座墓中都有不止于一个人埋葬,而是好几个人的,证明除墓主人外其余人是殉葬者。想必三星堆也有人殉制度,可惜尸骨无存了。考古学家也一直没找到古蜀王的王陵,否则多数谜团都很容易破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